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清又返回西屋,决定自己尝试一把,自信心来源有两个,一是在街上“明目眼法” 成功治疗好一位老人,二是新的功法“你的答案”的加持。虽然没有丹药了,陈树清想试一试。
于是第一个问题来了,诊疗方案怎么让功法“你的答案”来提供。这个问题得引导陈树明问出来,不能是自己刻意提醒。
刚才已经试过了,用语音说出来,让对方重复一下问,系统都不会给出答案。
陈树清找来纸和笔,把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写在纸上,“用什么办法能治好?”然后拿到陈树明跟前,示意他读出来。
陈树明睁开眼,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字,问:“干啥?”
陈树清指着字,又指着自己的嘴,示意读出来。
“用什么办法能治好?”陈树明照着读出来。
只见陈树清赶紧闭上眼睛,等待答案。眼睛一直期待的盯着絮状物,杂乱无章,好一会都没有回应,失败。
随后陈树清询问了,有没有医院的诊疗记录,ct片,药方都行。
“你去西屋找找,有不少呢。”陈树明说。
返回西屋,桌子上有药,药盒,陈树清并没有发现什么病历或者诊疗记录。屋里能看见的物件面上都没有材料。正好在西屋东北墙角有个古董一样的木制箱子。
没有上锁,是一个椭圆形铁片,中间留出挂锁孔的位置。铁片自然下垂,卡住挂锁孔,只需抬起铁片,再抬木箱盖就可以轻松打开,很有年代感的家具。
看到这家具,陈树清自然认得,是自己小时候家里就有的衣橱,里面盛放的是家里的衣物。有时候自己还会往里面藏点东西,比如私房钱,情书小纸条什么的。
打开这木箱,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材料,有检查记录,有病历等等,虽然杂乱,但足以震撼到陈树清了。
“老爸,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过的啊?怎么熬过来的啊!”陈树清想到这里,顿时眼泪就下来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话是这么说的。
陈树清想到这,又回头看看躺在床上的老父亲,顿时化愧疚为力量,这么多年的任性离家出走, 断绝和父亲弟弟的往来,都像一把把尖锥刺向陈树清。
“感谢上苍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一定会成功的!一定会的。”
随后陈树清开始认认真真研究这些病历、诊疗记录、药方,希望从里面发现线索。
治病的逻辑通常涉及症状识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诊断、诊断形成、治疗方案制定、疗效监测与调整治疗计划、预防措施等多个环节。
经过仔细翻看记录,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生活方式改变、物理治疗等,陈树清逐渐摸清了老父亲治疗的阶段,并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大胆做出推测。
按照医生的治疗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情恶化,延长寿命,但是这种方案,或者说当下的治疗水平,是无法治愈的,延长的寿命是低质量的生活体验,不能让人重回社会生活。
又回到自己的功法,陈树清在想,有没有一种办法在源头上治疗,让大脑失活的神经重新建立联接,打通受阻神经或者穴位。
陈树清展开第二轮的扫描,只针对头部。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对于头部的扫描非常细致,数以亿计的神经,都被扫了一遍。
很快陈树清找到了,问题所在,竟然是跟自己之前判断的一样,是神经老化,联接不畅造成的。
找到问题所在,当然是令人欣喜的事,可修复却是需要大量的功法能量支持,通俗说,一个人接了焊接高塔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一个人要焊接好几年才可以焊完的程度。
陈树清知道自己能力不够,单单找出问题这一步,就已经第二次耗光了他的能量。如果有能恢复魂力的丹药,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说不定能缩短工期,很快完成。
于是陈树清跑去东屋问:“还有没有丹药了?恢复功力的那种?如果还有归元丹,那就更省事了,直接给老爷子吃上。”
“归元丹没有了,不过,聚神丹倒是有一枚。”
“在哪?什么功效!”陈树清问。
“让人恢复功力啊!”
“这么巧吗?真有这种丹药啊!”陈树清说。
“极其珍贵,这聚神丹就在我这里。”陈树明说。
“那你拿出来啊。”
“不可,这是公事。”陈树明说。
“你啊!还是没变。老爷子这些年都是你照顾的,我感激你,可是你手里有什么归元丹,为啥不给老爷子用!”
“你不懂。我也很难的。”陈树明说。
“你难个屁,还有比救老爷子更要紧的事吗?”
“算了你不懂,我不说了,我需要安心休息了。等我恢复就好了。”陈树明闭上眼睛,一副不想搭理人的姿态。
“你还是人吗!”陈树清用手抓住陈树明的衣服领子,硬生生的把他从床上拽起来,浑身骨折的陈树明毫无招架之力,紧接着就是重重的一巴掌打在陈树明的脸上,随后把陈树明扔在床上。
陈树明咬着牙并没有任何反抗,依旧闭着眼。
“给不了,就别说出来,空有希望!”陈树清愤然离去,跑到西屋想和老爷子说说话。此时,老父亲能说的都只是“嗯,啊”,能做的只有看着陈树清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