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逵那几个眼神凶悍的手下往村口一站,手里若有若无地把玩着什么硬物,冰冷的目光扫视着噤若寒蝉的村民。
刚才还沸反盈天的西瓦村,此刻安静得能听到风吹过田埂的声音。
一村子的人,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那口薄皮棺材被抬进了村子,沿着泥泞的小路,最终在村后一块荒地上挖坑下葬。
整个过程,除了挖土的声音和丁小花母女压抑的啜泣,再无其他声响。
那气氛,与其说是悲伤,不如说是恐惧和屈辱。
下葬完毕,简单的坟茔刚刚堆起。
丁小花抹了把眼泪,突然站直了身体,转身面对着那些远远围观、神色复杂的村民。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冰冷和决绝。
“我男人魏顺,今天就葬在这里了。”她目光一一扫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往后,我和晓晓每年都会回来给他上坟。要是……”
她顿了顿,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
“要是让我发现,谁敢动我男人的坟头一锨土,或者让我们娘俩在这里受半点委屈……”她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
“你们今天也看到了,站在我旁边的是谁!到时候,新账旧账,咱们一起算!我丁小花说到做到!”
说完,她不再看那些村民一眼,拉着女儿的手,径直走向毛逵。
村民们面面相觑,不少人脸上露出不忿和怨毒,但更多的是忌惮。
张韬站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狠话谁都会说。
但这山高皇帝远的,丁小花一走,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这
些村民憋着一肚子气,能善罢甘休才怪。刨坟掘墓这种缺德事,他们未必干不出来。
但他打定了主意,这浑水,他不蹚。
魏家的事,到此为止了。他仁至义尽,接下来,是毛逵和丁小花他们自己的恩怨情仇了。
回到淮县县城,天色已晚。
张韬本以为丁小花母女会暂时住在旅馆,却没想到毛逵直接将她们安顿了下来。
“嫂子和晓晓以后就住我隔壁那套空房子。”毛逵指了指旁边一栋看起来还不错的楼房,语气随意,仿佛只是安排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离得近,我照应起来也方便。”
张韬注意到,丁小花站在毛逵身边,虽然还带着丧夫的哀戚,但眉宇间似乎少了几分无助,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她偶尔看向毛逵的眼神,带着一丝依赖,甚至还有……柔情?
而魏晓晓,那个之前怯生生的小女孩,此刻竟主动拉着毛逵粗糙的大手,仰着小脸,似乎并不排斥这个满身戾气的男人。
张韬心里那股异样的感觉又冒了出来。
这才几天?魏顺尸骨未寒啊……这丁小花,真不简单。毛逵这五大三粗的汉子,怕是被她拿捏住了?
他甩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
别人的家事,轮不到他操心。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生意。
“毛哥,”张韬清了清嗓子,将话题拉回正轨,“这次多谢你帮忙。我这次来淮县,除了送嫂子,主要还是想考察一下市场,看看有没有机会在这边也开个书店。”
吴刚在旁边适时补充:“我们这几天转了转,觉得县里那个百货大楼一楼的位置不错,人流量大。”
张韬点头:“对,就是那个地方。不过……”他皱起眉头,“我不是淮县本地户口,去问过了,那边的负责人说,商场铺面只租给本地人。”
张韬看向毛逵,语气诚恳:“这事儿,还得麻烦毛哥你出面。租金、押金都由我来出,咱们白纸黑字签合同,写清楚产权归我,只是用你的名义租。”
这年头,很多事情都讲究个本地关系,张韬对此心知肚明。
毛逵闻言,大手一挥,显得极为豪爽:“嗨!多大点事儿!张老板你开口,我还能不帮?放心,包在我身上!”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站在旁边的丁小花突然插话,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毛哥,张老板,这事……用我的身份行不行?”
张韬和毛逵都是一愣。
丁小花迎着两人的目光,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恳切和局促:“我……我现在也是淮县户口了。张老板,你看,要是用我的名字租,是不是也能……也能给我算点钱?我现在带着晓晓,手头紧……”
张韬心里猛地一跳。
厉害!这女人……反应真快!这就想到给自己捞好处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毛逵,想看看他的反应。
只见毛逵眉头都没皱一下,反而带着点宠溺和理所当然的语气:“行啊!嫂子开口了,那必须行!就用嫂子的名字!张老板,你看呢?”
张韬还能说什么?
他心中暗自惊叹,这丁小花笼络人心的手段,着实高明。这才几天功夫,就让毛逵对她几乎言听计从了。
不过,转念一想,用谁的名字租不是租?反正最后要签合同,把权利义务写清楚。
丁小花刚死了丈夫,带着孩子确实不容易,给她赚点小钱也算合情合理。
“行!”张韬干脆地点头,“就用嫂子的名义。具体费用,咱们回头细谈。签合同是必须的。”
丁小花脸上立刻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谢谢张老板!谢谢毛哥!”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几人也不耽搁,第二天一早就直奔县百货大楼。
负责租赁柜台的还是上次那个中年大妈。她一看见张韬和吴刚,眼皮子就是一耷拉,没好气地摆摆手。
“又来啦?跟你们说多少次了,外地人!租不了!听不懂话是吧?”那语气,带着浓浓的不耐烦和鄙夷。
张韬被她这态度噎得有点不舒服,但也懒得跟她计较,直接将丁小花推到前面。
“大姐,你看看清楚,这位是本地人,她要租。”
丁小花连忙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户口本和身份证明,小心翼翼地递过去:“同志,你好,我想租一楼那个靠门口的铺子。”
那大妈狐疑地接过身份证明,翻来覆去地看,对着上面的照片比了比丁小花,又拿起户口本仔细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