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枝听到这个词,看着蒋少琛的眼神变深。
这是最早的商品房理念,是一位伟大的人提出的。改革后,经济一直都很落后,而国家领导人,为了改变大家的经济状况,是四处寻访,各种讲话,鼓励创业,但也对创业者有着严格的把控。
蒋少琛的眼光很毒辣。
他对这些变革都非常的敏锐,现在投入,二十几年后,就是地产商。
在未来,房价飙升的时候,地产商会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如果没有坚持下来,脑子也不灵光,死在半路上的也很多。
“这个确实有搞头的,你决定好了?”沈明枝不会阻止他,而且也知道,自己阻止他也没用。
“嗯,我爸已经帮我找好了工地,过两天我就要去上工了。枝枝,我先搬去你那。你跟孩子住在那里,屡次有人找上门欺负你们,我不放心。”蒋少琛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沈明枝身边的王羲年。
这小子安安静静,不声不响的,但是像是鬼一样,时时刻刻紧紧盯着沈明枝,心眼又多。
他是真的怕他高深的城府,终有一日,把自己老婆和孩子都套跑了。
“我那那么小——”
“枝枝,你那房子我打听了一下,不安全,你知道私下租赁被抓到是什么罪名吧?我找人问了一下,有个同事他们要搬到别的地方住,家属院给他分配的房子空了,要不你们过去住?等制度变了,你们有钱了,直接买下来?”蒋国富插入其中,打断了沈明枝的话。
“多大啊?”沈明枝确实想换房子了。
但是这年头……她一个寡妇,是真的难换。
私下租赁都是犯罪,被抓到可不是罚款这么简单。
“三室一厅,先前他拖家带口的,领导安排的房子还挺大的。正好,你给他也带一起。”蒋国富对王羲年倒是没有意见,毕竟是王嫂家里的人,说不定还能帮忙照顾沈明枝和少琛的两个孩子呢。
当个弟弟养着,一双筷子的事情。
“那我今天去看看?”换新房子,比赶蒋少琛离开自己更重要。
沈修竹那个住处,她本来也没打算长久住下去。
“好啊,让少琛带你们去看看,孩子先放我家,等你们夫妻都忙完了,再过来接。”蒋少琛乐呵呵的。
“那走吧。”蒋少琛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
王羲年看沈明枝又没聊离婚的事情,心中有怨,但是换房子确实是最重要的。
从蒋家出来,沈明枝还是忍不住问蒋少琛,“你真打算去工地,不要你这一身功勋了?”
“嗯,我这样的去工地,还有优待呢。你不知道,现在国家支持创业,首都那边,不少的人摆摊,人流量好的时候,月入万元的不少。”蒋少琛上车后,唇角带着轻松的笑意跟她解释。
现在八零出头,再过三四年,各种关于经济方面的律法,也会慢慢完善。
王羲年上了车后,伸手四处摸了摸,等车子开动的时候,他忍不住看向了窗外。
以前他是在路上看别人开车,现在,他坐进了这样的钢铁机器上。
沈明枝看他挺愉悦的,笑着说,“新房子如果不错的话,也给你一间,你就有单独的房子了,以后读书都很方便了。”
“听说大学可以住宿舍,你把房间留给他吧,我在厅堂架个床,将就将就。”王羲年是打算进了大学,四年好好的学习,然后出来想办法去吃公家饭,这样沈明枝做生意,就有保障了。
沈明枝看他这样的懂事,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了大学呢,无论怎么样,缺钱就跟我写信,不要客气,我前些日子做生意,赚了不少,缺不了你的。”
“好,谢谢姐。”王羲年也很舍不得她,想陪在她的身边。
但是……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只有大学四年了,他只要熬出头,进了公家体制,谁还会随随便便欺负她?
而且他很清楚,蒋少琛去了工地,也跟沈明枝聚少离多,他也比自己好不了哪里去。
到了家属院,沈明枝发现这边地理位置好太多了。不远就有个百货大楼,人流量很足。
可惜房子在一楼……不过她也不挑了。
家属院的楼,是最早的商品房模式,一栋楼下来,住了不少的人。
她进屋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认识蒋少琛的,跟他打招呼了。
王羲年站在外面,打量着周围,这里都是楼房,大家的衣服,都在各自的楼层牵着线挂在走廊下,下雨淋不着,太阳天还能晒到……他一直住的都是土屋,楼房可是梦寐以求的了。
但是这些房子,也比不上蒋家的小洋楼。
那可是极度有钱有地位的象征。
“七月初七就要高考了,你能考哪个学校?”蒋少琛开口,语气冷漠地问。
“不用你管。”王羲年也很看不惯他。
“你姐总得操心的。清北的话,学费会比较低廉,但是生活费也得咱们给你掏。”蒋少琛是想告诉他,既然住在一起了,就是一家人。
他把沈明枝真正当姐,他肯定会接受他这个弟弟的。
“是姐给我掏,我也不会要你的钱的。而且姐给我的钱,每一分我都记在账上的,以后我毕业拿工资了,我都把自己的工资上缴给她。”王羲年觉得,他肯定是做不到的。
在小妈小爹家里,还有爸妈那,钱都是男人管的。
可是他不会,他会把钱给沈明枝管。
蒋少琛眉眼带着几分冷意,“我赚钱也会给她。”
他也给过,可惜沈明枝根本不要。
沈明枝看完了房子出来,跟两个还在暗暗较量的男人道,“房子确实不错,有厨房,有洗手间,主卧客卧啥的,就这里吧,但是需要打扫。”
“我和我妈还有我妹过来,你跟他现在去买点需要用的。”蒋少琛立即道。
沈明枝觉得蒋音音要是知道这房子是她和孩子住的,肯定会气得半死。
但是……她还是希望蒋音音生气的,毕竟这丫头不是一次两次害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