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囚犯都是太子萧瑾墨身边的护卫所扮。
萧乐康的这两个护卫,基本常年跟随在萧乐康的身边。
两个囚犯见过他们许多次,自然能很容易看出他们的身份……
三皇子的护卫,怎会与沈青辰一起在大牢之中?
两个囚犯见状,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嘡啷……”
其中拿着钥匙的囚犯心里一紧张,吓得把钥匙都掉在了地上。
沈青辰笑道:“两位应该是迷路了吧?”
“这可不是你们的牢房。”
沈青辰心里很明白。
若是让这两个囚犯进入了牢房,定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沈青辰不愿节外生枝。
也不愿现在就与太子萧瑾墨撕破脸皮……
既然有萧乐康的两个护卫在此,两个囚犯也知道事情无法进行下去了。
两个人对三个人。
进入牢房也打不过,纯属找死。
两个囚犯一言不发,捡起钥匙便离开了沈青辰的牢房……
沈青辰见状,心里不禁松了口气。
一个时辰之后。
整个京城人都知道了詹事府洗马杜景初为太子搜刮美女,结果把主意打到了永川知府江瀚文的嫡女身上。
沈青辰为了保护家人,怒而杀人。
并打残了太子洗马杜景初。
没有人觉得沈青辰做的不对……
崇礼门国子监学子闹事的事情刚刚过去了一天。
沈青辰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朝臣大佬们的视线中……
太子萧瑾墨如此行事,为朝廷大佬们敲响了警钟。
为了一己私欲,竟然敢打一府之女的主意。
等萧瑾墨当上了帝王,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即便此事不是来自太子萧瑾墨的授意,这也无法让朝廷众臣容忍。
虽然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但自古以来。
大臣们总会利用朝廷体系,或者门阀的影响力,想方设法的去制约皇权。
一些底线甚至皇帝都不能去触碰。
更别说是一国太子了。
此事引起了朝臣的同仇敌忾之心。
在有心人的授意下。
雪花一般的弹劾奏折,纷纷飞向梁帝的案头。
而鹰扬卫指挥使褚凯风,也亲自去了一趟梁帝所在的崇政殿……
东宫。
萧瑾墨正用着酒水,等待着从大理寺传来的消息。一个小太监便匆匆的进入大殿之中。
“殿下,不好了。”
“今日杜大人拦住的两个女子,其中一个是永川知府江瀚文的嫡长女……”
萧瑾墨闻言,手里的酒杯便掉在了地上。
“你说什么?”
“永川知府江瀚文的嫡长女?”
小太监苦着脸道:“回禀殿下,的确如此。”
“永川知府江瀚文的嫡长女已经与沈青辰定了名分,只是还没有过门而已。”
萧瑾墨闻言,顿时愣住了。
“你这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小太监回答道:“殿下,此事整个京城都传遍了……”
杜景初为萧瑾墨搜刮各色美女。
虽然其过程用了一些手段,但从未发生过强抢民女的事情。
既然是你情我愿。
别人顶多说萧瑾墨私德有亏,也算不上太大的事情。
但杜景初把主意打到一府之女的身上。
性质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本来梁帝便对萧瑾墨看不上眼,太子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情。
这让萧瑾墨如何对梁帝解释?
杜景初闻言,顿时面色铁青,浑身抖动的如同筛糠一般。
“这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萧瑾墨扭过头去,咬牙切齿的望向杜景初。
“都是你。”
“都是你害得孤进退两难,害得孤名声狼藉……”
“来人!”
“即刻把这个混蛋杖毙……”
杜景初闻言,立刻滚下床榻,对着萧瑾墨磕头如捣蒜。
“殿下饶命……”
“臣真不知道她会是一府之女……”
门口的两个东宫护卫进入殿中,直接把杜景初给架了起来,拖着他便往外走。
杜景初依然大声哭喊着求饶。
“殿下饶命……”
“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殿下……”
“殿下不能如此对臣……”
等杜景初的求饶声渐渐远去,萧瑾墨突然想起来,刚才他已经派人去大理寺牢狱。
若是沈青辰死在大理寺。
此事萧瑾墨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但苏元芳已经去了这么久,此刻再派人去阻止,恐怕也是来不及了。
萧瑾墨只感觉浑身一阵发冷,身子直接瘫软了下去。
正值此刻。
苏元芳小心翼翼的走进大殿之中。
“殿下,燕王殿下在大理寺安排了人。”
“臣派去的人,没有得手……”
萧瑾墨愣了一会,突然发出一阵大笑。
“好,好,没得手就好。”
“今日老三算是帮孤了一个大忙……”
不久后。
东宫两个的宦官便来到了大理寺,宣布了太子谕。
“詹事府洗马杜景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欺瞒太子,以献上邀媚之名义行不法之事。”
“太子殿下得知此事后大为愤怒。”
“如今已杖毙詹事府洗马杜景初,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沈青辰杀人之事,也算情有可原。”
“此案请大理寺官员秉公办理。”
太子萧瑾墨这些话,主要是表达了两个意思。
一个意思是萧瑾墨对此事毫不知情,都是詹事府洗马杜景初借用东宫的名义,行不义之事。
而且杜景初得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私欲,萧瑾墨从来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
萧瑾墨两句话便把自己摘了出去。
表示和此事和他没任何的关联,他自己也是受到了杜景初的蒙蔽而已。
当萧瑾墨得到消息后,明察秋毫,维护正义,直接便把杜景初给杖毙了。
如此一来。
太子萧瑾墨公正严明,毫不护短的形象直接便树立起来了。
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
萧瑾墨想表达的另一个意思就有些自相矛盾了。
他先是替沈青辰求情。
沈青辰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愤而杀人,也是情有可原。
此举充分表现出太子萧瑾墨广阔的胸怀。
但最后一句话,却又让大理寺官员秉公办理。
这其中的意味,就有些耐人琢磨了……
大理寺官员都是官场的老油子,立刻听出了萧瑾墨话中的含义。
秉公办理。
怎么秉公?
当然是杀人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