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看到郑大姐过来,上前打招呼。
“想你个鬼,你小子不是出差就是没人影了,终于忙完了?”
郑大姐拿过板凳坐下,也上手帮忙腌制。
“可惜一点,吃烤肉要是有啤酒就好了。”
李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嘟噜了这一嘴,也确实,这些东西不喝点小酒好可惜。
中午喝白酒也不合适,下午还要工作,要是啤酒再冰镇一下,那真是舒服。
“蒙哥,你想喝啤酒?”
一旁的马飞向李蒙靠了靠询问道。
“你能搞到?”
“只要不多,没什么问题”
李蒙也就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这马飞还给了李蒙一个惊喜。
现在的啤酒都由市专卖事业公司统一销售,人们的生活以满足温饱为主,啤酒属于非必需品。
所以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还得需要票。
反正李蒙穿回来这么久,还真没在供销社或者国营商场里面看到啤酒。
“二锅头,能搞一点不?”
“一扎的那种还是坛装的?”
我去,李蒙好像捡到宝了,这时候粮食不多,酒可以说都在减产,还能买到坛装的,必须拿下。
“必须坛装的,多多益善。”
李蒙给了马飞肯定,马飞这边也了解了李蒙的需求。
对于第一天上班的秦淮如和李红那什么都是新奇的。
今天阳光似乎带着一种特殊的热度,不仅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也映照在秦淮如满怀着憧憬与忐忑的心上。
这一天,秦淮如正式来到京城轧钢厂的人资科报到上班,开启了人生中一段全新且意义非凡的旅程。
当秦淮如在李主任安排的人带领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时代奋进的鼓点。
厂房高耸,烟囱冒着滚滚浓烟,那是工业力量的象征。
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车间,他们的身影在机器间时隐时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与坚毅。
走进人资科的办公室,一种别样的氛围扑面而来。
房间不算特别大,但摆放着几张木质的办公桌,上面堆满了文件和资料。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尘埃在光线中飞舞。
科室里的同事们都在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整理档案,有的在填写表格,还有的在低声讨论着工作相关的事宜。
秦淮如站在门口,有些紧张地看着这一切,心里像是揣着一只小兔子般七上八下。
这时,一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中年同事注意到了秦淮如,她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朝秦淮如走来。
“李秘书,您怎么有空来我们这,这是......";
“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新来的同志秦淮如,以后和你们一个科室。”
李秘书说完,那中年同事热情地说道:“欢迎,欢迎。”
一边伸出手和秦淮如握了握。
秦淮如赶忙点头回应,心中的紧张感稍微缓解了一些。
之后李秘书就走了,那位中年同事她带着秦淮如在科室里走了一圈,向秦淮如介绍了科室里的其他同事。
大家都纷纷向秦淮如表示欢迎,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让秦淮如渐渐放松下来。
在秦淮如的办公桌前坐下,秦淮如开始打量起眼前的工作环境。
桌面虽然有些陈旧,但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桌子上摆放着一些办公用品,一支钢笔、一个墨水瓶、一本崭新的笔记本,还有一些需要秦淮如熟悉的文件。
秦淮如轻轻翻开那些文件,里面记录着轧钢厂工人的基本信息、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重要数据。
看着这些文件,秦淮如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秦淮如开始逐渐熟悉人资科的各项业务。
首先是对工人档案的整理与核对。
这些档案承载着工人们的过往,每一份档案都是他们在轧钢厂辛勤工作的见证。
秦淮如小心翼翼地打开档案袋,仔细地查看里面的资料,从工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到他们的工作经历、技能培训情况等,都需要秦淮如认真地进行核对与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秦淮如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轧钢厂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身影。
有的工人从年轻时就进入了轧钢厂,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
有的工人则是从其他地方辗转而来,带着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对工作的热情投身于轧钢厂的建设中。
这些档案不仅仅是一堆纸张,更是一段段历史,是轧钢厂发展的脉络。
除了整理档案,秦淮如还需要参与到工人薪资的核算工作中。
现在薪资的核算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
秦淮如需要根据工人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工作绩效等因素,按照厂里制定的薪资体系进行计算。
这是一项需要高度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因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差错,都可能影响到工人的切身利益。
在核算薪资的过程中,秦淮如深刻地体会到了轧钢厂对工人们的关怀与重视。
厂里的薪资体系既考虑到了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又兼顾了对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激励。
对于那些工作表现出色、技术精湛的工人,厂里会给予相应的薪资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为轧钢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工作的深入,秦淮如也开始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与协作。
比如与生产部门联系,了解各个车间的人员需求情况,以便及时进行人员调配;
与财务部门沟通,确保薪资的发放准确无误。
在与其他部门的同事打交道的过程中,秦淮如感受到了轧钢厂内部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门,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轧钢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人资科工作的这一天里,秦淮如还经历了一些让秦淮如深受触动的事情。
在中午休息的时候,秦淮如和同事们一起在轧钢厂的食堂吃饭。
食堂里人头攒动,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工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