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就在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洒向大地的时候,天色才刚刚破晓。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声响,原来是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天子车驾正浩浩荡荡地朝着宗人府疾驰而来。
只见那一辆辆装饰华丽、气势恢宏的马车,如同一条金色的长龙蜿蜒前行。车轮滚滚,碾碎了黎明前的寂静;马蹄声如雷贯耳,震得地面微微颤动,仿佛整个京城都要因为这支威严的车队而颤抖起来。
当车架稳稳停驻在宗人府门前时,一众太监们匆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推开了那扇紧闭的屋门。屋内光线昏暗,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映入众人眼帘的却是这样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誉王王翰宸竟然连一床像样的棉被都没有,他蜷缩在冰冷的墙角处,身体瑟瑟发抖,犹如风中残烛一般可怜。
原本满心愤怒的云帝,见到此景后心中的怒火瞬间消散了七八分。
此时,王翰宸一脸倦容,双眼布满血丝,显然是经过了一夜未眠。突然听到开门的声响,他猛地惊醒过来。当看清来人竟是云帝时,他慌忙挣扎起身,踉踉跄跄地朝着云帝跪伏在地,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儿臣不孝啊!恳请父皇降罪责罚于我吧!”
云帝站在原地,面沉似水,冷冷地哼了一声道:“好一个不孝之子!你倒是给朕好好说说看,你究竟犯下了何等大罪?竟落得如此下场!”
王翰宸一脸愧疚地说道:“儿臣犯下三条大罪,请父皇重重责罚。其一,儿臣未能精心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就这般狼狈模样呈现在父皇面前,让您为儿臣忧心忡忡,此乃儿臣不孝之大罪啊!其二,儿臣在被禁足期间,只因担忧王妃的病情,竟不顾一切私自出逃,全然不顾及国家律法,实在是罪不可赦!其三,当王妃身患重病之时,儿臣却无法时刻陪伴在她身旁悉心照料,此乃不顾家庭和睦、未尽丈夫责任之重罪。儿臣深知罪孽深重,恳请父皇严惩不贷!”说到此处,王翰宸声音哽咽,眼眶泛红,那满含泪水的双眼透露出深深的悔恨与自责之情。
云帝看着眼前言辞恳切的儿子,心中不禁一动,涌起丝丝怜爱之意。尤其听到王翰宸提及誉王妃病重之事,更是关切不已,连忙追问道:“誉王妃究竟怎么了?为何会突然身染如此恶疾?”
就在这时,大皇子也急匆匆地赶到,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云帝行了一礼,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诚恳地禀报:“启禀父皇,昨晚儿臣出宫办事时,碰巧遇见誉王府派人前来急请太医。儿臣好奇询问之下,方才得知誉王妃竟然身中寒毒,如今已是命悬一线。儿臣实在不忍心在这种关键时刻,让誉王夫妇承受生离死别之苦,所以一时冲动,罔顾律法,私自放走了弟弟。这件事情全是儿臣一人之过,还望父皇看在事出有因的份上,饶恕弟弟的罪过,所有罪责皆由儿臣一人承担,任凭父皇发落惩处!”
云帝微微眯起双眸,目光落在那个始终低垂着头、眼眸之中噙满泪水的王翰宸身上。只见他那原本红润的嘴唇此刻竟显得有些发青,仿佛被一股寒意所笼罩。云帝心中不禁暗自思忖,难道这孩子是受冻所致?
与此同时,一旁的大皇子则不停地为王翰宸向云帝求情。他满脸恳切之色,言辞之间充满了对弟弟的关爱与担忧。看着眼前这一幕,云帝那颗坚硬的心终究还是泛起了一丝涟漪,生出了些许恻隐之情。
“翰然啊,你且先起身吧。”云帝缓缓开口说道。听到这句话,大皇子如蒙大赦般赶忙叩头谢恩:“多谢父皇!还请父皇开恩饶恕九弟吧。”说罢,又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以显示其诚意。
望着眼前这兄弟情深的场景,云帝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叹一声后说道:“罢了罢了,你们二人都快快起身吧。”听闻此言,大皇子连忙伸手扶起身旁仍有些颤抖的王翰宸,并小心翼翼地将他搀立起来。两人一同躬身行礼,齐声说道:“多谢父皇不责之恩。”
“父皇啊!您怎能轻易放过那二人呢?他们这般行径,简直就是公然藐视您至高无上的君威,完全是犯上作乱之举啊!再者说,儿臣昨晚偶然间发现誉王那被禁足之地,屋内竟然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奢华程度令人咋舌!于是乎,儿臣当机立断,将那些物品统统收缴上来,请父皇亲自过目查验一番呐!”五皇子眼见着云帝似乎有饶恕他们之意,心中不禁焦躁起来。
只听得一声怒喝:“够了!”原来是云帝已然动怒,他面色阴沉地瞪视着五皇子。
此时,在旁默不作声的大皇子突然开口说道:“哎呀,我就说嘛,为何今日来到九弟此处,竟连一件能够抵御严寒之物都寻不着。想昨日夜里那般寒冷刺骨,五皇弟即便再不待见九弟,好歹也该留下一床锦被给他暖暖身子吧。”
云帝闻得此言,脸色愈发难看,转头狠狠地剜了一眼五皇子,怒斥道:“老五啊老五!咱们身为亲兄弟,理应相互扶持才是。可你怎会如此心狠手辣?倘若真把你弟弟给冻出个好歹来,你又于心何忍啊!”言罢,云帝看向五皇子的目光中满是深深的失望与责备。
“哼!别以为朕不知道你脑子里究竟在盘算着些什么!朕尚且健在,你竟敢如此不顾及兄弟之间的情谊,一心只想着争权夺势,朕怎会生出你这般忤逆之子!”云帝怒目圆睁,声色俱厉地呵斥道。
站在下方的大皇子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丝惶恐之色,但很快又恢复镇定,开口说道:“父皇息怒,儿臣还有要事向您禀报。”
云帝眉头微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你说吧。”
大皇子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昨夜誉王妃突然身患急症,情况危急万分。经过一番诊治,虽然最终查明她乃是自幼服食了不该食用之物所致,但此次毒发却是由于昨晚遭受了某种强烈的刺激。儿臣认为,最有可能被人暗中动手脚的环节,便是宫宴之上的膳食。于是,儿臣当机立断,连夜派遣人手展开追查,终于发现端倪——王妃所食用的‘血燕’之中竟被人掺入了不洁之物。”
