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屋里,兰兰把孩子放在床上:“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不急,咱们先吃饭,我怕饿着她。”
晚春点点头:“行,那你快去煮面吧,浇汤我已经做好了,一直在炉火上温着。”
兰兰给大人煮的面,另又给孩子糊点面糊,里面加上一个鸡蛋。
一顿饭吃完,兰兰又把怀里的孩子哄睡放到床上,晚春在一旁看着全过程,心下好奇兰兰对这个抚育的好顺滑。
兰兰:“我知道你好奇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被人丢弃在水边的,我们乘坐的船路经那里时,都是被哭声给叫停下的,船上的人下去找到她的时候,她的小脸已经被哭成了紫青色,也不知被丢到哪里多长时间。”
晚春:“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兰兰:“以前可怜,以后就不可怜了,以后她有我的疼爱,我会让她成为快乐的孩子的。”
晚春欲言又止,兰兰接着说:“盛展小时候因为家道中落才被无奈抛下的,他小时候在施家不好过,我怕这个孩子要是被别人抱走,怕也会有跟盛展一样的遭遇。”
晚春理解兰兰心里的由衷,既然已经抱回来了,那就只能这样了。
晚春:“你给她起名字没有?”
兰兰:“我一开始都是沉浸在痛苦中,也是在有了这个孩子后我才不去想别的,名字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没有想到。”
这个孩子倒是真能引开兰兰对盛展的往昔回忆,也许这个孩子就是兰兰此时的福星吧。
兰兰打开孩子随身携带的包裹,里面有尿布和一些衣服,从衣服的质地上看出来这些料子都是上好的绸缎面料,肚兜绣着一个可爱的鱼儿,还用绣线绣着两行字,一行是她的出生日期,另一行是她的姓名,原来她的家人给她起的名字叫乐瑜。
肚兜上的鱼也许就是她名字的谐音,她的父母肯定希望她一生安乐美好吧。
兰兰看着乖巧不闹的孩子:“她是在水边捡的,她父母给的名字就是她的名字,我就叫她小鱼儿吧。”
烛火下,晚春帮忙擦拭着南和的湿发:“南哥。”
南和把晚春抱坐在腿上:“有些事,发生了,我们就要去面对,它留下的创伤即使在严重,也会愈合,只是愈合需要时间,无非时间长短的问题。”
是啊,时间就是治疗心理创伤的灵药,只是在灵的药它虽然能治疗,可是伤口它是会留疤的。
晚春感觉到身体一阵刺痛,回抱着南和的双手下意识的箍紧,闭着眼睛,紧皱眉头。
南和赶紧把晚春往床上抱:“晚春,是不是要生了?”
晚春疼的说不出话来,只咬着牙点点头。
南和看着晚春难受的模样,他慌了,抓紧晚春的手,用自己的衣袖擦拭晚春脸上的汗水。
南和看着晚春恢复过来之后,给她盖好被子:“你先自己待一会,我出去去找产婆。”
在快临产的时候,余母交代给俩人,初时生产不会那么快,就算事阵痛也不要惊慌,要稳住。
晚春:“你去让人把我娘接过来。”
南和急切回答:“会的,我再去给你买些吃的,你想吃什么?”
晚春:“没有什么想吃的,你看着买吧。”
片刻的功夫,屋里的门帘掀开,南和手里提着好些吃食,顾不得把这些放在桌子上,赶紧来到窗前看晚春:“现在感觉怎么样?”
晚春又开始一次阵痛:“还好你回来了。”
南和把吃食放在地上,抓住晚春的手:“没事的,我回来了,岳母那边我让酒馆小厮去接了,产婆这回也在来的路上。”
晚春:“不要担心,我会没事的,记得跟奶奶说一声,别让她担心。”
南和还真是把奶奶给忘了:“我一会就去跟奶奶说一声。”
伴随着阵痛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产婆和余母也相继而到。
在产婆来后便把南和给指使到了厨房:“你快去准备热水,多烧些。”
余母:“女婿,别担心,我和你奶奶都在这里,你快去吧。”
南和在厨房一直听着这里的动静,只听产婆说:“小娘子,知道你疼,但是没办法,是女人都要过生孩子这关,咬住牙,坚持住。”
余母把软布递到晚春嘴边:“咬这个,要是憋不住,喊几声也是不打紧的。”
晚春疼的摇摇头,她不能喊,她知道南和现在肯定比自己还难挨,自己受的是身体上的生产之痛,而南和现在的心理肯定不比自己好受多少。
余母不停的擦拭晚春脸上的汗,问产婆:“我闺女现在什么情况?”
产婆有条不紊的用白酒擦拭手里的剪刀:“刚才看的时候开了四指,快了。”
产婆夸到:“小娘子是个好的,老婆子我接生这么多,属您闺女最沉得住气,您就瞧好吧,小娘子这以后福气大着呐。”
余母感激:“借您吉言。”
南和端着手里的煮好的鸡蛋在门外敲门:“娘,我煮了些鸡蛋,都吃一些吧。”
余母知道女婿这是在心疼闺女,接过来鸡蛋,安抚道:“估摸着快了,里面一切正常,你锅里的水别断。”
南和:“我想进去看看晚春。”
余母还在想着用什么话来搪塞,只听里面产婆喊道:“看到头了,小娘子听我的话来做。”
余母焦急的说道:“孩子快出来了,你快去准备热水。”
安静的夜色被孩子的啼哭声打破,屋里的血水一盆接一盆的往外端,南和在看到这些的时候浑身麻木,余母催促:“南和,快换水。”
南和:“娘,晚春现在怎么样?”
余母:“晚春没事,你要是在这么慢,让她受凉了,那可就真有事了。”
一听没事,南和揪着的心被安放下来,赶紧给盆里换上热水。
一切收拾妥当,产婆抱着孩子出来报喜:“恭喜恭喜,是个男孩。”
奶奶拿出早已准备还的荷包:“谢谢,谢谢,全是得您相助我孙媳妇才如此顺利,谢谢。”
产婆掂了掂荷包的重量,笑的更加灿烂:“接生了这么多,您家的媳妇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夫人真是有福啊。”
奶奶附和:“有福,有福,都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