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同时,身着一件浅紫色襦裙,外罩粉色纱衣的周姨娘扭着腰肢来到孟听晚的院子。
“听晚,成了。”
孟听晚躺在床上,闻言撑着身子坐了起来。
“小娘,你说的可是真的?”
“小娘几时骗过你。”
孟听晚耳根一红,撒娇的抱着周姨娘。
“小娘,你真好。”
周姨娘慈爱地看着孟听晚,温柔抚摸孟听晚的手背。
“傻孩子,小娘福薄,只得你一个女儿,你的事就是小娘的事。”
孟听晚眼底的担忧消散。
“小娘,你怎么做到的?”
周姨娘勾着笑,眼底满是不屑。
“小娘的人在门口守了两日,这才把信给傅公子的小厮,那小厮出府时,冲着躲在角落的嬷嬷点了点头,小娘早就说过,儿大不由娘,只要傅公子对你有心,他总有法子联系你。”
孟听晚闻言,小脸一红,忸怩地捏着被角。
“小娘,你又打趣听晚。”
周姨娘握在孟听晚的手,怜爱地盯着孟听晚。
“当年傅家二爷,家里的妻子再好,可他半点不放在心上,一颗真心都给了李氏,临终前还不忘给母子两人铺路。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当初小娘之所以叫你去接触傅随安,便是看中他深情这一特性,你要牢牢抓住傅随安的心,将来会比李氏更加风光。”
孟听晚双眼亮晶晶。
“我都听小娘的。”
小娘虽然只生了她一人,可照样把父亲的正妻比下去,府中的女子再无人比小娘风光。
周姨娘满意地看着孟听晚,不愧是她悉心教导的女儿。
“听晚,傅家大房的情况,世人都心知肚明,那位病弱世子不知能活几何,安国侯乃是武将,命数必然长不了,傅随安是傅家二房唯一的嫡子,若是大房倒了,傅家以后的当家人,只能是傅随安。”
“小娘,可是安国侯夫人是郡主,她膝下也有儿子。”
“傻孩子,圣人看的是能力,她是皇亲国戚又如何,待她百年后,傅家还不是随安说了算?”
孟听晚仔细一听,好像有点道理。
“再说,就算大房不倒,依着傅随安的能力和才华,你还担心他越不过大房?”
孟听晚整个人都有些晕乎乎的,小娘吃过的米比她吃过的盐还要多,小娘的分析不会有错。
“听晚,相比于名分,男人的怜惜和爱更为重要,不管你心里多么不高兴,你都要让他高兴,让他时时记得你的温柔体贴。”
“小娘,听晚记住了,绝对不会让小娘失望。”
周姨娘十分欣慰,手温柔地覆在孟听晚的腹部。
“听晚,颜面不是旁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闲言碎语远没有将来的前途重要。”
孟听晚认真点头。
“小娘放心,女儿有分寸。”
孟听晚勾唇,唯有见到人,她的万般本事才能放出来。
谢南笙,一张契约,根本算不得什么。
“啊啾!”
“姑娘,可是昨晚睡不好,着凉了?”
竹喧担忧地看着谢南笙,赶忙端来一杯温茶。
“没事,只是鼻子有些痒,更衣。”
谢南笙坐在铜镜前,镜中少女眼底似有什么东西在翻滚。
今日,孟听晚和傅随安的名字将会轰动盛京,她重生回来半个月,每一刻每一瞬都在等待,昨晚自然睡不好。
“竹喧,赵夫人和张夫人可都安排好了?”
“姑娘放心。”
谢南笙缓缓勾唇,镜中的少女难得上了点妆,朱唇一点,娇艳不已。
“李氏进府了吗?”
“还未,不过也快了。”
“好,我们走吧。”
谢南笙早早让人定了雅间,正在傅随安和孟听晚的雅间对面。
她带着婢女到的时候,三楼的雅间只有她旁边的雅间关了门,其他的客人还没到。
“姑娘,我们来得有些早。”
谢南笙瞥了一眼旁边,压低声音开口。
“有人比我们还早。”
说完,主仆三人不再说话,竹喧和松闹透过门缝看着对面,谢南笙安安静静地坐着喝茶。
一盏茶的时间,雅间外断断续续传来脚步声,其余雅间的客人三三两两结伴而来。
“姑娘,人来了。”
谢南笙放下茶杯,嘴角弯出一个明显的弧度,起身走到门前。
一个熟悉的身影躬着身子,进了对面的雅间。
不是傅随安又是谁?
难怪偷情多次都无人识出,傅随安身着苍青色衣裳,佝偻着身子,手上几枚赤金镶嵌宝石的戒指,分明是商人的打扮。
不多时一个打扮清丽,戴着帷帽的女子,伸手叩门。
屋中的男子只开了一条门缝,一把将人捞了进去,速度之快,可见其熟稔。
谢南笙忍着心头的恶心,他们明明郎情妾意,却要将她扯入浑水,‘戳瞎’她的双眸,‘断’了她的退路。
用她和谢家人的血祭奠他们的感情,残忍至极!
谢南笙手指紧紧抠着门,竹喧小心翼翼掰开。
“姑娘,莫要为那种男人伤了自己,他不值得。”
思绪回笼,谢南笙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她并没有解释。
“姑娘,张夫人和赵夫人也到了。”
谢南笙再次探头往外看,只余下一间雅间还开着门。
今日看戏的人,还挺多。
万事俱备,东风就要来了。
谢南笙正要转身坐回位置,瞥到一抹熟悉的身影,脸色瞬间阴沉。
谢鹤鸣跟一个同僚,鬼鬼祟祟进了那间开着门的雅间。
二人关门的时候,还四下看了一眼。
谢南笙手扶着门框,眼底露出一抹惊慌。
谢鹤鸣,怎么也在?
谢鹤鸣要是在场,傅随安和孟听晚的奸情暴露,谢鹤鸣背后的人会第一时间知晓其中内情,他们会找人压下今日的事。
她半个月的努力就白费了。
不行,谢鹤鸣不能在戏茗轩。
“姑娘,该怎么办?”
谢南笙手撑在门上,身子微微有些发颤,脑子快速转起来。
眼波微转。
有了!
谢南笙的目光落在竹喧的身上,声音带着两分急切。
“竹喧,你去办件事,务必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