说着,大皇子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身旁的五皇子,然后接着说道:“此‘血燕’乃是父皇您特意赏赐给誉王妃用以滋补身体的珍贵补品,谁能想到竟然会有人胆敢利用父皇您的隆恩厚意来行此等卑鄙龌蹉之事啊!”讲到此处,大皇子似乎有所顾忌,话语戛然而止,不再敢继续往下说了。
云帝眉头紧蹙,满脸怒色地喝道:“有话快讲!朕倒想瞧瞧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
大皇子赶忙拱手作揖,低头禀报道:“回父皇,儿臣已派人详加探查,发现容妃娘娘的下人于昨日曾前往御膳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王妃与容妃娘娘向来毫无交集,但在宫宴之上,她竟极力劝说誉王妃品尝那道血燕。至于其他情况,儿臣尚需进一步核实查证。”
闻听此言,云帝顿时勃然大怒,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双眼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他顺手抓起手边正在把玩的珍贵摆件,毫不犹豫地朝着五皇子狠狠掷去。那摆件带着凌厉的风声呼啸而去,眼看就要砸中五皇子。
“混账东西!”云帝怒不可遏地吼道,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宫殿都为之颤抖。“你们母子到底心怀何种居心?竟然胆敢毒害朕的皇长孙!”云帝的怒斥声如雷霆万钧,响彻在宫殿之中,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五皇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面无人色,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从未见过父皇发如此之大的火气,一时间惊慌失措,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此刻的他早已失去了平日里的骄横跋扈,只顾着紧紧抱住父皇的双脚,涕泪横流地哀求道:“父皇息怒,请您明察秋毫啊!儿臣绝无此等胆量,母妃更是对父皇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只为父皇着想,又怎会做出这般谋害皇长孙之事呢?”
就在此刻,云帝那睿智而深邃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明悟之色,心中对于整件事情已然明白了七八分。回想起昨日发生的一切,他不禁暗自懊悔,当时只因一时气愤难平,竟然未曾深思熟虑便仓促行事。
若真如所猜测那般,王翰宸寻来的那个人就是子阑,那么他们所用的手段实在太过拙劣粗鄙。这样的做法不仅难以达成目的,反而会轻易地将自己也牵扯进去,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昨日誉王妃突然毒发一事,绝非仅仅针对他一人而来。很明显,背后之人妄图一箭双雕,趁着这个机会一并铲除誉王夫妇。
其实,对于容妃母子在前朝暗中搞的那些小动作,云帝并非一无所知。然而,由于之前一直未闹出太大的动静和风波,所以他也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深究下去。却万万没有想到,如今这两人居然变得如此胆大妄为、肆意张狂起来!
“翰然。”云帝威严地开口说道。只见大皇子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应:“儿臣在。”
云帝微微眯起双眸,目光如炬地盯着大皇子,缓声道:“关于这件事,在真相大白之前,就交由你来负责看管老九吧。记住,无论是吃、穿还是日常所用之物,都绝对不能亏待了他一丝一毫。”
大皇子连忙拱手作揖,郑重其事地应道:“是,儿臣谨遵父皇旨意。”那态度可谓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王翰宸终于出声了,他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翰宸谢父皇开恩。”
云帝看着眼前这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儿子,不禁心生怜爱之情,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王翰宸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这孩子啊,平日里受了委屈也从不晓得向朕诉苦。不过这次你放心好了,誉王妃那里,朕自会多多关照的。还有,要相信你大哥定然能够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王翰宸感激涕零地再次拜谢道:“多谢父皇关怀,儿臣并不觉得委屈。”
云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之色。然而就在此时,他的目光忽然扫到了站在角落里的五皇子,原本温和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怒喝道:“还杵在这里干什么?给朕立刻滚回你的府邸去,老老实实待着闭门思过一个月!顺便回去告诫你母亲,叫她以后行事收敛些,莫要再这般张狂无度!”
待到那云帝与五皇子渐行渐远、身影最终消失于视线尽头之后,大皇子这才缓缓转过身来,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凝视着王翰宸,缓声道:“一应所需物品,本殿会即刻吩咐下去,让人速速送来,贤弟尽管安心便是。”
王翰宸闻言,连忙拱手作揖,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皇兄关怀照拂,此等情谊,臣弟没齿难忘。”
大皇子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朗声道:“你我乃是手足兄弟,何必如此见外?”言罢,只见他潇洒地一挥衣袖,然后转身迈步离去。随着大皇子的离开,那些原本负责守卫此地的驻军也迅速被替换成了大皇子所派遣之人。
然而,即便此时守卫已换成了大皇子的亲信,王翰宸心中依旧不敢有半分松懈之意。毕竟当下局势可谓是敌暗我明,稍有不慎,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得尽快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自救才行。只是不知究竟还要等待多久,严景方能寻到合适的时机前来与此处的自己取得联系呢?想到此处,王翰宸不禁眉头微皱,忧心忡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