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嘴巴张了又闭,闭了又张。
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因为棠溪不是在大放厥词。
恰恰相反,她太懂了!
懂到直接戳破了研究人员想要研究一款集手枪、冲锋枪优点为一身的全新冲锋手枪的美梦,一盆凉水让所有人都清醒了过来!
“难道说……我们设计的这款枪,一点用都没有吗?”
研究员在说话时,嘴唇在哆嗦,眼睛红红的。
他不敢接受这个结果,以至于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可怜。
不怪他是这个反应。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
一款手枪从构思到设计再到量产,整个过程不仅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心血。
最重要的是,还要花费许多的金钱!
现在国家百废待兴,公认呕心沥血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外汇,如果就被他们浪费在了这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上面……
谁能想得通?
棠溪见了,原本有更多的话等着说。
这下也咽了回去,只是沉默。
旁边的庄涛看着看着,笑容逐渐消失。
他原本是抱着让棠溪跟其他人交流的想法而来。
就像是鲶鱼效应,希望棠溪的存在,可以激起其他人的一点好胜心。
可他哪里知道,棠溪根本不是鲶鱼,而是直接掀桌子的大魔王啊!
他肃着脸,将那把枪拿起来仔仔细细检查过。
整个过程持续了至少二十分钟。
终于,他丢下一句:
“开会!”
顿了顿,特意放缓声音,对棠溪说,
“小棠你也来。”
这一幕刚好落在闻讯赶来的吕浩眼里。
他不知道一秒前的庄涛有多么震怒严肃。
他只看到庄涛绷着脸,脸上有残留的怒火,仿佛全是朝着棠溪去的。
……哈!他就知道!棠溪果然翻车了!
吕浩几乎要控制不住笑意,只能拼了命地压制住上扬的嘴角。
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假惺惺地问起同事:
“发生什么事了?气氛好像很紧张啊!”
被问到的同事,心思全在刚刚离开的那群人身上,根本没注意到吕浩的恶意。
于是便叹着气说:
“他们本来是想要炫耀一下最近的新成果,哪知道被全盘否定了……”
吕浩忍着窃喜,惊讶道:
“该不会是那个棠溪同志说的吧?她这么不懂事吗?”
同事还沉浸在兔死狐悲的伤感里,不断检查着自己的工作:
“哎,之前我看老秦他们做的东西还挺羡慕的,后悔没有加进去,哪知道现在情况变化得这么快,要是我们的东西也被否定了……嗯?你说什么?不懂事?”
吕浩越来越兴奋,根本没注意到同事古怪的眼神:
“对啊!她今天才是第一天来吧?居然就对着秦哥他们东西大放厥词,还闹得所有人都不愉快!啧啧,果然还是家境太好,所以不懂人情世故!”
附近听了吕浩这些感慨的研究员们,神情都有些微妙。
有人忍不住八卦问了句:
“你知道小棠同志的家世吗?”
吕浩总算等到机会,便迫不及待地说:
“我也只是偶尔见到她丈夫来接她,开的军车,是位级别很高的领导,他们俩看着年龄差距还蛮大的……”
听到这句,大家脑子里自动就浮现出一个严谨肃穆的中年男人形象。
身边再配上那位貌美如花、柔弱纤细的棠溪同志……
唔,不好说。
吕浩原本以为会有人跟他顺势讨论起来。
这样也方便他说点似是而非的话来添把火,让大家在背后议论得更热烈。
类似的小手段,他搞过许多次。
但是他没有想到——
无一人接话。
其他人就算惊讶一下棠溪丈夫的年龄身份什么的,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深究。
因为棠溪本人带给他们的震撼,远远超过一切。
特别是刚才亲眼见识了棠溪是怎样碾压全场,寥寥几句话便压得那些比她还要大十几二十岁的研究员喘不过气,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职业素养来……
他们潜意识对棠溪是畏惧的。
既然畏惧,自然慎言。
这是绝对实力带来的压迫感。
唯独吕浩不知道缘由,上蹿下跳半天都没能得到预期的效果,郁闷得要死。
会议室。
整个小组的研究员都像犯了错似的,低着头,坐姿拘谨。
坐在上方的庄涛见状,有些恼火:
“我让你们来,是想让你们检讨这次的错误!不是光傻坐着的!”
作为组长的秦研究员,不得不顶着压力开口:
“所长,这次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想得不够周到。不管扣工资还是什么,您怎么处罚都好。”
庄涛沉着脸:
“所以你们是认可小棠同志的意见吗?”
秦研究员嘴唇抿成一条线:
“……嗯。”
“很好。”
庄涛果断看向坐在末尾的棠溪,
“小棠同志,你刚才还有一些话,想说却没说出来吧?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你把所有的意见全部说出来!不要害怕得罪人!我只怕所里的人因为这次事情不够警醒!”
棠溪犹豫了下,还是缓缓点头:
“其实我思考过了,这次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研究人员缺乏和国外同行业的技术交流。像是大容量弹匣这点,应该是他们隐约意识到国外的枪械设计正在往这条路走,便也选择了跟随。但其实零部件的加工、新材料的运用之类的技术,都是靠着自己摸索的,对吗?”
秦研究员心情复杂地看了眼棠溪。
既对她戳穿他们的美梦、毁了大家长时间的努力,忍不住生出小小怨气。
又对她的辛辣眼力和精准判断感到钦佩,由衷地认可她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抱着这样难以言说的心思,秦研究员颔首,姿态放得很低:
“没错。我们一开始的思路就是想借鉴驳壳枪的结构设计,在枪身的材料上,第一次选择了工程塑料,准星上增加了荧光点,还有辅佐夜间瞄准……里面还有一处设计,就是既可以把枪套当成枪托,也能直接使用驳壳枪的枪套,或者专门设计一把匕首,安装在握把上。”
秦研究员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