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晨曦微露,天边泛起鱼肚白。
小青山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特战队员们身穿训练服,在训练场上进行早训,刘国梁也跟随着队伍完成了一整套高强度的早训。
早训结束后,刘国梁返回指挥部,一进指挥部,便闻到阵阵饭香。
营地内的早餐向来十分丰富,粥,咸菜,馒头,鸡蛋,包子,种类繁多,荤素搭配。
刘国梁找了个位置坐下,端起一碗粥,拿起一个包子,吃得正香的时候,刘小五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封信。
“大队长,有人给你写信了!早上我去刘家大宅的时候,顺路带了回来。”
刘国梁闻言,动作一滞,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他放下手中的包子,用手擦了擦嘴,伸手接过信封。
到底是谁在给他写信呢?
他缓缓撕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
看着看着,他的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紧接着,一抹红晕悄然爬上了耳根。
原来,这封信是肖媛媛写给他的。
信中的言辞真挚而热烈,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浓浓的情意。
刘国梁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信纸,心中泛起一阵涟漪。
他又不傻,自然能够察觉到信中表达出来的情意。没想到,只有几面之缘的肖媛媛竟喜欢上了他。
思索片刻后,他还是决定回一封信。毕竟人家女孩子都如此主动地写信了,自己要是不回,实在是不太礼貌。
况且,对于肖媛媛这个漂亮又开朗的女孩,他的心里还是颇有好感的。
他拿起笔,略作思忖,便在信纸上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写好之后,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信纸折好,放进信封,递给刘小五:“小五,麻烦你帮我把这封信寄出去。”
刘小五接过信,“放心吧,大队长,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
接近中午时分。
小青山营地外,一辆轿车快速驶来。
车稳稳停在营地外,两名身着中山装的男子从车上走下。他们望着眼前规模宏大的营地,脸上满是惊叹之色。
“没想到刘家竟在这大山之中建立了一座这么大的营地。”其中一人忍不住啧啧称叹。
这两人,一人是金陵城派来的特使宋泽明,身形清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另一人是韩怀仁,身姿挺拔,自从上一次行动成功后,他成功升任为沪市军统站站长,得到戴春风的大力提拔,整个人意气风发。
两人走向门口站岗的士兵,礼貌地说明来意。
士兵迅速拿起电话汇报,得到确认后,便恭敬地将他们带进了营地。
一路上,韩怀仁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不时与宋泽明低声交谈几句。
不多时,两人来到指挥部门口。
刘国梁正在屋内忙碌,听到通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快步走出门来。
看到来人是韩怀仁,他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立马走上前热情欢迎:“韩兄,我们又见面了!”
韩怀仁也满脸笑意,上前握住刘国梁的手,打趣道:“刘兄,你现在可是大英雄,真了不起呀,当时我还以为你在吹牛逼,没想到竟是真的。”
刘国梁谦虚地摆了摆手,“韩兄过奖了,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韩兄,你是怎么找到这儿的?”刘国梁好奇地问道。
“刘兄,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吗?军统想要找到营地,很简单的。”韩怀仁挑了挑眉,一脸得意。
“哦哦哦!差点忘了你是军统的人。”刘国梁恍然大悟,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不知你今天过来所谓何事?”刘国梁收敛笑容,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这时,一旁的宋泽明向前一步,微微欠身,礼貌地说道:“刘国梁先生,你好,我是国府特派大使,今天过来是有一桩好事要告知您。”
“国军总司令邀请您加入国军,总司令对于您非常看重,愿意授予您少将军衔,掌实权。”
刘国梁一听,微微一怔,随即笑了。
大名鼎鼎的校长竟主动邀请他加入国军,这要是换做别人,怕是要受宠若惊。
要是他没有后世的灵魂,可能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但现在,他心里门儿清,国军内部派系林立、腐败丛生,加入国军,不仅没前途,还得处处受制于人。
“宋特使,韩兄,承蒙总司令厚爱,只是此事太过突然,容我考虑考虑。”
不能直接拒绝,得先稳住对方,再从长计议。
“两位还没有吃中饭吧!我们去吃饭吧,尝尝我营地的伙食。”
宋泽明和韩怀仁相视一点头,随后跟着刘国梁来到食堂包厢。
包厢内,布置简洁,一张实木圆桌摆在中央,周围摆放着几把舒适的椅子。
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三人落座后,刘国梁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笑着说道:“来,先敬两位一杯,感谢两位大老远跑一趟。”说完,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饭菜吃得差不多了,刘国梁放下筷子,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他微微皱眉,语气诚恳地说道:“宋大使,韩兄,实不相瞒,我暂时不想加入国军,不想受到太多约束,我只想一心打鬼子,为国家和民族出份力。不过,总司令的心意我领了,我非常感激。”
宋泽明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顿时着急起来。
出发前,局长可是特地给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拉拢刘国梁。
可现在,事情似乎朝着不太妙的方向发展。
他看着刘国梁,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正想开口劝说,却又一时语塞。
他心里明白,眼前这位可是刘家二少爷,背景深厚,威胁这招对他根本没用。
酒足饭饱后,宋泽明借指挥部的电台给金陵发了封电报,详细汇报了这边的情况。
一个小时后,电报机“滴滴答答”地响了起来,金陵城那边回复了。
宋泽明迅速拿起电报,展开一看,脸上瞬间露出震惊的神色。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想到总司令为了拉拢刘国梁,竟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
他立刻起身,匆匆找到刘国梁,神色激动地说道:“刘先生,总司令说了,国府愿意给您极大的独立自主权,不会干涉您的任何行动,只要您接受国府的任命。”
刘国梁听后,也是一脸震惊。
他原本以为事情会陷入僵局,没想到校长竟然做出这么大的让步。
这恐怕不单单只是为了宣传,极有可能是要拉拢他背后的刘家。
刘国梁低头沉思片刻,心中权衡着利弊。
对方已经做出了如此大的让步,要是再不接受,那可就是在打校长的脸了,以后难免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况且,有了国府的任命,在抗日行动上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好,我接受校长的任命。”
宋泽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刘将军,恭喜您!”
随后,刘国梁亲手接过任命书。
任命书用精致的丝绸包裹,上面盖着鲜红的印章,散发着一股庄重的气息。
他双手捧着任命书,身穿少将服,心中感慨万千。
“来,刘将军,拍张照吧,这可是值得纪念的时刻。”韩怀仁笑着提议道。
刘国梁微微点头,站定身子,举起任命书,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咔嚓”一声,相机快门按下,这一刻被永远定格。
至此,华夏最年轻的将军诞生了,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