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梅早早起床,洗漱完去上班,隔壁房间依旧没传出动静。
杜老太前个晚上没睡好,昨晚躺在床上反复回想,终于想出旗袍店的不对劲!
坐起来把心里猜测和张秀芳说了一遍,张秀芳一想,是那回事,最后两人都睡不着了。
郁闷大半夜凌晨两三点才睡着,天亮时两人倒是醒了,又不需要下地掰玉米。
翻了个身,继续睡。
李梅从工具室拿出打扫工具,通常她先打扫一楼,一楼是集团的门面担当,人来了首先看到一楼,其次才决定是否继续上楼,二楼则可以慢慢收拾。
李梅把一楼大概拖一遍,然后拿抹布擦拖把不方便拖的地方。
一楼结束,李梅拿着拖把和红桶坐电梯准备上二楼,电梯门快关闭的时候,一个人影闯进来。
定睛一看竟然是刘助理,心道,真巧!
昨个下午才见到刘助理,今天一大早又看到。
往常可是很少见这个总裁助理!
“大姨,我记得你是住506宿舍吧?”刘奔记性极好,昨天就注意到李梅,只是当时他还有事处理,没来得及说话。
“对,刘助理记性真好!”李梅有些惊讶,没想到对方还记得她。
这时电梯门打开,李梅提着水桶拖把出去,刘奔也跟了出来。
关注张秀芳和杜老太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左右他这会也没有要紧事,决定打听一番。
李梅原先还以为刘奔来二楼有事,没多想,直到她放下水桶,准备拖地,刘奔站在一旁依旧直直盯着她看。
忍不住道:“刘助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这两天休息,今天第一天上班,记忆里上周也没出什么岔子,李梅快速在脑海里回想可能出错的地方。
也就昨天和新来的母女起了点小冲突,该不会两人打小报告了吧?
刘奔笑眯眯道:“我就是想问问,昨天那两个新人还好吧?”
新人?
李梅犯了迷糊?那母女不是说暂住两天?
难道是她理解错了,刘助理的意思是新到宿舍的人?
“一般吧,刘助理,我问你个事,你不方便回答也没事,那两人真是总裁未来的岳母?”
她昨个想了一夜,要是这事是真的,就尽量少和两人打交道,真要起冲突,她这份工作肯定保不住。
闺女过完年就要结婚,她得趁此之前,多给闺女攒些嫁妆。
这份工作对她很重要,忍忍也不会掉块肉。
刘奔点头,转而隐晦地讲了张秀芳和杜老太对苏叶做的一些事,末了补充。
“我实在看不惯她们的做派,想着为苏小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才请大姨关注二人,没有别的意思。”
李梅一副理解的模样,要是事前没和两人接触过,她或许还会认为刘助理给两人穿小鞋。
昨晚看到两人大手大脚购物,心中就猜了七七八八!
这是把厉总当冤大头了!
“没问题。平常女孩摊上一个这日子都不好过,总裁夫人遇到俩,也是个可怜人。刘助理你一定要在厉总面前多给夫人说好话,千万不能让厉总把她妈和外婆干的蠢事迁怒夫人。
她也没得选,不然谁愿意选这样的人做亲妈!”
李梅想到闺女,眼眶湿润了些。
都说她对闺女偏心,她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女孩天生比男孩难!
农村思想封建,女孩出生在一个家庭,便是噩梦开始的一生。
同样的姓氏,相同的血液流淌,却没人把女孩当成自家人,大多数家庭都是抱着给别人养儿媳的心理。
她就是这样过来的,那时候以为嫁了人,就有家了。
不曾想,婆家也不是家,女儿出生时,遭到了所有人的嫌弃,那时候她还年轻,只想着维系家庭和睦。
在丈夫婆婆的催生下,很快生了老二,是众人期待的儿子。
于此同时大女儿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李梅看在眼里,仿佛看到年幼的自己站在面前。
她深知要想改变这一切,不是给女儿吃好喝好就行,要给她一双自由的翅膀。
终于女儿在她严格要求下考上了华国最好的大学,全家却只有她一个人真心高兴。
对于丈夫婆婆而言,一张名牌大学毕业证,只是女儿婚姻的跳板,嫁个有钱人结婚时多要些彩礼才是他们关心的事。
李梅没想过改变他们的想法,索性搬出来,独自打工供养女儿。
至于儿子,也是她生的,不可能不疼。
这些年她把赚的钱,留一部分作为生活费,剩下的全都攒起来,等两个孩子结婚用,两个孩子一人一半。
不管多少,是她作为母亲的心意。
这些话她没跟刘助理讲,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把伤疤坦露,她不喜欢别人同情可怜她。
凭自己双手努力赚钱,李梅认为自己过得很好,她很知足。
上班时间到,职工们陆陆续续打卡,回到工位。
刘奔也坐电梯到各部门,逐一询问工作进程,然后把今天厉总要处理的文件送到顶楼,吩咐总裁秘书可以泡咖啡了。
中午厉司年把从刘奔那听来的事告诉苏叶,苏叶有些为难。
“司年,我妈和外婆今天极有可能问你要下个月的钱,你别给。”
她本来不愿意说,又怕厉司年开了头,张秀芳和杜老太越发肆无忌惮。
厉司年点头:“我有分寸,你别担心。”
苏叶有午休的习惯,厉司年一开始只是想贴贴,时间长了,到这个时间也有了困意。
“睡吧,我下午还要去公司处理事,你要是无聊,就让司机开车带你转转,晚上回来应该不得早。”
下午一点半,目送迈巴赫驶离别墅,苏叶突然想回家看看。
昨天她早就想打电话给苏大国,后来一折腾就忘记了。
让父亲担心了,苏叶心底很愧疚。
苏叶老家宏南县在苏市和魔都中间,开车都只需要两小时。
路过超市时,她买了两箱奶和一箱坚果,车子里还有从别墅带来的海参。
正值农忙时节,村里人基本都在地头上,苏叶此时回去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倒是门口玩耍的孩子,看到豪华的车子,发出惊叹!
他们不认识牌子,只知道车子油漆锃亮,泛着光,肯定很贵。
苏叶这三四年不常回来,有些小孩都不认识,见他们盯着车子看,有些不好意思。
索性拆了牛奶,一人塞了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