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一直等着呢!
他就偷了个懒端了个小盘的菜走在最后,结果这小哥几个又扔下他干活了。
这回更过分!
围着阿爷啊,他们大房必须抢点活干才行。
二郎跑回屋拿来一个空盆。
沈花雨看了看,眼睛刷的就瞪大了。
那是她洗脸的盆!
大郎朝着妹妹摇摇头,低声道:“回去大哥给你买一个新的。”
“好吧。”
沈花雨过来的晚,但也听出来了。
爹娘把阿爷阿奶气到了,阿爷还有可能要吐血。
她不能再任性。
否则就不止是娘挨打,她可能也会当着这么多人挨揍的~
沈书凡把针放在酒里泡了泡,三郎迅速的递过来火石打着火,沈书凡借着火烧了一下。
准备的差不多了,才对着沈老汉道:“爷爷,我给您扎两针就好,您别憋着,吐出来就没事了。”
“去门外吧。”
屋里孩子们刚端进来的饭菜,不能因为他让家里人没了胃口。
沈书凡指了指二郎道:“二哥拿着盆,用盆接着,不耽误!”
二郎挤了过来:“怎么接?”
“一会看爷爷有反应,对着爷爷的嘴!”
“好嘞!”
二郎直勾勾的盯着沈老汉的嘴。
沈书凡开始扎针。
第一针沈老汉还没觉得什么,等到第二针的时候,他就觉得胸口一股火烧火燎的东西往嗓子眼里涌。
他下意识的想要往回吞。
二郎看到爷爷的嘴动了,他把盆往沈老汉面前一杵:“爷爷,盆来了!”
“…你远…呕!哇!”
沈老汉一句话没说出来,嘴一张就吐了一口血。
好家伙正好吐盆里。
又因为二郎这家伙杵的太近了,还溅了几滴血星子到老爷子自己的脸上去。
五郎想到了什么,跑去拿着碗端了温水过来:“爷爷,漱口,嘴里就不苦了。”
五郎喝完药爹娘就是这样哄他的。
他觉得爷爷刚刚吐了血应该也挺苦的~
沈老大等人都傻眼了,竟然真吐血了!
沈守信哥仨同时看向老大沈守诚的眼神带着不善……
沈守诚往他大儿子身后躲了躲。
大郎:……
大郎慢了一步,站在原处呆愣的看着同辈的弟弟们忙活。
他一时间竟然有一种也想干点什么的想法……
沈书凡清理针看着这位兄长还是愣愣的,就故意小声的嘀咕了一句:“爷爷脸上的血要是洗洗就好了,也免的吓到奶奶。”
沈光宗猛然回神:“谢谢六弟。”
“兄长说啥?”
“我先去端水给爷爷洗脸!”
“兄长想的周到。”
大郎:“……”
这个六弟,他认了!
大郎眼圈红红的端了一盆温水过来:“爷爷,擦把脸,咱,咱们吃饭。”
沈老汉两眼泛着泪花:“…都…都是好孩子!”
他儿子有一个算一个都站在一旁睁着死鱼眼干看着。
倒是这几个孙子却忙前忙后的心疼他。
他其实……没白忙活大半辈子啊!
这一刻,沈老汉突然想开了。
儿子废了,他为孙子忙活!
没啥可难过的!
孙辈们眼看着就要长大了,他得看着他们成材!
老沈家靠啥?
必须得靠一代一代的孙孙后代?!
儿子这一代,就当是棒槌了。
爱咋咋滴吧……
*
这顿饭沈老汉吃的很沉默。
大郎发话,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和孙女一起给他做的饭!
必须香!
吃过饭,他再看到老大拿来的写满字的那张凭证,情绪已经能平静下来了。
让沈守诚哥四个都在上面按了手印,一房一张。
“虽然说了你们不一定听,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好好相待,毕竟是亲兄弟!”
“爹说的是。”
哪个真心,哪个违心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大房暂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沈婆子就把大房带来的东西分成了四份,分给其他三房各一份,堂屋留一份。
“这些就当作10两银子,其余的老大记得还给各房。”
“好的爹。”
以后县城的那些都是他大房的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没罪找罪的用了。
回来也能驾着自家的马车了。
沈守诚的心情不错。
收拾完,各房也知道这顿有滋有味的饭菜是出自六郎的手了。
想着家里以后有……
有个做一顿饭就能让各房头的油罐都见底的孩子,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沈婆子和李氏同时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以后绝对不能再让六郎下厨!
吃过饭后的那盘子碗里都是一层油光啊!
香是香。
但也太奢侈了!
他们家经不起这样造!
所以,还是让六郎好好读书,做菜这样的活还是不要让他碰了~
大房。
赵氏煮了个鸡蛋敷脸。
她这张脸已经肿的没眼看了。
沈守诚喝了一口茶叶沫子泡的茶水:“夫人受苦了,为夫也是无奈之举。”
赵氏苦着脸道:“可是老爷你下手也太重了。”
本来就肿,第二巴掌下去,这会她眼睛都肿的看不了道了。
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她这脸上的肿怕是不能全部消下去了。
还怎么出去见人啊?
沈守诚的眼神看向了别处,幽幽的道:“不重他们不信,你看现在多好,以后你想怎么用马车都行,想穿什么衣服回来也没人说你,更没人敢和你抢。”
想着以后自己坐着高头大马拉着的马车回来村里,谁不得高看她一眼。
赵氏一听就笑了:“老爷说的也是,嘶~”
又肿又疼的脸让赵氏脸上的笑僵在了脸上。
这个年,她注定得顶着这张猪头脸了。
二房。
沈守信和钱氏已经在商量着到手的200两怎么花了。
“三郎、四郎哥俩大了,咱们得多修两间房子出来。”
“当家的,要不咱们搬出去?”
沈守信摇头:“媳妇你傻了吧你?
搬出去不止修两间,至少得三间,这院子里的屋子就闲下来,亏的都是咱们自己!”
钱氏撇撇嘴,到底没说其实就是想离老两口住的远一些的话。
他们家算是彻底和大房分家了。
都闹成这样了,他们就该把两位老人接去县城。
可却没有一个提的,两老的住在老宅,她还怎么在自己家里当家做主?
公婆还住在这院里,不还是他们照顾?
但想到200两银子到手,钱氏还是高兴的。
沈守信也想搬出当家做主。
但他更清楚,自己媳妇儿不是管家那个料。
当家做主那是要方方面面都得顾及到。
而且,他就算搬也得等到三郎四郎从学堂不上学了之后再考虑。
束修可是大头!
公中要不出,就得花自己家里的这200两银子。
他可不舍得让那俩只知道吃喝的儿子给祸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