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守庸无奈返回李明处,将洪承畴的回应告知。李明听闻后,心中很是担忧。凭借着这些年征战积累的经验,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场仗恐怕要坏事。尽管洪承畴并未采纳他调左良玉部保护后路的建议,但他不能坐以待毙。
李明迅速转身,对着身旁的传令兵大声下令:“去,告诉骑兵营,立刻做好战斗准备,密切留意后方动静,随时防备敌人从背后偷袭!”传令兵得令后,飞一般地跑向骑兵营传达指令。
此时,战场上高迎祥一声令下,第一队约一万老弱妇孺在起义军骑兵的驱赶下,怀着恐惧与绝望,脚步踉跄地朝着明军防线冲去。明军毫不留情,火炮、火铳与弓箭齐发,密集的火力如暴风雨般倾泻在第一队人群中。刹那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第一队老弱妇孺不断有人倒下,鲜血迅速染红了土地。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第一队很快承受不住,队伍崩溃,众人不顾一切地转身向后逃窜。
就在第一队溃败的同时,另一部分起义军骑兵迅速驱赶着第二队老弱妇孺发起冲锋。而负责收拾第一队残局的骑兵们,快速将其重新整队,让他们原地休息。
第二队同样遭受明军凶猛火力打击,在枪林弹雨中,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但在骑兵的威逼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然而,明军的火力实在猛烈,第二队很快也支撑不住,开始向后溃败。
与此同时,第三队老弱妇孺在骑兵的驱赶下发起了冲锋。此时,明军阵地上火炮因连续射击,炮管发热严重,射击频率逐渐降低。火铳手们虽体力消耗比弓箭手稍好,但铳管发热也影响了射击速度,装填弹药时需更加小心。而弓箭手们已疲惫不堪,拉弓的手臂愈发沉重,射出的箭矢力度和准头大不如前,弓箭储备量也不断减少。尽管如此,第三队老弱妇孺依旧在明军的攻击下伤亡惨重,最终也崩溃着往回跑。
在第三队败退过程中,骑兵们一边驱赶第三队往回整顿,一边让休息中的第一队再次整队冲锋。第一队再次冲向明军防线,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明军的炮火与箭矢。这一轮冲击下,第一队又一次承受巨大伤亡,再次败退。之后第一队回去休整,骑兵们又迅速组织刚刚休息整顿好的第二队接着往上冲。
经过这几轮冲锋,明军的远程火力愈发不济,火铳手因铳管发热射击节奏大乱,弓箭手射出的箭稀稀拉拉。
高迎祥立于视野开阔的高坡之上,目光如炬,紧紧锁定战场上的局势,眉头时而紧锁,时而微展。瞅见明军在几番冲击下渐显疲态,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暗自思忖:“洪承畴,看样子你是撑不了多久了!”言罢,大手一挥,扭头向身旁的传令兵高声喊道:“传令下去,挥动绿旗,命第一方阵进攻!”传令兵神情一肃,即刻用力挥动翠绿的旗帜,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那3万多名轻壮步兵,早已整齐划分为三个方阵。绿旗舞动间,一队骑兵如猛虎下山,疾驰至第一方阵后方。骑兵统领挥舞马鞭,大声怒喝:“都给老子冲!谁敢后退,就地正法!”轻壮步兵们在鞭笞与呵斥下,硬着头皮朝明军冲去。列阵时,他们瞧着还算严整,可冲锋号一响,瞬间乱了阵脚。士兵们推推搡搡,脚步杂乱无章,队伍如散沙一般。有个年轻步兵许是恐惧过度,脚步稍缓,督阵骑兵见状,毫不犹豫手起刀落,年轻步兵惨叫着倒下。周围士兵吓得脸色惨白,却只能咬牙继续向前冲。
明军阵地上,经过多轮激战后,炮管与枪管因持续射击变得滚烫发红,仿佛随时都会炸裂。鸟铳兵们满脸乌黑,双手被烫得通红,却顾不上疼痛,一边用湿布拼命擦拭枪管,一边骂骂咧咧:“这鬼玩意儿,再这么打,老子手都得废了!”炮兵们同样手忙脚乱,汗水湿透衣衫,费力抬起水桶往炮管浇凉水,热气蒸腾而起,他们抱怨不迭:“这么个打法,炮弹都快没了,还咋撑下去!”弓箭手们更是累得气喘吁吁,双臂沉重如铅,一位年长的弓箭手看着手中的弓,无奈叹息:“不行咯,拉不动了,这身子骨不中用啦!”
