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很快到了年底。
由于这两年的灾荒,厂里的工人日子也不太好过,生产的积极性也下降了许多。
所以轧钢厂准备在年底举行一次工级考核,主要还是为了提升大家的生产积极性。
这段时间厂里的工人大多都精神比较振奋,干起活儿来也都认真了许多,同时一个个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
毕竟工级提升也伴随着工资的提高,涨工资这事儿谁又不想呢,易中海这次也申请了八级工考核。
五六十年代的八级工,是工人技术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比之国宝也差不了多少。
八级工的考核极为严格且全面,涵盖理论与实践多个方面。
首先是基础知识:要求对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公差配合等基础知识有深入理解。
例如,能熟练识读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明确各种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含义。
清楚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热处理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专业知识方面:针对所从事的工种,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以钳工为例,需精通钳工工艺学,包括各种钳工操作的原理、工艺要求、质量控制等。
了解机床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传动系统,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设备。
除了这些,还得考实际操作等等,总之每一位八级工,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内,基本不会有短板。
以上的都是成为八级工所必须的条件,但在八级工考核之前,组织上还会对申请人进行考察。
首先是个人申请,工人认为自己达到八级工水平后提交申请材料,详细阐述自身技术能力、工作成果等。
然后由班组推荐,班组根据日常工作表现和能力进行民主评议,推荐符合条件的工人。
接着评定小组进行综合评审,通过实际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业绩成果评估等环节,全面、公正地评价工人是否符合八级工标准。
评定小组一般由企业内部组织,成员包括技术专家、资深工程师以及经验丰富的八级工师傅。
对于通过评定的工人,企业会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员工监督,确保评定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工人,才有机会通过严格的考核,成为备受尊敬的八级工。
可以说成了八级工,不光工资上有提升,自身名望也同样有巨大的提升。
在企业内部,八级工是年轻工人学习的榜样,企业领导对他们也极为重视,常就重大生产问题向他们咨询意见。
在社会上,八级工被视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通过报纸、广播等媒体广泛传播,激励着无数人为国家建设努力奋斗。
易中海在轧钢厂工作多年,除了带徒弟这方面欠缺了些,其他的都没问题,所以这次的八级工考核自然也有他。
“东旭啊,你最近多用点心,把我教你的知识都牢牢记住,相信你这次考核也能提一级上来。”
对于这个徒弟,易中海满心无奈,他自问也没藏私,但自己这个徒弟的技术总是不见提高。
这次他也会参加考核,不可能一直盯着贾东旭,也只能多叮嘱他一下。
“师傅,你放心吧,我一定努力,争取这次把工级提上来。”
不管有没有把握,话上不能露了怯,贾东旭的回答也是信心满满。
而且贾东旭也下定决心,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成为三级工。
他可是知道,自己师傅也申请了八级工考核,以他对师傅的了解,成为八级工,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
作为八级工的徒弟,他贾东旭如果连三级工都考不上,多少也会成为别人嘴里的笑话。
所以贾东旭这次也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三级工的考核。
很快,厂里的考核开始了,首先考核的就是这次申请八级工考核的人。
毕竟后面他们还得当考官,负责厂里其余工人的考核问题。
为了能让他的大孙子以后过上好日子,易中海这一年来,没少钻研技术,这次考核他是十拿九稳。
所以一番考核下来,易中海不出意外的通过了考核。
从这一刻开始,易中海就是一名光荣的八级工师傅了。
虽然还有一个公示期,但这种事儿也就是走个流程,这么多年下来,也没见有哪个人考上了八级工,公示期还会出问题的。
“师傅,恭喜你成了八级工。”
对于自己的师傅成了八级工,贾东旭也是与有荣焉。
“东旭啊,你这次考核没问题吧?”
看到自己徒弟过来,易中海关心的问了一句。
他之前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八级工考核上,没怎么关注贾东旭,所以对他最近的技术有没有进步也不太清楚。
“嗯……应该没问题吧?”
三级工的考核内容也就那些,易中海该教的都教了,但是贾东旭心里却没底。
主要是他的废品率高了些,他也不知道自己考核的时候能不能过。
“嗯???怎么?还是没把握吗?”
看着徒弟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易中海就知道他对这次的考核没把握。
“师傅,我平时加工这些工件的时候也没问题,就是一到考核的时候,我这心里就慌得不行。
您看,可不可以替我打声招呼,让考官稍微抬抬手?”
贾东旭过来找易中海主要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他认为自己的技术完全没问题,就是以前考核的时候太紧张,导致发挥不好才没考过。
“什么?这不是徇私舞弊吗?这可不行。”
听到贾东旭的要求,易中海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师傅,我就是因为紧张才老是考不过,平时还是没问题的,您就帮帮忙吧。
而且我也不全是为了我自己,您都是八级工了,如果徒弟连一个三级工的考核都考不过,别人会怎么看您?”
为了能涨工资,贾东旭把自己考核这事,上升到了易中海的面子问题上。
“行吧,东旭啊,我这次可以帮你打个招呼,但是你以后可不能懈怠了。”
想到贾东旭平时加工的工件,虽然成品率不太高,但是勉强也能做三级工的活儿。
所以易中海考虑之后,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毕竟就像贾东旭说的那样,他一个八级工,自己的徒弟总不能连三级工都考不过吧?他的老脸也挂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