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那个直言进谏、冒犯天威的大臣,即将人头落地之时。
朱元璋却出人意料地开口了:
“你且退下。”
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咱念你一片忠心,今日便不追究你的过失。”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惊疑不定。
陛下今日这是怎么了?
如此宽宏大量,简直不像是陛下的作风啊!
要知道,平日里,但凡有人敢稍稍顶撞朱元璋,轻则罢官免职,重则性命不保。
今日这般情形,实属罕见。
那名大臣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本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甚至连遗书都已写好。
谁曾想,朱元璋竟然会如此轻描淡写地放过他。
这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他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谢……谢陛下不杀之恩!”
他回过神来,连忙叩首谢恩,声音都有些颤抖。
片刻之后,群臣们也逐渐回过味来。
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他们觉得,皇帝之所以如此反常,定然是被那大臣的一番话给说动了。
这是要开始考虑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节奏啊!
想到这里,朱允炆一派的文官们,更是激动不已。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陛下圣明!”
“臣等恳请陛下,早立太孙,以安社稷!”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时间,朝堂之上,请求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呼声此起彼伏。
这些文官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生怕落于人后。
在他们看来,只要朱允炆能够顺利登上太孙之位,他们这些拥立之臣,便可平步青云,权倾朝野。
然而,面对群臣的“逼宫”,朱元璋却始终不动声色。
他既没有明确表示要立朱允炆为太孙,也没有说要立哪位皇子为太子。
只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淡定,自然是有他的底气。
一方面,他已经从锦衣卫那里得知,太子朱标的病情,有朱雄英提供的黄连素可治。
只要朱标能够平安归来,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另一方面,他早已看穿了这些文官的伎俩。
这些人表面上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他们想要拥立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以便于他们把持朝政,为所欲为。
朱元璋又怎会让他们如愿?
更何况,经过朱雄英的一番点拨,朱元璋对这些文官的嘴脸,早已看得清清楚楚。
他心中暗自冷笑:
“一群跳梁小丑,真以为咱老了,好糊弄了?”
“等着瞧吧,等咱腾出手来,定要让你们好看!”
就在这时,朱元璋突然感觉大腿一阵刺痛。
他下意识地拍了一下大腿。
“嘶……”
这一拍,牵动了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然而,朱元璋的这个动作,却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产生了误解。
他们以为,这是朱元璋被他们说动了,要做出决断的信号。
“陛下,您可是已经有了决断?”
一名文官试探着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朱元璋被这句话拉回了现实,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举动,似乎引起了误会。
他心中暗骂自己糊涂,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走神?
不过,他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不动声色地说道:
“立储之事,兹事体大,关系到我大明的国运和未来。”
“岂能如此草率地做出决定?”
“此事,容咱再仔细斟酌一番,过些时日再议!”
朱元璋的话,让满朝文武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们原本以为,今日便可尘埃落定,将朱允炆推上太孙之位。
谁曾想,朱元璋竟然又来了个缓兵之计。
站在群臣最前方的朱允炆,脸色更是阴沉得可怕。
他原本以为,自己今日不过是来走个过场,皇太孙之位,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可如今看来,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皇爷爷竟然有立其他皇叔为太子的打算!
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不行,我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朱允炆心中暗暗发狠。
“等我登上皇位,定要让这些藩王叔叔们,一个个都不得好死!”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心中已然动了杀机。
而那些文官们,在听到朱元璋的话后,也意识到事情不妙。
他们原本十拿九稳的计划,竟然出现了变数。
这让他们感到一阵恐慌。
“陛下,万万不可啊!”
“立储之事,宜早不宜迟,还请陛下三思!”
“臣等恳请陛下,立即册立皇长孙殿下为太孙!”
……
文官们再次跪倒在地,苦苦哀求。
他们试图用“祖宗家法”、“礼仪规矩”等理由,来劝说朱元璋。
然而,朱元璋却根本不为所动。
他冷冷地看着这些文官,心中早已打定了主意。
“够了!”
朱元璋突然一声厉喝,打断了众人的聒噪。
“朕意已决,尔等不必再多言!”
“退朝!”
说罢,朱元璋直接起身,拂袖而去。
只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太监总管见状,连忙尖着嗓子喊道:
“陛下有旨,退朝——”
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一丝无奈和凄凉。
群臣们只得无奈地起身,各自散去。
只有朱允炆,依旧站在原地,死死地盯着那空荡荡的龙椅,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
“殿下,该走了。”
一名文官走到朱允炆身边,轻声提醒道。
朱允炆却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依旧一动不动。
那文官见状,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直接上前拉住朱允炆的胳膊,将他强行拖出了大殿。
“殿下,您如此失态,只会让陛下对您更加失望啊!”
那文官一边走,一边劝说道。
朱允炆这才猛然惊醒,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了。
他连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
“多谢老师提醒,是本王失态了。”
朱允炆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那文官见朱允炆恢复了冷静,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殿下,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殿下不必太过担忧。”
朱允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
“老师教训的是,本王记住了。”
随后,两人便一同离开了皇宫。
另一边,朱元璋退朝之后,便急匆匆地回到了后宫。
他一边换下龙袍,一边吩咐身边的太监:
“快,去把蓝玉给咱叫进宫来!”
“要快!”
语气急切,不容置疑。
太监领命,连忙跑出宫去,直奔凉国公府。
不多时,蓝玉便被带到了朱元璋面前。
他刚一进门,便迎来了朱元璋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你个混账东西,怎么这么慢?”
“咱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吗,今日下朝之后,立刻进宫见咱!”
“还要去找咱的大孙朱雄英,你都干什么去了?”
“皇上等臣子,你真是好大的胆子!”
朱元璋怒目圆睁,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