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尘站在老槐树下,扯着嗓子大声说道:“各位街坊邻居们,大家都过来一下,咱们得一起想想办法,把这宠物带来的问题解决了,不然咱们这院子可就没法住人了。”
大家听到苏尘的呼喊,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李大姐一脸愁容地说:“苏尘啊,你说这可咋办?我家孩子晚上被吵得直哭,本来学习压力就大,这下休息不好,成绩都受影响了。”赵大哥也跟着诉苦:“是啊,我每天早上出门都得小心翼翼,就怕踩到狗屎。这要是不小心踩一脚,一天的心情都没了。”
秦淮茹在人群中站了出来,她性格热情开朗,平日里就很热心公益。她自告奋勇地说:“苏尘,我来负责宣传这个规定,让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我保证把规定给大家讲得明明白白的。”许大茂也不甘示弱,他一向爱出风头,把胸脯拍得啪啪响:“我来协助监督执行,谁要是违反了规定,我可不会跟他客气!”
说干就干,大家立刻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
秦淮茹回到家里,翻箱倒柜地找来纸笔。她坐在桌前,认真地思考着该制定哪些规定。她先列出了宠物卫生方面的规定,比如宠物主人要随身携带清洁工具,及时清理宠物粪便;遛狗要牵好绳子,避免狗乱跑伤人。接着又写了关于宠物噪音的规定,晚上要确保宠物不会发出扰民的声音。她担心有些邻居不识字,还配上了一些简单的图画,比如画了一个人牵着狗,旁边标注着“遛狗牵绳”;画了一个人拿着铲子清理狗屎,旁边写着“及时清理粪便”,让人一看就明白。
然后,她拿着自己写好的宣传单,挨家挨户地去发放。她来到刘大嫂家,笑着说:“大姐,这是咱们四合院的宠物管理规定,您看看。以后您家小猫要是晚上再调皮,可得多注意点,别影响大家休息。”刘大嫂接过宣传单,仔细看了看,点头说道:“行,秦淮茹,我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
她又来到赵大哥家,说道:“大哥,您家小黄狗可爱是可爱,就是这随地大小便的问题得解决。遛狗的时候一定要牵好绳子,别让狗到处乱跑。”赵大哥拍着胸脯说:“放心吧,秦淮茹,我一定遵守规定。”
许大茂呢,整天在院子里溜达,眼睛像老鹰一样盯着那些宠物和主人。他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双手插在兜里,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
有一天,张大妈家的小狗又在院子里随地拉屎。许大茂正好瞧见,他立刻像发现了重大敌情一样,冲了上去。他指着地上的粪便,一脸严肃地说:“张大妈,您这可不对啊,规定上说了,宠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您看看这院子,都成啥样了?”张大妈一看是许大茂,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哎呀,大茂啊,我这一时没注意,我这就清理,下次注意,下次注意。”说着,她赶紧跑回屋里,拿了铲子和垃圾袋,把狗屎清理干净。
还有一次,李大爷家的猫晚上叫个不停,吵得左邻右舍都没法睡。邻居们纷纷找上门来。“李大爷,您得管管您家的猫啊,我们一晚上都没合眼,明天还怎么上班啊?”李大爷一脸无奈:“这猫我也管不住啊,我也没办法。”
这时候,苏尘赶了过来,他看了看李大爷,又看了看那只叫个不停的猫,想了想说道:“李大爷,您给猫做个温暖舒适的小窝,晚上让它睡在里面,再给它准备点玩具,可能它就不会叫了。”李大爷听了,觉得这主意不错,赶忙动手做了个小窝。他找来了一些木板和布料,精心地制作起来。小窝做好后,他又在里面铺上了柔软的垫子,还放了一个小毛球当玩具。晚上,他把猫放进小窝,说来也怪,那猫果然不再叫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四合院的宠物问题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善。
院子里的道路又变得干净整洁了,再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宠物粪便。清晨,阳光洒在院子里,地面光洁如新,邻居们可以放心地在院子里散步、聊天。晚上也安静了许多,大家都能睡个安稳觉。再也没有那刺耳的狗吠和猫叫打破夜晚的宁静。
“哎呀,还是这样好啊,终于能过上清净日子了。”张大爷感慨地说。“是啊,多亏了大家一起想办法。”王大嫂也笑着附和。院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宁静,大家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舒心。孩子们又能在院子里开心地玩耍,大人们在闲暇时光也能坐在院子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唠着家常。四合院又充满了那熟悉而温馨的生活气息,仿佛之前的宠物风波只是一场小小的插曲,而这场插曲,也让四合院的邻里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
在解决宠物问题的过程中,四合院的居民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乐趣。大家开始交流起养宠物的经验,分享如何更好地照顾这些小生命。刘大嫂会向赵大哥请教如何训练小狗定点排便,赵大哥则会向刘大嫂询问猫咪的饮食注意事项。王家小姑娘也会把小兔子的趣事讲给大家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苏尘看到这一幕,心里感到无比欣慰。他深知,一个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维护,而这次宠物风波的解决,不仅让四合院恢复了整洁与宁静,更让大家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日子一天天过去,四合院依旧保持着这份和谐与美好。宠物们也在主人的悉心照料下,变得更加乖巧懂事。它们不再是让人头疼的“小麻烦”,而是成为了四合院生活中一道可爱的风景线。每当有外人来到四合院,看到这里干净整洁,宠物们和居民们和谐相处的画面,都会忍不住称赞。而四合院的居民们,也会自豪地讲述起那段解决宠物风波的故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苏尘这段时间为了四合院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简直是拼了命。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匆匆洗漱一下,随便扒拉几口早饭,就心急火燎地出门去。不是去跟这个商家谈合作,就是去那个部门跑手续,忙得像个陀螺,一刻都不停歇。
白天,他在外面顶着大太阳,一家一家地拜访客户,说得口干舌燥,腿都快跑断了。有时候为了等一个重要的人,能在人家公司门口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晚上回到四合院,别人都已经吃完饭,坐在院子里乘凉聊天了,他还闷在屋里,对着那盏昏黄的台灯,熬夜写方案、做规划,那专注的样子,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下他和眼前的这堆文件。
长期这样没日没夜地高强度工作,苏尘的身体终于扛不住了。
那天,阳光格外刺眼,四合院的人们像往常一样聚在院子里商量着要举办一场社区活动的事儿。苏尘刚开始还精神抖擞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可说着说着,突然觉得脑袋一阵发晕,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起来,天旋地转的感觉让他一下子失去了平衡,身子直往下栽。
“苏尘,你怎么了?”秦淮茹正好站在他旁边,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那一瞬间,秦淮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大家听到秦淮茹的惊呼,呼啦一下全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
“苏尘,是不是太累了?”
