#### 京城的肃杀氛围
清晨的紫禁城,寒风凛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感。魏璎珞端坐于御书房中,面前摆放着一份刚刚呈上的密报——东瀛水师已悄然驶离港口,正朝中原沿海逼近。
“陛下,锦衣卫探知,东瀛水师规模庞大,至少有两百艘战船。”霍廷川神色凝重地汇报道,“若他们成功登陆,后果不堪设想。”
魏璎珞闻言,眉头微蹙,但很快恢复冷静:“传朕旨意,命沿海各省总督严阵以待,所有驻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同时,命工部加急修缮防御工事,确保万无一失。”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命刑部将刘文远及其同党的供词整理成册,送往各地张贴公示。朕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些卖国贼是如何勾结外敌、祸乱中原的!”
霍廷川点头领命,随即退下执行任务。然而,魏璎珞并未因此放松警惕。她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 江南的最后防线
与此同时,江南地区的战局愈发胶着。“赤焰将军”率领的义军退守太湖后,依托复杂的水网地形顽强抵抗。朝廷军队虽然占据兵力优势,却始终无法彻底击溃对手。
“大人,敌军主力已经撤至湖心岛,四周布满陷阱和伏兵。”一名副将指着地图说道,“如果我们贸然进攻,恐会遭受重大损失。”
主将沉思片刻,最终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命水师封锁湖面,切断敌军补给线。同时,派小股部队试探性进攻,逐步消耗他们的力量。”
然而,就在朝廷军队调整部署之际,“赤焰将军”却收到了一封来自东瀛的密信。信中承诺,东瀛水师将在三日内抵达长江口,并派遣援军协助义军突围。
“赤焰将军”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只要坚持到援军到来,我们就有机会反败为胜!”
---
#### 北方的生死较量
北方边境,雁门关的局势依然严峻。尽管慕容烈成功切断了敌军的一条补给线,但南越残部凭借人数优势,不断发起猛烈攻势。
“王爷,敌军再次集结,看样子是要发动总攻了!”一名副将声音沙哑地汇报道。
慕容烈站在城楼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远方的敌阵。他深吸一口气,随即下令:“命弓箭手准备火箭,集中火力焚烧敌军攻城器械。同时,命精锐骑兵埋伏在两侧,随时准备突袭。”
战斗很快打响,双方厮杀得异常惨烈。南越残部不顾伤亡,一波接一波地冲击城墙。而守军则拼死抵抗,用鲜血扞卫每一寸土地。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号角声——朝廷援军终于赶到了!慕容烈精神一振,当即下令全军出击,与援军形成夹击之势。
经过一夜激战,南越残部终于支撑不住,仓皇撤退。雁门关的危机暂时解除,但慕容烈知道,这场战争还远未结束。
---
#### 东瀛的孤注一掷
另一边,东瀛国主站在甲板上,眺望着逐渐接近的中原海岸线。他的眼神中既有兴奋,也有一丝隐忧。
“主公,我们的舰队即将抵达目的地。”一名将领恭敬地汇报道,“是否按照原计划行动?”
东瀛国主点了点头:“命令第一舰队直扑泉州,吸引朝廷注意力;第二舰队则绕道前往长江口,接应‘赤焰将军’。务必速战速决,不能给敌人喘息之机。”
将领领命而去,但东瀛国主的心中却隐隐感到不安。他隐约觉得,这场豪赌或许比预想中更加凶险。
---
#### 魏璎珞的终局布局
回到京城后,魏璎珞召集群臣召开第四次紧急会议。这一次,她的语气更加凌厉,甚至带着几分肃杀之气。
“诸位爱卿,如今东瀛水师已经逼近,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魏璎珞扫视全场,目光如刀,“首先,命沿海各省总督亲自督战,若有失职者,立斩不赦!其次,命兵部调集十万大军南下,全力剿灭江南叛军;最后,命锦衣卫彻查东瀛间谍网络,务必将其连根拔起!”
群臣闻言,无不胆寒。尤其是那些曾与东瀛有过往来的官员,更是惶恐不安,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
会议结束后,魏璎珞屏退众人,只留下霍廷川和陆川。
“陆川,你刚才注意到众人的反应了吗?”魏璎珞问道。
陆川点头:“回陛下,不少人露出了慌乱之色。属下怀疑,其中可能还有漏网之鱼。”
魏璎珞微微一笑:“很好。传朕旨意,命锦衣卫扩大调查范围,务必揪出所有隐患。朕要让整个朝廷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