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过后,众人怀揣着各异的心思,渐次散去。唯有那关乎台岛命运的真正谈判,于一处被翠竹环绕、静谧清幽的厅室之中,如同一场蓄势已久的大戏,缓缓拉开了帷幕。厅内烛火轻轻摇曳,昏黄的光影在墙壁上跳跃闪烁,映照着林墨沉稳而深邃的面庞。林墨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身姿挺拔如松,稳稳地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平静似一泓无波的秋水,可那深邃的双眸中,却隐隐透着审视的锋芒,犹如锐利的鹰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对面的使团成员,似要将他们的每一丝心思都洞察无遗。
使团的领头官员,身着华丽锦袍,头戴端正乌纱,衣袂间透着几分官场的威严。此刻,他微微欠身,姿态谦卑,抬手轻轻清了清略显干涩的嗓子,率先打破了厅内令人压抑的沉默,开口说道:“林先生,此次我等奉太子殿下之命,不辞辛劳,不远千里奔赴台岛,实是带着十足的诚意而来。往昔那些诸多误会,太子殿下已然彻查得一清二楚,知晓实情后,他心怀愧疚,日夜辗转难安,一心只盼能与林先生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共筑太平盛景。” 言罢,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封朱红色封漆的书信,那封漆上清晰印着太子专属徽记,纹路细腻,色泽庄重,一看便知是朱标的亲笔书信。他双手稳稳地捧着书信,动作间满是敬畏与郑重,恭敬地递向林墨,仿佛手中捧着的,是整个朝堂的期许与未来。
林墨神色未变,伸出修长的手指,稳稳接过书信,动作不疾不徐。他缓缓展开那泛黄的信纸,目光逐字逐句扫过信中内容。朱标在信中言辞极为恳切,字里行间满是对之前行为的懊悔之意,不仅详细列举了过往种种不当之处,还信誓旦旦地承诺,若林墨愿意归顺朝廷,朝廷将给予台岛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治权,岛上诸多事务可自行决断。对于林墨及其麾下那些追随他多年、出生入死的众人,朝廷也将论功行赏,依各人功绩,委以重任,绝不亏待。林墨看完信,嘴角微微上扬,在那光影交错间,露出一丝稍纵即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将信轻轻放在桌上,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太子殿下的心意,林某收到了。只是这归顺之事,绝非小事,它关乎台岛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未来福祉,林某身为台岛之主,不得不慎重考虑,绝不能有丝毫草率。”
使团官员见林墨并未直接拒绝,心底顿时涌起一阵欣喜,仿佛在黑暗中瞥见了一丝曙光。他赶忙正了正衣冠,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思绪,而后言辞恳切地说道:“林先生高瞻远瞩,所言极是。当下朝廷国力昌盛,四海升平,兵强马壮。放眼天下,四海之内一片太平景象,万民皆沐浴在盛世的光辉之中。若台岛能顺应这浩浩荡荡的大势,融入朝廷版图,必能凭借朝廷深厚的根基、雄厚的资源,共享这难得的盛世繁荣。林先生治理台岛以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使得台岛百业兴旺,百姓富足安康。先生的非凡才能,犹如璀璨星辰,天下人皆有目共睹。以先生之能,若入朝廷中枢,如鱼得水,定能更进一步,尽情施展心中抱负,成就一番更加宏伟壮阔的功业。” 林墨微微颔首,目光沉稳如渊,思绪在脑海中快速盘旋。他缓缓说道:“自我主政台岛,这些年披星戴月,悉心经营,台岛发展势头迅猛,百姓也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如今若要台岛归顺朝廷,我首要考虑的,便是确保台岛的发展不会因归顺之事而受阻,百姓的安稳生活也能一如既往,不受丝毫影响。不知朝廷方面,能就此给出怎样详实、具体且切实可行的方案?”
