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色的文书静静地躺在面前,细密的文字下清晰地写着两个大字:否决。
李承乾抬起头,扫视了一圈崇教殿内的众人,随后目光落在了右边首位的禄东赞身上,语气平和地说道:“国使,遗憾得很,我本想让皇妹在大唐的土地上出嫁,可是父皇不同意设立昌州,统一管辖党项诸州。”
“党项有颍州管着,就不必麻烦昌州插手了。”
禄东赞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党项诸州藏于蜀西群山之中,往西走则是通天河,那是苏毗的边缘;
再向南则直通吐谷浑。早些年间,这些地方几乎都是吐谷浑的小属地。
直到后来,吐谷浑被大唐击败亡国,党项诸州才成了大唐的羁縻区。
李承乾所提的昌州位于苏毗与党项之间,更靠西的位置。
而其西侧,则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湿地。
假若真的设立了昌州,就意味着直接与吐蕃接壤,从而限制住对方朝东或向南扩张的野心。
殿中诸多大臣里,李道宗是真正出自宗室且声名赫赫的大将,一眼便看穿了昌州位置的重要性。
他甚至能够想象到皇帝看到这个建议时的表情。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党项以及吐谷浑的存在,该区域实际上成为了一块孤立无援之地,管理起来极为艰难。
“这样的话也好。”
李承乾漫不经心地合上了文书,再次注视着禄东赞。
“既然如此,那么就请赞普前往通天河迎亲吧。”
“多谢太子体谅。”
顿时,禄东赞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随即,李承乾转头看向李道宗说:“王叔,你看这样如何?由你和安国公各自率领五千骑兵,并征召两万吐谷浑兵士护送公主到通天河北岸。毕竟路途漫长又充满危险,带更多兵力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话音未落,禄东赞立刻紧张起来。礼部尚书李道宗本身也是一位勇猛的将军,能力甚至胜过陈国公侯君集。而安国公元老执失思力更是以武艺高强闻名,在五年前消灭吐谷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大唐军队横扫玛积雪山、苦海等地直至黄河源头柏海,距离通天河仅一步之遥。
“殿下此言差矣。”李道宗难得轻松地笑了起来,“三万大军出行,别人可能会误以为我们是去打仗的,而不是迎亲队伍。”
“王叔所言极是!”李承乾点头同意,然后问禄东赞:“你觉得这样安排如何?”
“或许可以让赞普提前至柏海迎接公主。”
“不行,太远。”
李承乾的态度瞬间变得冷漠起来。
在他心中清楚得很,吐蕃人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安排。
从兰州出发,途径鄯州至日月山青海湖一带,接着穿过吐谷浑高原登上玛积雪山跨越乌海与苦海最后抵达柏海的过程,足以让人因为高原反应而感到不适。
“那殿下觉得哪里比较合适呢?”
禄东赞面色阴沉地看向李承乾,明显看出对方已有打算。
“苦海怎样?离柏海也就百十里的距离。”
李承乾突然笑了起来,提出了新的地点。
“但苦海是吐谷浑的地方,这样是不是显得不太合适?”
禄东赞疑惑地问道。
无论如何,只要是由李承乾提出的方案,他都将坚决反对。“
吐谷浑是大唐的属国,当我们两国要做什么事时,难道它还敢不答应吗?”
李承乾冷峻地说道。
六年前大唐征服了吐谷浑并恢复其建制,然而三年前松赞趁虚而入吞并了大量领土,之后更是直接挥军进攻颍州。
整个过程中,从未征求过吐谷浑的许可。
禄东赞顿时感到口中苦涩,他没料到大唐太子的话语竟如此尖锐。无奈之下,他只能强忍着不适,拱手道:“殿下……”
“按照我的想法。”李承乾注视着禄东赞,直截了当地说:“依我之见,赞普最好是亲自前往鄯州,不,应该是兰州来迎亲。唯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诚意……我作为兄长,总是要为皇妹争取一点尊严。”
李承乾最后一句话让禄东赞想说的话咽了回去。面对这样一个任性且处于兄长位置的人提出的要求,禄东赞能说什么呢?但是兰州和鄯州已经非常接近大唐的边境,特别是兰州更是西边的重要据点。
让松赞干布来到兰州进行迎亲简直就是笑话。假如带太多随从,大唐会生出猜忌之心;要是人数太少,又担心大唐会在那里把人扣押下来。
最后,禄东赞只好点头说道:“那就遵照太子的意见,在吐蕃边界迎娶公主吧。”
“很好。”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李承乾点了点头,并继续补充道:“至于婚礼规格,则应当与弘化公主相同。”
去年二月份,太宗皇帝命令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和右武卫将军慕容宝节携带大量嫁妆物资护送他的女儿弘化公主前往吐谷浑嫁给慕容诺曷钵。
“不可,一定要比弘化公主高。”禄东赞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强调道:“吐蕃实力远超吐谷浑,大唐不应将对待两国的方式等同。”
此时,李承乾转向李道宗寻求意见,但后者却微微偏开头避开了视线——毕竟这是有关于自己女儿婚事的事情,虽然希望能给她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过最终还是由太子做决定,他不便明确表态。
……
正月十六,宫内挂满了红绸,烟花爆竹的声音接连不断。
身着朱黄龙袍的李世民,心情复杂地站在太极殿东厢房门口,目光随着欢庆的队伍,从一侧进入献春门,前往万春殿迎接公主。
嬉笑之声不绝于耳。
皇帝轻笑一声:“太子此行虽然略显任性,但朕隐约觉得,你另有图谋?”
李承乾眼角扫过右侧表情严肃的长孙无忌及房玄龄等人:“父皇,这次联姻表面上看,只是吐蕃借大唐之威震慑苏毗、羊同、党项和吐谷浑等国。”
“对于大唐来说同样是利用这个机会压制吐蕃的野心,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