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和王万烈战了二十回合之后,卢俊义渐占上风。手中一杆镔铁枪,对方一口三尺长剑。那道人的剑法虽说精妙,但却不敢与卢俊义的镔铁枪正面相碰,渐渐落入下风。
另一道士见状,瞅准时机,一剑刺向卢俊义。卢俊义迅速回手一招“霸王冲天”,长枪从下往上猛地与剑相交,那道士手中的剑当即脱手飞出,三个道士皆往后退了几步。
正在这紧要关头,只听得树林中传来一声:“阿弥陀佛,老衲这厢有礼了。”
众人听闻,纷纷停下打斗,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三个和尚现身。其中两个和尚手持铁禅杖,一个和尚腰悬双刀。后面还跟着一个头陀和三个小和尚,头陀手持双戒刀,另外三个小和尚手中各握着一根木棍。
这时,其中一个大和尚说道:“二位师兄,就是这几个人口出狂言,说十八罗汉阵不过是小孩的玩意儿,根本不值一提。”
那个使双刀的大和尚问道:“宝光师弟,你所言属实?”
另一个使铁禅杖的大和尚接口道:“宝智师弟,多说无益,今日我们便要会会这几个口出狂言,小看我十八罗汉阵的狂徒。”
名为宝智的大和尚面露犹豫之色,说道:“这卢俊义如今可是名满天下的抗夏名将,倘若真的动手打起来,恐怕会触犯朝廷法度。”
宝光大师说道:“宝林、宝智两位师兄,他们如此轻视我们少林武艺,肆意贬低十八罗汉阵,不能他们点颜色长此以往,我们少林派日后在武林中还如何立足?今日我们也不过是教训他们一番罢了。”
宝林大师点了点头,说道:“宝光师弟所言有理,那便让我来会一会卢俊义,领教下周侗弟子究竟有何高招。”言罢,宝林对着卢俊义说道:“阿弥陀佛,卢俊义,老衲宝林,今日特来请教卢将军高招,只是切磋切磋,还望将军别见怪。”
卢俊义说道:“宝林大师,久闻您乃是少林高僧,还请您快快放了周世英。”
宝林大师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什么周世英?你先胜过我手中这铁禅杖再说吧!”说罢,挥起禅杖用力拍向卢俊义。
卢俊义毫不畏惧,挥动长枪,与宝林和尚激烈地战在一处。宝光大师见此情景,嘴角浮现一抹冷笑,说道:“宝智师兄,你去对付那个左手持鞭右手持枪的,我来会会这个用枪的。”说罢,舞动铁禅杖,朝着史文恭杀去。
史文恭怒喝一声:“宝光,你这恶僧,拿命来!”一招“游龙吐珠”,长枪如蛟龙出海,直刺宝光和尚。
孙立目光紧紧盯着宝智大师,只见宝智大师手持双戒刀,静静地站在原地,并无与孙立动手械斗的意思。孙立见状,也并未贸然上前,只是全神贯注地为卢俊义和史文恭观敌掠阵。
在这风云际会的战场上,卢俊义和宝林大师对峙而立。卢俊义手中长枪,沉猛之势蕴含千钧之力;宝林大师舞动禅杖,如山岳压顶般气势雄浑。二人皆以刚猛之力相互搏击,枪锋与禅杖碰撞,激起阵阵劲风。在枪来杖往的激烈交锋之中,八十余回合转瞬即逝,胜负依旧难分。
宝林大师心里:“好一个卢俊义,二十多岁的年纪,这霸王枪虽然枪招不多,却正配的上他这天生神力,不愧是边关大将,我少林如有此等弟子,怎会后继无人。“
另一边,史文恭与宝光大师也陷入了一场恶战。宝光和尚手中那重达六十四斤的铁禅杖,每一次挥舞都带着狠辣的劲道。史文恭则凭借游龙枪精妙的招法,巧妙运用巧劲全力应对,双方你来我往,七十多个回合过后,竟也打成了平手。
此时,四人皆已有些疲惫。卢俊义心中暗自思忖:“自我踏入江湖以来,历经无数恶战,唯有与西夏第一勇士威明阿密酣战八十回合,那一战令我记忆犹新。今日这位宝林大师,果然是少林高僧,功力深厚,我究竟该如何方能战胜他呢?”正这般思索间,两件兵器相交,僵持不下之时,突生变故。
华山派的苏万可趁此间隙,从后方悄无声息地一剑砍向卢俊义的左肩,与此同时,王万烈也挥剑直取卢俊义的右腿。
卢俊义素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听闻身后异动,瞬间做出反应,急忙躲闪。
然而,此次袭击他的乃是两位剑道高手,身手不凡。卢俊义虽奋力一跃,试图跳出战场,但终究难以完全避开。
卢俊义躲过了王万烈的一剑,却没能躲开苏万可的凌厉一击,右腿被苏万可的剑划破,所幸身着软甲,减轻了伤势,但鲜血仍瞬间渗出。
在卢俊义转身拨挡苏万可的剑时,又不幸中了王万烈一剑。见此情景,宝林大师停下手中禅杖,高声喊道:“二位皆是江湖中成名已久的剑客,怎可使出这般暗箭伤人的卑劣手段?此举有违江湖道义!”
苏万可一边继续挥剑刺向卢俊义,一边对宝林大师说道:“宝林大师,他们小觑你们少林武功,我此举乃是为少林出气,先除去他们再说!”
就在此时,少林几位大师身后的四名弟子中的道清,拔出双戒刀,大声说道:“师父,弟子来助您!”言罢,双刀如疾风般砍向史文恭。
史文恭躲避不及,亦被砍中一刀。宝林大师见状,虽不再亲自出手,但局势已然急转直下。宝光大师与弟子道清,外加上华山派的王万烈、苏万可,四人一同围攻卢俊义和史文恭。
孙立眼见卢俊义和史文恭在转瞬之间皆受了伤,心急如焚,急忙舞动枪鞭前来救援。
三人且战且退,孙立大声呼喊:“二位师兄,你们快走,我来断后!”
卢俊义和史文恭见自己已然受伤,当下唯有先行撤退。史文恭对孙立说道:“师弟,你随后尽快赶来。”言毕,二人朝着后山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