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缓步走到台前,目光扫过台下将士,朗声道:
“诸位,今日我等将离开汉中,迂回敌后奇袭天水。此战风险极大,但我等要是拿下天水,那就是相当于插了一把剑在曹魏头上!”
“只要我们成功攻克天水,就能彻底断绝曹魏南下粮道,动摇其军心士气。汉中之围,自然可解!”
他拔出佩剑,高高举起:
“为了蜀汉江山,为了家中父老,为了诸葛丞相未竟之志——全军将士,可有信心随我一战,夺下天水?!”
“有!”
三万无当飞军齐声怒吼,如山呼海啸,响彻云霄。
士兵们挥舞刀枪,目光炽热,誓与主帅同生共死。
昨日杨仪决定亲征的消息已在军中传开,将士们无不感怀于心。
如今见他披坚执锐站在队列最前方,无当飞军士气之高,简直难以言喻。
杨仪大剑一挥:
“好!全军听令——出发!”
一声令下,三万将士列队而动。
为了轻装急行,他们未带任何辎重,一切重物皆留在汉中。
唯有五门最新铸造的霹雳大炮,由五百健马牵引,随军同行。
这五门重器乃奇袭天水的杀手锏,杨仪特意将其编入无当飞军阵中,将由炮兵营护送翻山。
汉中驻军目送无当飞军远去,许多人直到队伍消失在朦胧晨雾中,仍怔怔伫立。
半晌后,守军中才爆发出一阵喧哗。
“杨大人真要亲自率军奇袭天水……”一些将领脸色苍白,显然仍未从震惊中回神。
“这可如何是好!”
“万一杨大人出了事,蜀汉就完了啊!”
当夜,从汉中大营,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还是从汉中飞马直奔蜀都而去。
杨仪率无当飞军倾巢出击、孤军深入的消息,送到了蜀都。
成都,皇宫御书房内,蜀帝刘禅接过汉中急报,只看了数行,便脸色大变,霍地站起:
“杨卿竟……竟亲自率军离开汉中,绕道北上了?!”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心中又惊又怒。
殿中群臣闻讯同样哗然失色。
很多人忍不住交头接耳,表情愕然。
过了片刻,议郎秦梯首先出班,颤声进谏:
“陛下,杨大人不顾安危,擅离汉中,实在荒唐!微臣以为,应速命各军回防成都,以策万全啊!”
一言激起千层浪,又一名官员跳出附和:
“是啊陛下!汉中乃蜀汉北藩,如今杨仪弃守汉中远袭天水,实乃孤注一掷。我军万一战败,汉中门户洞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割让汉中向魏国求和,保全社稷!”
“正该如此!”又有几名官员异口同声道,“还请陛下三思!为国计,宜立刻召还汉中诸军,以免血本无归啊!”
更有人阴阳怪气地补充:
“当今之计,朝中须另择良辅主持大局,方稳朝纲。杨仪一意孤行,已非稳重之臣。”
一时间,大殿内乌烟瘴气,满耳都是畏敌求和、另选辅臣的言论。
这些摇摆官员平日阳奉阴违,此刻听闻杨仪孤军冒险,无不认定他九死一生,忙不迭为自己另谋后路。
刘禅眼见臣子们如此怯懦,不禁心头火起。
但他一时也被杨仪的大胆举动吓住了,心中拿不定主意,脸色青白交加。
就在此时,只听一人厉声喝道:“住口!”
殿中声音顿止。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礼部尚书秦宓站了出来。
秦宓昂然扫视群臣,慷慨陈词:
“列位大人方才言语,简直荒谬至极!你等身为蜀汉臣子,不思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反在此鼓吹割地求和?如此挫己方锐气、长敌人志气,成何体统!”
那先前进言割地的秦梯涨红了脸,辩道:“
秦尚书怎能如此说话?我等所思所虑,不正是为社稷存亡吗?”
秦宓冷笑一声:
“你等口口声声为社稷,实则为一己安危!再者,杨大人乃当今天子倚重的股肱之臣,他殚精竭虑扶持朝政、训练新军,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今亲冒奇险,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替陛下分忧、替蜀汉争一线生机么?他一片忠心,岂容尔等在背后妄议!”
此言掷地有声,殿内一片寂然。
刘禅面露惭色,用力点了点头:
“秦爱卿所言极是!”
只见秦宓进一步奏道:“陛下,依臣之见,杨大人此次出奇制胜,必有深意。我等应当给予信任,不宜轻易动摇军心。至于求和割地之说,更万万不可!”
刘禅这才清醒过来,厉声呵斥道:“求和割地之议,以后不准再提!违者即是动摇国本,按大不敬论处!”
先前嚷嚷得最欢的几名官员吓得瑟瑟发抖,急忙叩首请罪,不敢再出声。
刘禅挥了挥手,疲惫地倚回龙椅,喃喃道:
“朕自登基以来,仰赖相父和众卿家辅佐,方守江山至今。如今丞相撒手,朕唯有倚仗杨爱卿主持国政。尽管朕……也担心他一去不返,但此刻除了信任,已无他法。”
说罢,他幽幽叹息一声:
“传朕旨意,全力支援前线杨大人军需,一切如常调度。另,立即修书一封予杨卿,慰劳其全军,将朕与满朝企盼胜利之殷切期待一并告知于他。”
“喳!”近侍太监领命而去。
刘禅揉了揉酸胀的眉心,又目光森然扫过殿内群臣:
“朕知道朝中有人对杨爱卿出征不满。但朕希望,各位能齐心协力辅助前线,不得散播流言!”
“若再让朕听见有人危言耸听、扰乱军心,无论何人,一律严惩不贷!”
百官俯首称是,再不敢有半句异议。
殿中那股轻视杨仪、鼓吹撤兵的风向顿时销声匿迹。
当天傍晚,刘禅御书房单独召见了礼部尚书秦宓等几位对杨仪忠心拥护的大臣,面授机宜如何维稳朝局,并下旨约束朝中官员,严禁再妄议战事。
由此,蜀汉朝野暂时安定下来,开始静候前线消息。
城外竹林深处,一身道袍的诸葛亮正焦躁地踱步。
身旁亲信连忙趋上前:
“丞相,宫中刚传出的消息——”
“我已知晓。”
诸葛亮抬手阻止属下开口,声音沙哑道,“杨仪竟然率三万无当飞军,连夜绕山奔袭天水……”
昨夜得报曹魏援军辛毗已近天水,他已忧心如焚、彻夜难眠。
未料今天更惊闻杨仪来这一着险棋。
“他…他怎敢如此孤注一掷?”
诸葛亮失声低语,握紧的手微微颤抖。
“不按常理出牌,竟大胆至斯!”
一时间,惊愕、疑虑、钦佩、担忧,各种情绪交织,让一向沉稳如铁的诸葛孔明也不禁乱了方寸。
此刻,千里之外的崇山峻岭间,杨仪正率领无当飞军急行军。
崇山如墨,人马如线,向着天水的方向无声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