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妞缓缓走到井边,地将一篮子洗净的地瓜放在地上,然后俯下身子开始仔细地一颗颗清理起来。
每一根地瓜都在她手心里变得愈发干净透明,直到最后才满足地点点头。
接着她小心地把它们均匀排放在旁边早已备好的木板之上,让微风温柔地带走多余的水汽,静待晾干之后再妥善收好。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
“哥……”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询问的意味从背后传来:
“咱家里的地瓜还能用几天呢?”
抬头看了看天空,又转头望向那几乎空了一半的储藏间,许安心底略感沉重:
“我们最近使用量很大,今天就已经用掉了整整一百斤。
算下来的话,剩下的这些大概还能勉强支撑六天左右。”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停顿了一下,“当然这是在每天只消耗这么多的前提下计算的。”
“哎呀,这样下去可不行呢。”
二妞咬着嘴唇想了想说,“我知道隔壁燕子家里存有不少地瓜,我记得应该超过了两千斤吧!我想明天早上我就去找全柱婶商量商量,看能不能买一些他们多余的地瓜来救急,这样咱们就不用担心断粮的问题了。”
闻言,许安露出微笑,“也好,这事儿就拜托给你处理好了。
你可以直接跟全柱婶提出来咱们愿意以一个铜板换一斤的价格收购她的地瓜。”
听见哥哥这么快就答应了自己的提议,二妞不由得笑出了声,“哈哈,正巧这也是我打算跟她说的条件呢!”
两人的默契让她倍感温暖,这份相互理解的支持似乎也让未来的日子不再那么艰难。
许安就这么在市场上摆起了烤地瓜的小摊。
晨曦初露,市场上的人来人往并不多,而买烤地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渐渐地,他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尽管大早上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购买,但到了下午,烤地瓜的销量却出乎意料的好。
于是,他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将做生意的时间往后挪了一段,这样做不仅避开了冷清的早晨时段,还省去了早起的辛苦。
每天吃过家里的简单早餐后,才缓缓走出门,带着精心准备好的一篮子烤地瓜踏上前往市场的路。
另一边,二妞的日子过得也相当有规律。
只要许安一离开家去忙活,她便会立刻锁上门,然后匆匆赶往邻居燕子的家。
在那里,她和全柱婶她们围坐在一起,专心致志地做起手套来。
手指在针线间飞快地跳跃,不一会儿就能看见一个个半成品逐渐成型。
当大家完成了一定量的手套后,往往会一起凑钱,在某个阿姨家里共享一顿温暖的午餐。
随后各自散去,等到下午时分,茴香便来到二妞的小屋,两个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紧张而有序的手工制作活动。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完成了超过两千副手套。
然而随着生产数量的增长,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当初投入的成本已经所剩无几,如果不能尽快找到买家出手这些手套换回资金,那么接下来采购新的原料将成为一大难题。
就在这个时候,“瞌睡给了枕头”,正当许安心急如焚之际,村子里突然传来了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呼喊声:
“货郎杨来啦!”