“赶紧坐下歇歇!”
“我……我没事,可能就是有点累了。”苏尘强撑着挤出一丝笑容,想要让大家放心,可他那苍白的脸色和虚弱的声音却怎么也掩饰不了他的糟糕状况。
秦淮茹看着他这样子,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哪儿是简单的累了,这分明是身体出大问题了。
她二话不说,和几个邻居一起,小心翼翼地把苏尘送回了他家,让他躺在床上。
“你这哪儿是没事,你这是把自己的身体给累垮了。”秦淮茹一边给苏尘盖好被子,一边心疼地念叨着,眼眶都有点发红了。
秦淮茹赶紧去请了医生来。医生一番仔细的检查后,摇了摇头,严肃地说:“这是长期劳累,身体严重透支,营养也跟不上。得好好休息调养,要不然以后会落下病根儿的。”
秦淮茹听了,心里一紧,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苏尘照顾好。
从那以后,秦淮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回来给苏尘熬营养粥。那粥熬得又香又糯,还特意加了红枣、桂圆这些补身子的东西。
她先把米淘洗干净,放在一旁备用。接着,将红枣去核,桂圆剥壳,动作熟练而又迅速。锅里添上适量的水,等水烧开后,把米放进去,用勺子轻轻搅拌,防止米粘锅。然后,加入红枣和桂圆,转小火慢慢熬煮。在熬煮的过程中,她就守在锅边,时不时地搅拌一下,看着那粥一点点变得浓稠,香味也逐渐弥漫开来。
“苏尘,你多吃点,把身体养好了比什么都重要。”秦淮茹坐在床边,耐心地看着苏尘一口一口地吃着。
除了熬粥,秦淮茹还变着法儿地给苏尘做各种可口的饭菜。今天是红烧排骨,明天是清蒸鱼,后天又是炖鸡汤,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制。
做红烧排骨的时候,她先把排骨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放在水里泡一会儿,泡出血水后捞出沥干。接着,锅里倒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再把排骨下锅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冰糖和料酒,翻炒均匀,让每一块排骨都裹上酱汁。最后,添上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等汤汁浓稠,排骨变得软烂入味,撒上一些葱花,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烧排骨就出锅了。
许大茂也没闲着,他知道苏尘那些没完成的工作不能就这么撂下,于是主动把这些活儿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一开始,许大茂真是有点手忙脚乱,那些复杂的文件和数据看得他头疼。但他咬着牙,硬着头皮一点点地琢磨。
他坐在苏尘的书桌前,眉头紧皱,眼睛紧紧盯着那些文件,手里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到处找人请教,先是去问四合院的老人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给他提供了不少思路。他还不满足,又跑到苏尘之前合作过的商家那里,虚心地向人家请教。
“苏尘你放心养病,这边有我呢。”许大茂每次来看苏尘,都这么跟他保证。
在秦淮茹的悉心照料和许大茂的帮忙下,苏尘的身体渐渐有了起色。
有一天,苏尘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秦淮茹正在屋里忙着给他收拾东西,一会儿擦擦桌子,一会儿整理整理衣物。
“秦淮茹,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苏尘的声音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充满了感激。
秦淮茹转过头,脸上绽放出一个温暖的笑容,“说什么呢,你快点好起来比什么都强。”
就在这时,系统给苏尘来了个提示:“珍惜身边人,健康最宝贵。”
苏尘看到这个提示,心里像是被什么重重地撞了一下,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自己以前为了工作,忽略了身边人的关心;想起了那些个熬夜的晚上,对自己身体的不管不顾。
他暗暗发誓,等自己康复了,一定要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不再那么拼命,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尘能下床走动了,他会在院子里慢慢地散散步,晒晒太阳。
他穿着宽松的衣服,慢慢地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阳光照在他身上,让他感到一阵温暖。他沿着院子里的小路慢慢地走着,脚步还有些不稳。看到院子里的花草,他忍不住停下脚步,轻轻抚摸着那些叶子,感受着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