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清晨。
东方的天际渐渐泛起鱼肚白,阳光把海面染成了一片璀璨的金色。
微风拂过,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身。
在东海某片辽阔的海域上,一艘名为“海洋号”的远洋货轮正缓缓破浪前行。
船上装满了刘国梁从漂亮国精心采购的武器装备。
船长站在驾驶台上,双手稳稳地握着舵轮,紧盯着前方的海域。
他低头看了看腕表,时间已经接近清晨六点。
船长迅速拿起电台话筒,调整频率后,沉声道:“这里是货轮‘海洋号’,我们已经抵达东海,预计下午4点左右到达刘家码头。请确认接收安排。”
“收到,辛苦了。请务必保持航线,注意安全。”
与此同时,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小青山营地里,刘小五正坐在通讯室内,手中握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纸上的文字,随即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他快步走出通讯室,穿过营地,径直朝着指挥部走去。
推开指挥部房门,:“少爷,海上货轮来电,船已抵达东海,预计下午4点左右到达码头。”
刘国梁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一支钢笔,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听到刘小五的汇报,他抬起头,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太好了,武器装备终于到了。”
“小五,赶紧安排卡车,下午去接货。”
“是,少爷!”
刘小五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转身离开指挥部,朝着营地外的停车场走去。
刘国梁则重新坐回书桌后,心情愉快地拿起笔,继续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正在安排各小队长的人选,这些装备一旦到位,护卫队将迎来一次全面的换装,顺便出去练练手。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就知道了。
........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
刘国梁与刘小五带领着四五十名精锐队员,分乘十辆卡车,从小青山营地出发。
车队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疾驰,车轮碾过碎石和泥土,扬起一路尘土。
刘国梁坐在头车的后排座位上,双手交叉放在膝上,目光透过车窗望向远方。
刘小五坐在副驾驶座上,手中握着一张地图,时不时抬头看向前方的路况。
他侧过头,对刘国梁说道:“少爷,货轮估计现在已经到达码头外了。
按我们现在的车速,应该能在货轮停靠前赶到,顺利进入码头。”
刘国梁点了点头,:“小五,货轮抵达后,立马带人卸货。
以最快速度搬到车上,其余的全部存入库房,以免生事端。”
他顿了顿,继续说:“货轮上的武器弹药一旦被人发现,必定会引来他人觊觎。
尤其是小鬼子,虽然沪市的人还没有胆子敢动刘家的货,但谨慎起见,还是不能大意。”
刘小五郑重地点头:“明白,少爷。”
半个时辰后,车队顺利抵达刘家码头。
码头外围已经被刘家严密封锁,确保没有任何闲杂人员能够靠近。
刘家码头并不大,最多只能停靠3000吨级的货轮,但这里是刘家的私人码头,完全由刘家掌控。
在这个时代,海关形同虚设,各国商品能够轻松进入华夏,甚至连走私都不需要,光明正大地直接停靠码头。
刘国梁下了车,站在码头边,环视四周。码头上除了刘家的人,一片安静。
他走到码头边缘,目光投向海面。
远处,一艘巨大的货轮正缓缓驶来,船身在海浪中微微起伏,船头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刘国梁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终于到了。”
“小五,安排人手,准备卸货。”
“是,少爷!”
刘小五立刻应声,随即转身挥手,指挥着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
“呜,呜……”
海面上响起巨大的汽笛声,货轮缓缓进入港口,靠近码头。
码头上,刘国梁和刘小五早已等候多时,身后还站着一队全副武装的护卫队成员。
货轮停稳后,刘小五迅速带领一队人马登上货轮,开始搬运武器弹药。
码头上,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一个个沉重的箱子被快速装上卡车。
“快点,动作麻利点!”
