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许寒闭上眼睛,酝酿情感。
一瞬间,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好像是沉浸在一种不可言喻的意境里,无形中感染到在场的所有人。
良久,许寒睁开眼睛,眼睛里好像散发着亮光。
随之,音乐的前奏旋律响起。
笛声婉转,加入古筝的哀愁和凄美。
不知为何,大家都感觉鼻子一酸。
“这是一首悲伤的歌曲吧,已经开始感动了。”
“前奏已经成功让我悲伤了,你说这怎么可能不是一首悲伤的曲子呢。”
“我敢肯定,这一期,许寒要骗我们的眼泪。”
“…………”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台上回荡着许寒的歌声。
此刻,大家只觉得头皮发麻。
因为,歌声是独特的戏腔!
许寒竟然还会用戏腔唱歌。
而他的戏腔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又是把大家拉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那个世界呈现在大家眼前。
那是一个高高立起的舞台,舞台上有一个穿着青衣的花旦,独自唱着独角戏。
他唱得并不开心,戏里是幽怨,是愤怒,是哀伤。
可是,台下来来往往,把酒言欢的观众们,每一个看向他,
那些人是在庆祝?他们彼此之间是热闹的。
可是,对台上却是冷漠。
这画面让青衣旦显得更加悲凉。
是世态炎凉?还是他们瞧不起戏子?
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看客,而他只是给大家取乐的戏子?
所以,是悲?
听着许寒歌声的观众们,以为就是这样。
所以,他们同情戏子。
戏子在那个年代太无奈,不像现代能够得到尊重。
而台上,许寒气质里带着的那股淡淡地忧伤,让人怅惘。
他的戏腔千回百转,震撼大家的心灵。
香提莫没有听过这种曲调,她现在是夸张的表情。
嘴巴张得都能塞进一个鸡蛋。
这不是她为了吸引要求而做出的夸张表情。
而是她被许寒的戏腔给震撼到了。
这种腔调太美妙了。
而且,夹出这种腔调来,难度一定非常大。
她好像发展新大陆一般,对许寒的歌越来越感兴趣。
凡西亚更不用说,一副小迷妹的样子,崇拜许寒崇拜得不得了。
她也想跟许寒学这种腔调了。
汪酥龙:“绝了,许寒的戏腔绝了。
十年前,他们都是网络三巨头。
十年后,许寒成长得那么厉害,而自己,真不及许寒的一半啊!
太虾仁猪心了!”
汪酥龙又开始紧张了,心里想着,还是让我淘汰掉吧!
娜英握紧拳头,像是在给许寒打气一样。
开头那么惊艳,这首歌稳了!
许寒唱完戏腔部分后,歌声戛然而止。
这么好听的,大家哪里听得够。
“怎么没了?”
“好好听,怎么停了?许寒要吊我们胃口?”
“怎么有一种断章狗的感觉,看小说正看到精彩部分,结果狗作者断章了!”
“没想到,京剧的魅力这么大,第一次听到真好听的。”
“我裤子都脱了,你只这样?”
“…………”
观众们迫不及待地想听歌曲的后面部分。
其实,是更期待许寒的歌曲在后面能溅起什么样的水花。
因为歌曲的开头,就用了京剧。
京剧是什么?那是我们华夏的国粹文化。
文化底蕴深厚,可是,京剧已经不适合这个快节奏,又追究流行时尚的时代了。
一曲京剧戏曲一般演唱下来,都要好几个小时。
比一集电视居,一部电影的时间还要长。
现在大家都喜欢刷几十秒的短视频,那么浮躁的社会,哪有多少人能有耐心去听完那么长的京剧?
而且,在年轻人的眼里,那都是咿咿呀呀的,他们也听不懂呀!
时代追求的不一样,所以,京剧落寞了。
但是许寒刚才的那几句戏腔,是惊艳的。
完全没有那种枯燥感,反而觉得很好听。
虽然,京剧在没落,但是我们华夏人也不想也不能让国粹文化消失呀。
所以,那些希望华夏文化被传承下来的人,此时此刻,对许寒后面的表现非常期待。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许寒温柔的歌声再度响起。
这一段不是戏腔,而且流行音乐。
“还是很好听耶,戏曲跟流行音乐结合,真的很好听。”
“真的不错,这首歌,爱了!
京剧竟然可以这么改进,戏曲和流行乐还可以这么融合。
别说年纪大一点的人喜欢了。
我十五岁的少男也喜欢听!”
“……”
许寒的歌声继续。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唱到这里的时候,大家愣住了。
因为,这首曲子,可没有他们刚听到时认为的那么简单。
这时,立刻有人发弹幕。
“不,这首曲子说的不是一个戏子因为别人被别人看不起而悲伤。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说的是一个为国牺牲的戏子啊!”
顿时,大家对这首生出了敬意。
青衣旦在舞台上的画面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脑海里。
那不是一个被别人瞧不起的戏子。
而是一个勇敢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戏子。
那是花旦名角裴晏之!
民国,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
小日子军队占领了安远县,把整个县城包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