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这算的上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再李承乾穿越之前的时代,即便是五六岁的孩子也基本都会背诵的。
结构简单,文字朴实,朗朗上口是《静夜思》这首诗最大的特点。
虽然算不上是李白的代表作,可绝对是李白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诗。
此时此刻,李承乾四步作诗。
一首《静夜思》最是合适不过,也恰恰就如同李承乾之前所说的那样,这些我士子出了原本就在长安的,从外地进京的大多是背井离乡,路途遥远。
就古代这交通条件,离得近了进京赶考都要走上两三个月,要是一些离得远的,恐怕都要提前个一年半载的出发才行。
距离尚在其次,在路上的艰辛,更是让这些学子思乡情切,故乡的风土故乡的亲人,恰合《静夜思》的主题。
“诸位,本宫的这篇《静夜思》送给在座的异地士子,愿你们考取功名报效朝廷,荣归故里!”
李承乾高声喊道。
一时之间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李承乾的这番话可谓是冠冕堂皇,让人根本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谢太子殿下!”
有人对李承乾拜谢。
“谢太子殿下!”
不断有人开口拜谢李承乾。
李世民看的面上带笑,对于太子的处置方法非常满意,坐天下嘛最重要的就是人心,收拾好了人心,那么这个皇位也就坐稳了一大半。
李世民见李承乾现在已经又了收买人心的手段这心中无疑是非常高兴的。
自古以来什么人最有影响力?
不是皇帝,也不是位极人臣的大臣,而是读书人。
读书人上能做官,下能育人,他们的为人处世,心中所想等等就全部都能不断的传承下去。
舆论和天下百姓的所想,在五行之中就会被这些读书人所左右。
收揽读书人的心,便是坐天下的重要一环。
现在李承乾,以自身在文章之上的才学,能够让这些士子折服,那么未来就必然会让更多人承认他的优秀,也就认可了这位储君。
此刻李世民的心中是欣慰的,这几年李世民已经是年过四十,很多时候已经是渐感力不从心。
四十岁,在古代已经不算年轻了,大多数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四十岁,李世民实际上已经到了人生的后半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可能龙玉归天。
李世民不想死,却也不怕死,不管生前身后他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但他恐惧的是,自己死后,大唐的天下后继无人,后继之君能不能将大唐带向正确的道路,能不能让偌大一个帝国继续强大下去。
原本他对李承乾充满了疑虑。
尤其是之前的那个男宠,更是让李世民的心里面扎了一根刺。
而经过这一段时间,他发现李承乾倒也不像是坊间所传言的那样不堪,但现在……
“太子这是在藏拙啊。”
李世民看的很是明白,太子李承乾这是在藏拙,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承乾内秀却又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但眼下……
李承乾已经道了必须崭露锋芒的时候,贼人都已经杀道东宫了,要是再这么窝囊下去……
李承乾看的很明白,自己最后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太子啊……
人人都想成为太子,人人都想成为储君。
可中华自从封建帝制开始以来,那么多的太子,真的能顺利登基的有几个呢?太子之位,身为太子,实实在在的一个高危职业。
那就是一个箭靶,单反不是太子利害相关的人,都想要射上一箭,将他从太子之位上给拉下来。
没有办法,这就是政治,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李承乾必须要崭露锋芒,必须要让任何人都明白,他李承乾是太子,是大唐储君,大唐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谁想要他死,那他就要让谁死,让他全家都死。
这是再从醉乡国归来之后,李承乾面对众多大臣弹劾之后,所有的觉悟。
很多人都想要他死,可他不想死。
杜如晦此刻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李承乾在诗作上已经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非常非常的强。
即便是杜如晦自己,都有些自愧不如,可一时半会却也想不到,究竟要怎样才能压制这位当朝太子的光芒……或许自己选错了嘛?
杜如晦这样在自己心中想着。
可无论怎么想,他都感觉自己不甘心,究竟要怎么办呢?
杜如晦不知要怎样说,可李世民现在见李承乾已经镇住了全场,当即就是有话要说的:“诸位,诸位!太子李承乾的诗文诸位也都看过了,那么今日这诗会的魁首,在朕看来已经是毋庸置疑了,不是朕偏袒自己的儿子,而是无论是这《春江花月夜》还是《静夜思》都是难得的佳作,对于这魁首诸位有何异议吗?”
异议……
谁都看的出来李世民是非常偏向自己这个儿子的,奈何这种偏向还完全没有任何毛病,你要说李承乾写的东西不好吧,这种偏向那就是护短,言官自然会劝谏。
可现在,李承乾写的极好,李世民的偏袒就没有任何毛病了。
除非谁能写出一篇比李承乾更好的诗作出来。
要不然就别出来说反对的话来。
“太子之才经天纬地,这一次诗会的魁首当之无愧,天下士子心服口服!”
一名朝中老臣出来开口,打破了这稍显尴尬的氛围。
无论大臣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都得承认一个事实,今天就是李承乾强势的开始。
“是啊,裴老大人说的对,太子在诗赋上的才华确实惊为天人,实乃大唐之福啊。”
又了领头的自然还有人走出。
一时之间众臣接连出来赞誉李承乾,让皇位上的李世民面上着实增加了不少笑意。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识趣。
“太子!”
李世民看向依旧平静的李承乾:“今日诗会你为魁首,那么问题就来了,朕已经答应会给魁首大加赏赐,你可有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