此时,一位身形清瘦、身着官服的随行官员,见气氛稍缓,连忙起身,动作娴熟地从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双手递向林墨,毕恭毕敬地说道:“林先生,这是我们朝廷精心拟定的初步方案。朝廷有意在台岛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此机构将全面统筹台岛大小事务,以促进其长远发展。经朝廷商议,极为看重林先生在台岛的威望与治理才能,特拟由林先生担任要职,负责台岛的日常事务管理。同时,为展现朝廷对台岛的重视与扶持决心,朝廷会从各地调配资源,加大对台岛的投入,无论是商贸往来、农田水利建设,还是文化教育传播,都将全力助力台岛的经济腾飞与文化繁荣。” 林墨神色平静,伸手接过文件,文件封面用端正的字体写着 “台岛发展规划方案”,他缓缓翻开,逐页仔细翻阅起来。文件中,对台岛未来数年的经济布局、文化设施建设、行政架构搭建等方面的规划看似详尽,各项条款罗列清晰,可林墨心中清楚,朝廷此举,绝不会如此简单,其中必然隐藏着诸多限制,关乎自身权力与台岛多年来形成的自治格局。
在一旁默默观察许久的谋士,目光锐利如鹰,此时微微皱眉,见林墨翻看文件,便凑近林墨耳边,以仅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道:“大人,这方案乍看之下,对台岛发展益处颇多,看似诱人,实则暗藏玄机。朝廷设立的管理机构,从人员任命到政令推行,诸多环节皆有朝廷把控,恐怕会对我们在台岛多年积累的权力形成极大掣肘,往后行事,怕是难有如今这般自由。” 林墨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表示明白谋士所言。他合上文件,双手置于案几之上,抬眼看向使团众人,神色沉稳,不卑不亢地说道:“这份方案,林某定会仔细研究。台岛孤悬海外,多年来的发展,一直都靠我们自己在摸索,如今突然要融入朝廷体系,其中牵涉甚广,诸多事务需重新考量。我麾下众人,对台岛发展也各有见解,我需时间与他们商议,权衡利弊,方能给出答复。”
使团官员们彼此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那眼神中仿若涌动着千般思量、万种权衡,既有对林墨所言的认同,又有对太子殿下急切期盼的顾虑。旋即,领头的官员微微颔首,身姿前倾,神色恭谨却又难掩几分急切,语气中带着一丝恳请说道:“林先生所言在理,字字珠玑。只是太子殿下对林先生的答复满怀殷切期盼,殿下每日早朝、午间小憩乃至晚间歇息前,都必定要过问此事进展,言辞之间满是对先生答复的渴盼。还望林先生能尽快定夺,也好让我等能给殿下一个及时、详实的交代,如此,我等在殿下跟前也能有所复命。” 林墨脸上依旧挂着那抹温润如玉、恰到好处的微笑,目光平和,不疾不徐地回应:“林某深知此事干系重大,自会尽快给出答复,不负殿下所望。这段时间,还请各位在台岛好好休息,台岛虽地处偏远,远离中原繁华之地,却也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山海风光别具一格,民俗文化饶有趣味,各位不妨四处走走,细细领略一番,权当是一场别样游历。”
谈判至此,暂时落下帷幕。使团成员们在侍从的引领下,沿着蜿蜒曲折的青石小路,前往早已安排好的客馆休息。一路上,他们或是低声交谈,话语间夹杂着对谈判走向的揣测与对台岛局势的分析;或是若有所思,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未知的迷茫与考量。待他们踏入客馆,那厚重的大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而林墨则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踏上了返回百科学院的路。
待他回到百科学院,立刻召集麾下众人。众人闻令,迅速从各处赶来,齐聚一堂,一时间,房间内气氛凝重,仿若有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当听闻谈判内容后,众人的反应瞬间炸开了锅,纷纷各抒己见。有一员虎背熊腰的将领,身着厚重铠甲,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随之震颤,大声说道:“朝廷的条件听起来确实诱人,又是赏赐金银,那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金子,堆积起来能晃花人眼,又是许以官职,看似前程似锦。但朝廷向来多变,昔日诸多事例在前,怎能轻信?咱们在台岛苦心经营许久,从最初的荒滩野地,到如今屋舍俨然、农田肥沃,根基已稳,应继续坚守台岛,绝不能轻易被朝廷的几句承诺哄骗,丢了咱们多年打拼的心血。” 话音刚落,一位手摇羽扇的谋士站起身来,身着长袍,神色从容,目光深邃,仿若能洞悉未来,缓缓开口:“话虽如此,可若能巧妙利用朝廷的资源,像那些先进的工匠技艺,能让咱们台岛的工坊焕然一新,打造出更精良的器具;还有充足的粮草物资,能解我台岛不时之需,保障民生。或许能让台岛发展得更快,少走许多弯路,这对台岛的长远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需从长计议啊。” 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久久未曾消散 。
林墨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愈发纠结。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深知这一决定犹如千钧重担,将影响台岛的未来走向,一步错,便可能满盘皆输。他看着众人,语气沉稳却又带着一丝疲惫,说道:“此事关系重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仓促决定。大家再仔细想想,抛开眼前的利弊,从台岛的长远利益出发,到底该如何抉择。” 众人听闻,纷纷陷入沉思,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轻微的叹息。台岛的未来,在这一片思索与争论声中,愈发显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