此时,李明稳坐在特制的指挥车内,居高临下将战场局势尽收眼底。指挥车构造精妙,既便于他观察战局,又能保障自身安全。他看着手下火枪手们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段射击,暗自点头:“还好平日里训练严格,又有这新式燧发枪,不然今日可不好应对。”火枪手们虽有些疲惫,但精神尚好。一名年轻火枪手笑着对身旁同伴说:“嘿,咱这训练可不是白练的,瞧这架势,他们是来几个死几个!”同伴咧嘴笑道:“那是,咱伙食好,有力气,怕他们作甚!”
一线的一名腰身粗壮的女军官站在一个排的女火枪手身旁,大声发令:“瞄准!射击!”女兵们整齐举枪射击,枪炮声如雷鸣般响起。刹那间,当面的敌人如被狂风席卷的落叶,纷纷崩溃逃窜。一名起义军士兵惊恐大喊:“这明军火力咋这么猛,快跑,顶不住啦!”
中军和右翼方向,战况激烈异常。起义军青壮步兵如决堤洪水般冲向明军阵前,明军战前临时把装载物资的各类车辆推到阵前做防御工事,于是双方隔着堆积如山的物资车辆展开殊死搏斗。明军长矛手站在车上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和优于起义军步兵的装备,占据了肉搏战的上风。第一排的起义军步兵纷纷被明军捅倒在地。后排的又被拥挤着推到了前面,再被明军长矛手们捅倒在地。
贺人龙站在高处,挥舞手中大关刀,大声呼喊:“弟兄们,稳住!他们装备不如咱,把他们打回去!”士兵们受到他的鼓舞齐声呐喊,奋力抵抗,很快打退了起义军这第一波的冲锋。
然而,起义军毫不退缩,紧接着,第二个步兵方阵在骑兵驱赶下,如饿狼般再次扑来。经几轮激烈冲锋,明军军阵开始动摇,战线摇摇欲坠。大头兵们面露惧色,体力几近耗尽。一名明军士兵声音颤抖:“这可咋办,感觉快顶不住了……”身旁同伴同样慌张:“别慌,听贺将军的,再坚持坚持!”
高迎祥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眼中闪过兴奋光芒,心中暗道:“机会来了!”他嘴角上扬,转头对身旁的第九队闯将王铁牛说道:“你带1000骑兵,绕到明军后阵,给他们致命一击!”王铁牛抱拳领命:“末将定不辱使命!”说罢,率领1000多精锐骑兵,如旋风般迅速绕至明军后阵。
明军后阵约3000多名手持长矛在阵后划水的民夫,原本还在伸着脖子讨论前线的战况,瞥见如乌云般压来的骑兵,顿时面如土色。一名民夫惊恐尖叫:“妈呀,骑兵来了,快跑啊!”这一喊,恐惧瞬间蔓延,他们手中长矛纷纷掉落,紧接着不顾一切抱头鼠窜,一哄而散。
左良玉正率领骑兵在后督阵,见大股起义军骑兵气势汹汹杀来,脸色骤变,心中盘算:“我这些家丁可都是好不容易攒下的,要是折在这里,以后还怎么立足!不行,不能硬拼!”想到此,眼中闪过怯懦,全然不顾洪承畴的军令,猛地一提缰绳,调转马头,大声呼喊:“弟兄们,撤!”手下骑兵家丁见状,纷纷跟着他仓皇逃窜。
贺人龙见左良玉逃跑,心中大骂:“左良玉你个孬种,长得浓眉大眼的,居然也会临阵脱逃!”可此时左良玉带着家丁一逃,手下营兵瞬间士气归零,扔下武器四散而逃。贺人龙的右翼很快就暴露了出来,瞬间陷入起义军重重围攻。贺人龙奋力抵抗,一边挥舞大关刀,一边大喊:“弟兄们,顶住!”但终究寡不敌众,手下家丁纷纷被围上来的起义军步兵捅落马下,渐渐开始支撑不住。看着身边家丁一个个倒下,贺人龙心中涌起绝望,无奈之下,也只能率领剩下的二百多家丁落荒而逃,嘴里高叫着:“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刻,在最高山头上的洪承畴心急如焚。他双眼瞪得滚圆,额头上青筋暴起,疯狂挥动手中令旗,声嘶力竭地呼喊:“左良玉!贺人龙!你们给我回来!违抗军令者,斩!”然而,左良玉和贺人龙早被恐惧冲昏头脑,离得也太远根本听不到、也不想听到他的呼声,一溜烟跑出了战场。洪承畴看着两人逃跑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两个混蛋,坏我大事!”两人临阵脱逃不仅导致洪承畴的右翼崩溃,更是对士气的巨大打击。洪承畴望着远方嘴里喃喃自语:“你什么时候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