对于许安而言,这还是第一次真正见到那位传说中的货郎杨。
之前尚未独立门户的时候,由于家中经济状况不佳,加上平日里还要帮助父母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因此根本抽不出闲暇时间外出游玩或者交际。
即使后来分家了,每天从早到晚忙着生计,以至于虽然知道这位商贩偶尔会光顾村子,但每次总是与之擦肩而过,从未有过深入接触的机会。
许安走过去时,正看见货郎杨在村口那棵古老而高大的槐树下摆着摊。
大槐树郁郁葱葱的枝叶遮挡了午后炽热的阳光,给来往的人们带来了些许凉意。
他的周围聚拢着一群人,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挑选着他所展示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货物。
每当有人询问某件商品的信息或者价格时,他总能迅速而又友善地回应,脸上的笑容就像夏日里的清风一样温暖又舒适。
有时候,顾客挑中了心仪之物准备付款,他会报出一个价格后安静等待。
有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拿出相应的金额递给杨先生,而也有一些精明者试图讨价还价,希望可以获得更好的交易条件。
面对这些砍价高手,这位和蔼可亲的商贩仍然保持着招牌式微笑,温和但坚定地说几句什么,并且灵巧地从摊位中挑选出一个小玩意儿作为赠品赠送出去——这样的做法显然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原本有些犹豫不决的表情瞬间变得愉快起来,于是心满意足地交钱走人。
当大部分前来购物的人都离开了以后,取而代之聚集过来的是一群打扮各异但都十分朴素大方的妇女们。
她们每个人的手里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一个包裹着自己手工制品的小袋子,显然是想让杨货郎帮忙售卖。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尖的许安一下子就认出了奶奶许杨氏的身影。
年迈的老人似乎特别有底气,丝毫没有顾忌到年龄带来的不便,在大家善意的谦让中挤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迫不及待地向对方伸出手去递上了自己的作品。
尽管如此,“争先恐后”的举动反而让整个氛围变得更加温馨融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仿佛不仅仅是为了做生意,更是为了享受这份难得的邻里情谊。
货郎杨显然不认识她,许安看着她微微翕动的嘴唇,仿佛是在念叨着“茴香”的名字。
这时,货郎杨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露出了几分了然于心的笑容。
他迅速从身旁的布袋里拿出了一只包裹得紧紧的小布包,摊开来后,一叠整齐摆放的手绢便跃入了眼中。
每一条手绢都由细密且柔韧的棉布制成,上面印染着淡雅的花纹,显得颇为精巧。
货郎杨仔细端详着手中的每一块布料,还不时地将其翻来覆去检视,边检查边不住地点着头,脸上洋溢出满意的笑容。
看得出来,他对这批货物非常满意。
许安心里明白,这些天里家中的确接到了这样一个特别的任务——要给这些手绢周围绣上精美细腻的花边作为装饰,而根据以往的经历,以小妹茴香精湛高超的手艺来说,自然是可以轻松应对这项工作的。
数到最后一个数字时,货郎杨满意地笑了,他小心翼翼地将货款塞进了许杨氏的手里,动作间还透露出些许尊重与感激。
正当两人准备结束这次交易的时候,许杨氏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事情般开口说道了几句,语气虽不高但足以引起对方注意。
货郎杨闻言立刻转身走向了自己的箱子处,稍作翻找之后从中抽出了另一叠质地良好的四方布块递给了面前的妇人。
接过新来的任务物品,许杨氏满意地点了点头以示谢意,然后转身离开了这片热闹之地。
见许杨氏渐渐走远,直到其身影变得模糊不清之际,藏身于远处角落里的许安这才地长舒了一口气,缓缓地挪步向那棵大槐树下靠近了几分。
其实这样做倒不是因为害怕或者有意躲避什么,只是实在不想听到那些刺耳难听的话语罢了。
每当耳边回响起那种冷嘲热讽般的调子时,心情总会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起来,所以能少接触一点就尽量避开了吧。
货郎杨仍旧沉浸在对手工成品质量评估的过程当中,并未注意到周围聚集起越来越多年轻的身影。
一群孩子围在不远处探头探脑,眼中满是对即将到来的好东西无比渴望之情。
他们个个满脸焦急的模样,时不时发出阵阵低语:
“快点啊大叔!我们都等好久啦。”
甚至有胆大的孩童直接跳到近前催促道:
“我们先看看糖果玩具可以吗?”
面对这群可爱而又略显急躁的小朋友们,货郎杨嘴角扬起了温暖的笑容,示意大家稍微再耐心等待片刻……
呵呵,我可不上你们的当。
若是现在就将货物拿出来,你们岂不是都要扑过来?我还怎么安心验货?大家先别急,等一等吧。
只要你们不捣乱,我很快就能完成。
货郎杨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但坚定地安抚着周围的人们。
他深知,如果这时把货物拿出来,场面一定会失控,而他需要时间来仔细检查每一件物品,确保没有差错。
有一个妇人拿来了一些手绢,但数量与上次拿活时记录的不同。
货郎杨眉头微皱,认真地数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让她自己也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