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城内,朱元璋亲自接待了一批人。
不知道谈了什么。
当天夜里,应天城凤鸣鹤唳,有人趁着夜色,纵火。想烧入大帅府。
空虚的防备,让人起了心思。
朱元璋何等聪明,当天夜里就住在军营里。次日,顺藤摸瓜,大军齐出。仅有的亲兵,将昨天闹事的一网打尽。
用鲜血,洗礼了整个应天城。
“没有时间陪他们玩了,露出点破绽,有心人总会注意的。”朱元璋亲自监斩。杀的人头滚滚。
抄家灭族者,多达数十家。
其中不乏在元庭做官的,一把火将这些苗头,全部清扫干净。这就是朱元璋的手段,无比酷烈,雷厉风行。
望着血色天空,朱元璋喃喃道:“不杀不足以震慑一方,不杀不足以稳定局势。这应天内,不能再乱了。”
仅仅几天时间,朱元璋就将应天的暗流全部以血腥的手段压下去了,这里只有一个声音,就是他。
那阴鸷眼神的黑袍身影,也在这场洗礼下,破灭。
望着曾经繁盛的府邸,遍布的血腥味儿。
紫袍老者喃喃道:“还是经历的太少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活下去才是真的。”
仅仅几天时间,整个应天焕然一新。
人心复杂,刀剑只能一时。
“夫人,我们经过这里,就到应天府了。”
一支车队,拉着马秀英等人,朝着城门走去。这支军队,四处扫视。
一个年轻的女子,打开车窗,朝着外边望去。
“不要打扰了其他人生活,我们悄悄的进去就可以了。”
偶尔还能听到小孩,在马车里的哭闹声。
马秀英带着小朱标,来应天了。
李善长亲自将马秀英,迎接到应天城里,不过此时朱元璋已经不在应天了,这里已经不需要他了。
马昕这边,依旧如火如荼的大搞建设。
不仅仅将俘虏都要了过来,而且附近几十个镇子,近百个村子人手统统发动了。这里的建设不是一点两点。
以一个大战略规划的。
驻军区,人影错落,只有部分驻军在这里,大部分被派出去了。这里完全形成了军管。
一口口新打造出来的铁锅,
这里统一分食。只提供基础的食物。
数十万人的大工程,让马昕整天落不了家。
“如何了,一定要保证食物的供应,让所有人吃饱,不能有一个饿死的。”食物供应方面,马昕亲自盯着。
只要有吃的,就乱不了。
一队队红巾军四处巡逻,走到各个地方。
“大人,我们现在一日两餐,敞开了供应。这段时间,除了工伤的没有死人。”
负责食物的负责人,小心谨慎侍立左右。
马昕那些账单,对着其中的信息。
心中喃喃道:“无论哪里,都有上下其手,以次充好的人啊,看来,还得让人正常巡逻。培养一批人才,将他们换了。”
账单其中问题不大,可是食物品质上就有些问题了。
好在并不是很大的问题,马昕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警告他们,不要闹出人命,否则斩。
要杜绝这种事情,还是律法,教育,监督三方面一同入手。如今无人可用,索性就先这样吧。
随后,马昕走到房子,躺在椅子上,思考着接下来的安排。
押送箭矢的战船,沿江而下。
数日就来到了铜陵地带。进入了水寨里。
这里对峙已经很久了,大的战斗很少,小的摩擦却接连不断。弓箭的消耗分外的高。
“哈哈,你们这一批的装备来的真是时候,某还想大打一场,套套明玉珍的虚实呢。”
廖永忠亲自将送来的各种装备接收,请来人到水寨休息。
如今这里采用的是主次两营。
陆地主营,水边大营。如同螃蟹的两只钳子,横贯长江。将明玉珍压在对面,寸步难行。
水寨内,朱元璋星夜奔驰,从应天赶来。这里是对抗徐寿辉的第一线。如今应天镇压下去了,也是时候看看那边的手腕了。
水寨主寨,朱元璋望着雾水朦胧的长江。对着旁边的俞通海说道:“这明玉珍,真不愧是徐寿辉的二把手,排兵布阵实在谨慎,不知道哪里学来的,和刺猬差不多了。”
俞通海眉头紧锁,开口道:“上位,这明玉珍,恐怕以我们为磨刀石,磨练他的水兵啊,真是劲敌啊,”
朱元璋也比较认可,赞叹:“当真是劲敌啊,乱世创出名号的,都有几把刷子啊。如此水泄不通的防御,我们一时也没有破解的法子啊。”
元庭,以武立国,能从这种情况,杀出来的义军,绝不寻常。加上元末,比任何时代都容易获得骏马。
每支部队,每股义军都是弓马双绝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能从乱世杀出来的,没有一个是好打的。
朱元璋遇到的敌人,遇到的情况,他们都遇到过。
阴谋,阳谋。交锋不断,两支部队,都没有落的好。
遥远的水兵大营。
一杆杆大旗迎风招展,篆刻“大宋”。
这正是登基为帝的徐寿辉天完政权,最为庞大的一支部队。
本来命令明玉珍进攻巴蜀,不知道怎么的,明玉珍的舰队顺江而下,和朱元璋在此对峙了。
天完水寨,可谓是将星云集。
明玉珍坐在主位,天完悍将的丁普郎,傅友德,陈普文赫然在列。一个个士兵,握着长刀,散发一股铁血硬汉气息。
百战精兵,数不胜数。
“枢密使,让我和他们碰一碰吧,试试朱元璋的成色?”陈普文从人群走了出来,向明玉珍请兵。
明玉珍眼中带着些许疲倦,一连串的战争让他有些疲于奔命。这次大军顺江而下,主要是练兵的。
他压下陈普文,开口道:“我们现阶段,主要目标还是北边而来的脱脱木,和朱元璋这边,主要是试探试探,练练兵。”
明玉珍躺在凳子上,如今大局还是除元庭为主。
谈判是需要代价的,不展示一些力量,一些手段,恐怕朱元璋不会就范。
望着远方的长江,明玉珍目光投向丁普郎。
“老丁啊,第一战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