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内。
皇甫嵩与盖勋,见何太后进来,连忙90度鞠躬行礼:“末将皇甫嵩(盖勋),拜见太后!”
“二位将军不必多礼。”
何太后款步来到主位旁,广袖一甩,转身缓缓坐下。
皇甫嵩低着头,向前迈出一步,开口禀道:“太后,昨日末将二人奉命前往长安,一路奔袭。抵达潼关时,天色已然擦黑。本欲进城稍作休整,今日再继续赶路,却不想潼关已落入董卓之手。”
“二位将军一路奔波,辛苦了,先去馆驿好生歇息,哀家这边若有安排,自会派人通知你们。”
洛阳城中,有官府的驿站,专门提供外来洛阳的官员使用。
皇甫嵩、盖勋都是关西人,在洛阳城没有府邸,所以何太后让他们住在馆驿。
何太后说话很平淡,表情也很自然,就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盖勋上前一步,与皇甫嵩平行,与他对视了一眼,用眼神交流道:
“是不是没听清楚你刚才说了什么?”
“不应该啊,我说话声音那么大,就算是聋子也能听清楚。”
“那太后怎么一点都不吃惊,你到底行不行啊?”
“你行是吧,那你来。”
“来就来。”
反正两人暗自较劲也不是第一次了。
盖勋又上前半步,拱手行礼,声音还刻意比皇甫嵩高上几分:“太后!董卓早有不臣之心,潼关乃是关西与中原咽喉要道,若落入董卓之手,朝廷便会失去对整个关西的掌控,届时只怕董卓会拥兵自立为王。”
他就怕何太后不懂潼关的重要性,还刻意解释了一番。
“那依盖将军所见,当如何?”
何太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末将认为,当趁董卓立足未稳之际,集结军队,以雷霆之势夺回潼关!在一鼓作气,挥师西进,直捣长安,剿灭董卓叛军,匡扶汉室江山!”
盖勋越说越激动,感觉口水都快喷出来了。
何太后放下茶盏,看向沉默的皇甫嵩:“皇甫将军,盖将军所言慷慨激昂,你常年征战沙场,不妨说说你的想法。”
皇甫嵩先是向太后恭敬行礼,而后有条不紊地说道:“太后,盖将军的想法固然英勇,但实战起来,需顾虑诸多因素。如今洛阳守军数量有限,且大多分散在各处,短时间内难以集结一支精锐之师。再者,兵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不提前做好筹备,贸然进攻,一旦陷入持久战,粮草补给难以保障,洛阳城还可能因兵力空虚,遭黄巾贼匪偷袭。”
如果打个比方。
盖勋有点类似于黄盖,属于勇将,也就是将才。
而皇甫嵩有点类似于程普,属于智将,也就是帅才。
两人的眼光和出发点截然不同。
之所以皇甫嵩能被后世誉为汉末三杰,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冲锋陷阵,皇甫嵩不一定能打过盖勋,但领兵打仗,皇甫嵩绝对是能吊打盖勋。
皇甫嵩所说的一点没错,黄巾军一直对洛阳城虎视眈眈。
公元184年,随着张角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的口号,数十万黄巾军揭竿而起,一时间,战火燃遍大江南北。
虽然黄巾起义不到半年就被镇压,但残余势力依旧分散各地,隐匿于山林之间。
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年,仍然有几股黄巾势力未除。
郭太所率领的白波军;
张燕所率领的黑山军;
何仪、刘辟、龚都等人共同率领的汝南葛陂黄巾;
管亥所率领的青州黄巾;(围困北海的就是他,后来太史慈单枪匹马突围,前往平原向刘备求援)
张闿所率领的徐州黄巾军。(后来投靠在陶谦帐下做了都尉,之后曹嵩路过徐州,陶谦令他护送曹嵩一家,去他儿子曹操那,不想张闿见钱眼开,把曹嵩一家老小全给宰了。)
……
“二位将军说了那么多,那哀家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听了皇甫嵩的话,何太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两人一听,何太后要发表看法,都挺直了腰杆,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动作。
“二位将军昨日朝廷先行离开,有一事恐怕有所不知。
董卓撤军时,令奉车都尉董旻,夜入皇宫,劫走了陈留王。”
昨日早朝,皇甫嵩与盖勋领命后便离开了大殿,后面所说刘协被劫走那部分,他们没听到,所以何太后给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
什么?陈留王被劫走了!
两人听后都是一脸震惊,但是何太后在说话,他们又不好打断,只能等何太后继续说。
“董卓私造传国玉玺,假传诏令,劫走陈留王,现在又占据关西,无非就是想拥立陈留王为帝。”
盖勋实在按捺不住,拱手说道:“太后!董卓此等恶行,人神共愤!末将愿率领死士,潜入长安城,刺杀董卓!救出陈留王!!”
匹夫就是匹夫,空有一身匹夫之勇。
比起德福差远了。
何太后微微摇头,看向皇甫嵩,问道:“皇甫将军,以为如何?”
皇甫嵩也一拱手,恭敬地说道:“末将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向各路诸侯发出诏书,集结天下兵马,共同讨伐董卓。”
(pS:诸侯其实就是指,有自己地盘,手下有兵的人。
比如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北平太守公孙瓒,陈留太守张邈等等,还有徐州牧陶谦,这些太守或者州牧就可以统称为一方诸侯,而不一定是有封地的王或者侯。)
何太后微微颔首,赞许地看了皇甫嵩一眼:“皇甫将军所言极是。但哀家以为现在发诏,还不是时候。”
“不是时候?”
皇甫嵩、盖勋都一脸疑惑地自言自语。
潼关丢了,这都火烧眉毛了,还不是时候?
果然,就算是太后,也不过是个妇人。
妇人之见。
妇人之见。
盖勋一脸不淡定,就差把不赞同何太后的说法几个字写脸上了。
何太后接着说:“待董卓拥立陈留王为帝后,届时再发诏,必能一呼百应。”
既然知道董卓要拥立陈留王为帝,为何不去阻止,而是要等他真正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后才行动呢?
盖勋越听越离谱,这不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吗?
何太后看着眼前的盖勋,虽然脸上是一脸威严,但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爽感。
难道这就是德福平日里在哀家面前提的装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