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牛贺洲的深处,有一处曾充满神秘与生机的所在——灵台方寸山。往昔,这里瑞气缭绕,祥光笼罩,仿若人间仙境。那斜月三星洞,更是山中灵韵汇聚之地,洞前佳木葱茏,奇花烂漫,四季皆有不同的妙景。
可如今,当行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却只觉满目萧索。曾经繁华的灵台方寸山,已不复往日荣光。通往斜月三星洞的路,被杂草荆棘肆意侵占。那些原本整齐的青石台阶,早已被灌木深深掩埋,只偶尔在缝隙间能瞥见一角,像是在无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行者沿着记忆中的方向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带着沉重。周围的树木,有的枝干扭曲,像是在痛苦挣扎,仿佛也在为这山林的衰败而悲叹。脚下枯枝败叶发出“嘎吱”声响,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刺耳,惊起一群栖息在枝头的不知名鸟儿,它们“扑棱棱”飞起,在空中盘旋几圈后,又落在不远处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似在对这位久违的访客发出质疑。
终于,那熟悉又陌生的斜月三星洞出现在眼前。两扇洞门紧闭,门上的铜环锈迹斑斑。曾经金光闪闪的对联,如今色彩黯淡,字迹也模糊不清,像是被岁月无情地抹去了辉煌。洞壁上青苔肆意蔓延,仿佛一块巨大的绿毯,试图掩盖这里曾经的热闹。洞前的空地上,蜘蛛网纵横交错,灰尘厚积,每一阵微风拂过,便扬起一阵呛人的尘土。
行者缓缓走上前,伸手轻轻触摸那冰冷的洞门,指尖划过粗糙的纹理,思绪如潮水般涌来。还记得初入此地时,洞门大开,洞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大小道人们或切磋武艺,或聆听教诲,一片祥和热闹。而如今,一切都已烟消云散。
他轻轻推开洞门,“吱呀”一声,那声音在空荡荡的洞中回响,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洞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曾经摆放整齐的石桌石凳,如今东倒西歪,有的已残缺不全。墙壁上,那些刻画着精妙道法的图案,也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斑驳难辨。
行者走进洞内深处,看到了须菩提曾经讲经说法的高台。高台上布满了灰尘,台前的蒲团也已破败不堪。他仿佛又看到须菩提端坐在高台上,仙风道骨,目光如炬,口中吐出的句句妙法,如醍醐灌顶,开启了他懵懂的灵智。可如今,高台依旧,故人却不知何处去。
“须菩提祖师,您在哪里?”行者的声音在洞中回荡,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只有那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从洞外传进来,更添几分凄凉。
走出洞外,行者望着依旧巍峨的青山,心中五味杂陈。青山依旧,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却留不住洞中曾经的繁华与温暖。他想起昔日的时光,那些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可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或许,世间万物皆有定数,繁华终会落幕,辉煌亦会消散。但那些曾经的教诲、情谊,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心中,永远不会磨灭。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虽已失去往日的繁华,却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在荒芜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前,那由清虚灵识变化而成的行者,望着满目疮痍的景象,心中一阵悲戚,不由得仰天长叹。他两眼直直盯着虚空,仿佛要将这无尽的寂寥看穿,半晌伫立不动,随后化作一道锐利的金光,疾冲向天际。
就在金光消逝的刹那,原本平静的虚空如湖面投入巨石,泛起层层涟漪,紧接着传来一声深沉的长叹。洞中的空气仿佛受到无形的牵引,迅速凝聚起来,渐渐勾勒出须菩提的模样。他身姿飘逸,却透着一种超凡的淡然,缓缓从半空飘落,双脚轻触地面,宛如一片羽毛落地无声。
须菩提目光平静地望向行者离去的方向,喃喃自语:“我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身心已然与天地日月、空气融为一体,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清虚灵识虽有变化,可终究瞒不过我。只是不知,他此番前来所为何故?”
话音刚落,那片虚空再次泛起奇异的光芒,那道金光折返回来,重新凝聚成形,又是那清虚灵识变化的行者模样。他单膝跪地,恭敬说道:“师傅,多年未见,此地竟如此荒芜,徒儿心中实在难过。”
须菩提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温和却又透着洞悉一切的深邃:“世间万物,皆有兴衰荣枯。灵台方寸山与斜月三星洞,亦不过是这轮回中的一景罢了。你既已踏入修行之道,当明白此理,为何还为此情此景而伤怀?”
行者缓缓起身,眼中满是困惑与眷恋:“师傅,徒儿虽知万物无常,可想起往昔在此处聆听教诲,与师兄弟们共处的时光,心中便难以割舍。如今旧地重游,却不见昔日繁华,更不见师傅与众人,心中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
须菩提微微点头,目光转向那破败的洞门,说道:“你所怀念的,是那段时光中的人和事,是那份温暖与成长。但你要明白,真正的修行,并非依赖于这外在的环境与人事。心若安定,处处皆可为道场;心若迷失,纵有繁华万千,亦是虚幻。”
行者若有所思,片刻后问道:“师傅,徒儿历经诸多磨难,虽有所悟,却仍觉前路迷茫。不知如何才能真正领悟大道,做到如师傅一般,身心与天地相融?”
须菩提微微一笑,抬手轻轻一挥,一阵清风拂过,周围的杂草荆棘微微摇曳:“大道无形,存于万物之中。你一路降妖除魔,历经苦难,这便是修行的过程。但不可执着于结果,而应在每一个当下,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当你不再被外界的得失、荣辱所左右,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世间万物,便是与道相近之时。”
行者皱眉,继续追问:“师傅,可这世间诱惑繁多,徒儿虽有心坚守,却时常受到干扰,难以做到心如止水。”
须菩提目光深邃地看着他,说道:“诱惑如同幻影,皆由心生。你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内心,看清这些诱惑的本质。每一次干扰,都是一次考验,亦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若能在诱惑中坚守本心,便是对自我的超越。”
行者闭目沉思,许久后,再次睁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师傅,徒儿似乎明白了。修行之路,便是不断磨砺内心,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
须菩提面露欣慰之色:“正是如此。去吧,带着这份领悟,继续你的修行之路。无论身在何处,道皆在你心中。”行者面露喜色,频频点头称是。
行者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