刘小五站在卡车旁,大声喊道,催促着队员们加快速度。
队员们个个汗流浃背,但没有人抱怨。
很快,10辆卡车便被装得满满当当,车厢里堆满了武器弹药的箱子。
其余的武器弹药则被搬进了仓库中,准备晚上再来运输。
刘国梁站在码头边,目光紧紧盯着搬运过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转头对刘小五说道:“这批货可不能在仓库过夜,谁知道会不会出问题。
只有把武器放到小青山营地,我才能放心。”
刘小五点了点头,:“明白,少爷。我们一定尽快把货安全运到营地。”
夜幕降临,港口的灯光逐渐亮起,码头上一片繁忙。
待所有武器全部搬完后,货轮缓缓离开港口,消失在夜色中。
刘国梁则带领着10辆卡车快速返回小青山营地。
车队缓缓驶入营地,营地内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协助卸货。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10多辆卡车才将码头上存放的弹药,全部拉到小青山营地。
营地内,灯火通明。
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迅速将武器弹药搬进仓库。
“少爷,所有武器弹药都已经安全运到营地。”
刘小五走到刘国梁身边,低声汇报。
“好,辛苦了!”
..........
次日清晨,
小青山营地的操场上,护卫队排列整齐,士兵们笔直地站立着,等待着换装。
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弟兄们,我从漂亮国采购的武器装备到了!”
刘国梁站在队伍前面,大声道,“接下来开始进行换装,一小队上来领取装备。”
话音刚落,一小队的队员们迅速走上前。
刘小五带领着10来人,推着装满武器装备的推车来到操场中央。
一小队的队员们迅速上前,每人领取了一套深灰色的军装,一件防弹衣,一顶钢盔,护目镜,武装带,一把m1加兰德步枪或冲锋枪,一把勃朗宁手枪,以及一柄军刀。
队员们动作麻利地换上新装备,脸上洋溢着兴奋。
“这装备,太帅了!”
一名队员兴奋地说道,他拿起m1加兰德步枪,爱不释手地端详着。
“是啊,这比国军的装备好多了!”
另一名队员附和道,他戴上钢盔,调整了一下护目镜,显得神气十足。
队员们换上新装备后,整齐地站在队伍中。
深灰色的军装搭配着钢盔,让他们看起来不再像是一支普通的护卫队,更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们的武器装备比国军的还要好,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操场上,队员们兴奋地摩挲着手中的m1加兰德步枪。
相比传统的汉阳造,m1加兰德步枪的出现无疑让队员们眼前一亮。
半自动步枪的连发功能,意味着在战场上能够拥有更强的火力,从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这枪太厉害了,半自动的,打起来肯定爽!”一名队员兴奋地说道,他轻轻拉动枪栓,感受着枪械的质感。
“是啊,这火力,绝对能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m1加兰德步枪
别名大八粒,八粒快
口径:7.62毫米
全枪长:1107毫米
枪管长:610毫米
初速:865米\/秒
有效射程:730米
空枪重:4.37公斤
供弹方式:8发弹夹)
除了配备半自动步枪外,刘国梁还为护卫队配备了汤姆森冲锋枪,加强近战火力。
特种作战主要是短兵交接,因此就要拥有更强的火力,没有什么枪械的射速能够比得上冲锋枪。
汤普森冲锋枪,又称汤姆逊冲锋枪,是美陆军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之一,具有高达每分钟600发的射速和40发的弹容量。
这款枪被广泛使用,并因其射速高、精度高、威力大等特点而备受赞誉。
而在火炮方面,刘国梁选择了德制80毫米Granatwerfer34型迫击炮
最大射程:2400米
最大射速:25发\/分钟
身管长:1143毫米
全重:57公斤
弹药重量:3,5公斤
在单兵携带时,这种迫击炮可以分解为炮筒、底座和支架三个部分。
这种迫击炮的射速和射程都颇为优秀,堪称近程火力支援王者,优秀的炮手在火力全开的情况下,足以将敌人死死压制。
除此之外,刘国梁更是秘密搞来了1门克虏伯SFh150毫米加农榴弹炮,发射43.5千克高爆榴弹,有效射程米,再配合上帝视角,简直是无敌的存在,指哪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