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北元的奇皇后,大元皇族男丁尽数战死,女眷也有九成以上在这片营地里自杀。”
“你身为一国皇后,怎么没有陪着北元殉国,这不应该啊,你倒是给本帅说说。”
奇皇后听到徐达的话,差点没被吓死,强忍着惊恐,声音颤抖地说道:
“大将军,大元已经不存在了,如今早就没有了奇皇后。”
“如今,想死还不容易,可活下去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我的丈夫和儿子已经全部战死沙场。”
“我不想我的女儿再步入他们的后尘,她还那么年轻,她的人生不该就这样结束。”
“我们下半生,只想好好活下去,求大将军开恩。”
唐胜宗听到奇皇后的话,却是一脸冷漠,冷冷地说道:
“活着,谁不想活着,我大明狼居胥山一战,损失了近四万弟兄,他们就想死吗?”
“除非,你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否则......” 那语气,就像一把冰冷的刀,悬在奇皇后的头顶。
奇皇后听到延安侯唐胜宗这么说,吓得花容失色,脸色苍白如纸。
最后她强自镇定,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一些:
“这位将军,如今大元已灭,虽然陛下给了丞相哈麻一道圣旨安抚子民。”
“但是,改朝换代,必将生乱。”
奇皇后的声音微微颤抖,在这略显空旷的营帐里,带着几分惶恐与无奈。
“有我这位前朝皇后现身,持着我丈夫留下的那份遗诏安抚子民。”
她抬起头,眼中满是祈求,那目光紧紧锁住徐达,好似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
“也可以给大明减少不少麻烦,恳请将军给我们母女一条生路。”
声音落下,营帐内陷入短暂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徐达身上。
徐达听到奇皇后这么说,目光深邃,幽幽地说道:
“奇皇后,你是聪明人。”
“你作为一个敌国战俘,未来想要好好活下去,需要投名状。”
“光这些,恐怕还不够!!!”
他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奇皇后的心尖上,让她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又黯淡了几分。
奇皇后听到徐达的话后,也是苦笑了一声,那笑容里满是苦涩。
她缓缓打开了随身携带的木盒子,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在开启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然后看向徐达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这里面是漠北各族的驻扎地,和大致人口、牛羊数量,当然,最重要的不是这些。”
“你们汉人丢失数百年的至宝,也在这个盒子里。”
“大将军,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换来,我和我女儿在大明平安的度过一生。”
徐达没有回复她,只是神色平静地示意唐胜宗把这个木盒呈了上来。
徐达看到一方大印,下面还有三本书,看到这些东西后,徐达的手微微颤抖;
直接把这方大印拿在了手里。
只见这方大印的一个角被黄金修补过,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记忆 。
然后,他拿着大印反转了过来,底部的八个大字出现在徐达的眼前,“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徐达看到这八个大字,感慨地说道,声音里满是沧桑与激动:
“不错,这是中原王朝丢失数百年的传国玉玺,如今,它终于再次出现了。”
说道这里,徐达看向奇皇后说道,语气里多了几分温和:
“你先回去吧,好好活着,本国公给你作保,就算你和你女儿以俘虏的身份到了大明。;
也可以平安的度过一生。”
奇皇后这才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然后,就被卫兵带出了营帐。
朱雄英看到这一幕,轻轻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
“这就是她的底牌吗,元顺帝对她还真不错。”
然后,朱雄英又看向徐达手里的传国玉玺说道:
“虽然,皇爷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乃是得国最正的君王,但是没有这传国玉玺;
总感觉少点啥。”
“如今这传国玉玺再现,也算是了结皇爷爷的心愿了。”
就这样,三天的时间转眼过去,蓝玉再次回到了大营。
他大步流星地走向徐达,抱拳道,声音洪亮有力:
“启禀大帅,祭天祭台和六畜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举行祭天仪式。”
徐达听到蓝玉的话,看了他一眼说道,神色认真:
“祭天仪式是由皇长孙朱雄英发起,还是代陛下主持的,此次祭天仪式由皇长孙安排。”
蓝玉听到徐达这么说,顿时明白了,连忙转身向朱雄英抱拳说道,态度恭敬:
“启禀皇长孙,祭坛和所需六畜已经安排妥当,不知何时举行祭天仪式?”
朱雄英看到这一幕,神色郑重,仿若肩负着天下的重任:
“明天黎明时分,三军阵前,举行祭天仪式,去办吧!”
随着蓝玉的离开,徐达颇为担心的看着朱雄英说道:
“小家伙,你能不能行,这一次你可是代表你皇爷爷祭天,可不要把事情搞砸了。”
朱雄英却是神秘地一笑说道:
“搞砸,那没可能的。”
“徐爷爷,您就瞧好吧!!!”
第二天,十多万大军列阵,整齐肃穆,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盛大而神圣的洗礼。
三军阵前有一处高台,朱雄英端坐在正中的王座之上。
他看向不远处的蓝玉说道,声音清脆却又充满力量:
“永昌侯蓝玉,宣读祭天檄文吧!”
蓝玉听到朱雄英的话,缓缓打开手里的檄文,高声道: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三,大明皇孙朱雄英代大明洪武皇帝,谨以清酌庶馐之奠。】
【昭告于皇天后土、山川神只,暨我大明阵亡将士之英灵,与夫天下苍生:
自蒙元入主中原,暴敛无度,涂炭生灵,致苍生蒙难,社稷倾颓。】
【虽蒙天恩,洪武皇帝应天顺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然北元残部,贼心不死;
屡屡犯我边疆,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元顺帝罔顾天下苍生,悍然兴兵犯边,战火重燃,烽烟蔽日。】
【十余年间,边民流离失所,田园荒芜,饿殍遍野。】
【我大明为保境安民,扞卫社稷,不得已举义旗,兴王师,反击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