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苏然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他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仔细梳理着白天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对应解决方案,将各项任务细化到具体步骤和责任人,形成详细的工作推进表。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时间悄然流逝,苏然却浑然不觉,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园区未来的发展蓝图上。
第二天一大早,苏然便带着工作推进表来到市政府,分别与各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得到有效落实。在人社局,他与李局长商讨如何精准对接高端人才市场,要求尽快筛选出符合园区企业需求的猎头公司,同时制定详细的人才优惠政策细则,确保在一周内完成初稿并向社会公布。
在工信局,苏然与赵局长一同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筹备计划,从场地选址、人员招聘到服务流程设计,事无巨细地讨论。他们决定先从园区内部挑选一批熟悉科研和市场的专业人才,组建服务中心的核心团队,同时邀请行业资深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
随后,苏然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供电局,与刘局长实地考察新变电站的建设选址。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苏然详细询问了工程进度、技术难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求供电局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务必按时完成变电站的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然每天穿梭于园区、市政府和各个企业之间,密切关注着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他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一次协调会上,负责物流成本优化的交通局提出,由于园区周边道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大型物流车辆通行存在一定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效率,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苏然听后,立刻与交通局、住建局等部门商讨解决方案。经过一番研究,他们决定对园区周边的主要道路进行拓宽和升级改造,同时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苏然亲自协调施工单位,调配充足的人力和设备,确保道路改造工程能够尽快开工。
随着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园区的发展也步入了正轨。东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政府的协助下,成功招聘到了一批高端芯片研发人才,企业的研发团队得到了进一步壮大。他们的新产品研发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在年底前就能推出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芯片,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恒康药业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并与多家医疗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为产品的临床试验和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负责人张总对苏然感慨道:“苏秘书长,要不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有了这样的服务平台,我们企业发展的动力更足了。”
新能源科技企业的电力供应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新变电站的建设按照计划顺利推进,供电局还为企业提供了个性化的用电方案,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降低用电成本。企业负责人李总对园区的电力保障工作非常满意,他表示:“稳定的电力供应是我们企业生产的生命线,现在我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扩大生产规模了。”
然而,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园区的污水处理能力逐渐面临压力。部分企业反映,污水处理费用过高,而且处理效率有时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苏然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环保局、园区管委会和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环保局负责人介绍了目前园区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由于园区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传统的处理工艺,随着污水量的增加和水质的变化,处理效果逐渐下降,而且运行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然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二是在园区内建设一座新的污水处理厂,专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污水。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苏然当场要求环保局和污水处理厂尽快制定技术升级改造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资金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的支持。同时,他还强调要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监管,督促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同时,苏然还关注着园区的产业协同发展。他发现,虽然园区内的企业涉及多个高新技术领域,但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还不够紧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为了促进园区产业协同发展,苏然组织举办了一场园区企业产业对接会,邀请园区内所有企业的负责人参加。
对接会上,苏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企业家,我们园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有着共同的目标——推动贵南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今天举办这个对接会,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随后,企业代表们分别介绍了自己企业的产品、技术和业务范围,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不少企业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契合点,当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例如,一家电子信息企业与一家新材料企业就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研发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产业对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苏然看到企业之间的合作热情被点燃,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他知道,只有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才能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区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道路改造工程顺利完工,物流效率大幅提升,物流成本显着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升级改造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投入使用,有效解决园区污水处理问题;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产业链不断完善,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苏然再次来到园区。他漫步在宽敞整洁的道路上,看着两旁生机勃勃的企业厂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贵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而他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推动者,将继续肩负起责任,为园区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园区还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苏然和他的团队将继续秉持创新、服务、合作的理念,不断优化园区的发展环境,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努力将贵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为贵南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