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魏征及黄门侍郎刘洎陪同侯君集参加祭祀之时,皇帝径直下令将陆申降为相州刺史。
即便魏征与刘洎不在场,中书省内仍有其他人可以继续运转机制,很快这份圣旨便通过审批并被执行下去。
这也正是皇帝对于当天所发生一切给予天下百姓的回答——吴王长史陆申贬至相州任职。
若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申不会再次出现在长安城内。
这是典型的皇权行使方式:倘若亲王失德,则对其长史加以惩罚或降职。
数年前,吴王李恪因为在打猎过程中滋扰民宅而受到御史柳范的弹劾。
结果,皇帝马上解除了李恪的安州都督职务,并削减封地居民三百户。同时原本打算处死吴王长史权万纪,幸亏柳范全力求情才使其幸免于难。然而仅仅一年过后,李恪又重新获任为安州都督。
至于皇帝本人,尽管他会表现出认真听取谏言的态度,但他最终如何采纳意见,又会听从多久,则完全是另一码事。
当然,惩罚亲王身边的幕僚,主要是出于震慑的目的。
毕竟大部分王府实际事务是由其长史掌管的,一旦换人必然影响日常运作。
失去了吴王长史的帮助,他还凭什么去争夺东宫之位呢?
因为根据规定,亲王不得随意结交其他朝廷命官,这些以往皆由长史承担的工作,将来想要寻找合适替代者并不容易。
不仅如此,魏征深信吴王此后很长时间会被限制在家中修撰《扩地志》,朝局总算能够恢复一些安宁。
无意间与李承乾目光交汇时,后者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面容镇定,丝毫看不出内心的波澜。
就好像所有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样。
想到这里,贺兰楚石那如白练般的刀光在魏征脑海中一闪而过。今天的一切究竟有多少是在太子预想之内呢?
今天这件事,太子真的就这样算了么?
想到此处,魏征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股寒意。
“咚咚……”沉重的步伐声在宫殿外响起,一脸狼狈的高昌国王麹天圣和他的弟弟麴天奇,在四名宫廷卫士的护送下,最终踏入了宏伟的大殿,并立即跪拜在地。
“罪人,高昌国王麹天圣,参见大唐天子陛下。”麹天圣的声音颤抖着响彻整个大殿。
他的兄弟麴天奇更是只能不停地磕头,整个人都在颤抖不止。
皇座上,帝王轻轻冷笑:“麹天圣,你的父亲麹文泰曾经拦截丝绸之路后拒不赴京的事迹,我一刻也没忘记过。”
李世民猛地拍了一下案几,“啪”的一声巨响让整个宫殿震颤。
“遵命!”
满朝文武大臣立刻齐声响应并鞠躬行礼。
与此同时,无数锐利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麹天圣身上。
瞬间之间,麹天圣就像筛子一样开始颤抖起来。
“再说你,从军报中得知侯将军曾令你投降,你竟敢违抗。”
李世民重重地又是一拍桌子。
“传令官。”
“罪臣知错,罪臣知错,请陛下严惩,请陛下严惩!”
麹天圣顿时吓得再次叩首不已,身体剧烈地摇晃着。
这一幕让周围的大臣们纷纷露出微笑。
李世民冰冷的目光扫过众人,顿时所有人都收敛起笑容。
他重新把视线转回麹天圣处。
“既然你们已认识到错误,且高昌已亡,那就留在长安吧,不要再离开了……现在宣布:封高昌国麹天圣为金城郡公,并授予左武卫将军;麴天奇为天山县公,并授予右武卫中郎将之职。”
“微臣谢恩!祝陛下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麹氏兄弟赶紧再拜。
“下去吧。”
“光禄寺会妥善安置你们住处的。”
“多谢陛下!”
麹天圣与麴天奇这才慢慢退场,虽汗流浃背却也稍微安心了些许。
“都坐好。”
皇帝一挥手大家便各自回到了座位上。
李世民环视众将举杯:“此次西征功成高昌,丝绸之路因此稳定下来,我要给各位敬酒一杯以表感谢。”
“敬陛下!”
所有人随同起身高呼,“祝龙体康健,江山永固。”
“干!”
随着李世民畅快一笑将酒一饮而尽,全场士兵也随之倾倒杯中液体。
“派人赐予丝帛!”
说完这番话之后他又望向四周说道:“赏罚自有人论定,但这红色绸缎是我的心意,每人分得三匹,请勿推辞。”
“谢主隆恩!”大家再度恭敬回应。
目睹着数千名将士手中都握有那象征奖励的织物时,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而在他心底深处,即便表面上看起来轻松许多,却依然隐藏着一丝冷峻。
几轮酒菜过后。
观德殿内已是一片杯盘狼藉、香气四溢。
位于御榻之上的帝皇亦满脸红润。
太子李承乾坐在旁边,面带笑意醉眼迷离;就连身后年幼些的李治也因喝了数杯变得有些眩晕。
这时李世民转向左侧首位坐着的侯君集,微醺地说:“君集啊,你是朕的至亲兄弟。老实告诉你吧,这次出兵实际上并未达成根本目标啊!”
侯君集略显迟钝地抬起头来,短暂思索一番后点头道:“陛下的意思是指西域突厥首领阿史那·卢梭?
确实如此,在我们包围高昌期间,对方却悄悄逃离了现场,这让臣感觉十分奇怪……当然也可能因为他害怕陛下的威严不敢正面交锋。”
阿史那·卢梭作为曾经东突厥可汗颉利的亲侄子,在其统治结束后逃往西域继续对抗大唐帝国。
李承乾则坐在一侧稍微恢复了一点清醒状态。
关于东西突厥事务那是战争层面的话题,暂非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事情,真正让他有所触动的是父亲口中的‘兄弟’二字。
这里所说并非只是共同征战之情谊而是确凿无疑的血缘联系。
侯君集的母亲窦娘子其实是皇后窦太穆女士族亲之一,正因为存在这层特殊关系所以早在少年时期侯就已经进入秦王府担任重要职位了。
确切地讲,侯君集还是李世民远房堂弟,并且彼此之间关系密切。
因此今天早上当二人于金光门外私下提起李元吉过往事迹时才会毫无顾忌;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位表弟甚至比某些重臣如房玄龄更亲近,仅次于位列第一谋臣的长孙无忌而已。
李承乾低下了头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这种亲情维系一旦断裂,也就再也无法复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