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卧室的床上,楠楠再也无法入睡。
她无意于和婆婆别扭,可婆婆却处处挑刺,根本原因其实就一点:儿媳妇是娶进来伺候她儿子的,儿媳妇会虐待婆婆,婆婆不能惯着儿媳妇,得给儿媳妇下马威,才能在与儿媳妇的相处中不吃气,占据有利位置,才显示自己做婆婆的足够权威……
受这种观念的驱使,婆媳关系不紧张都难。无心变有心,好心变有企图。
记得很久以前,峰儿的大姨曾经和楠楠说过一件事——说峰儿和他母亲说:“对楠楠好点,不然将来不管你,我可不管!”
这事情过去很久了,楠楠想过很多次,如果不是峰儿觉得他母亲对楠楠不太好,他也没必要说这句话。
婆婆对儿媳妇,本无血缘关系,儿媳妇对婆婆的好是看在儿子的份上,或者是天性的仁义道德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上,但是如果只是尊老,而永远无爱幼,总有一天天平会失衡,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失衡的天平。
想着这一些,楠楠感觉无法呼吸,她可以让他们偶尔地当作傻子,但是不能永远被他们当作傻子。
她对峰儿说:“把你妈送去你妹妹那里去待几天,让我喘口气吧,不然我会爆炸。”
“好!”峰儿答应了,而且答应的很痛快。
第二天,峰儿把母亲送去了小妹妹家里,楠楠松了一口气,感觉浑身轻松。走进家门感觉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楠楠的娘家太远,一直楠楠觉得峰儿的家人就是她的家人,只要她能做到的,她都会尽力去做,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峰儿的舅舅说:“楠楠是最好的儿媳妇。”可是楠楠觉得这“好”却没喂出另一种“好”来,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费,显得自己是那么的傻,傻到让人觉得应该,也像是活该。
没有人会因为她的好,而还之于“好”,哪怕是虚伪的,装也没用。偶尔装一下,却装得那么拙劣,让人起鸡皮疙瘩。只要一点不满意,就破口大骂,瞬间狠毒起来,像敌人。人说:“虚伪的面对,其实比真正的敌人还可恶。” 对!楠楠就是这种感觉。
峰儿或许是为楠楠着想的,因为他有时也无法忍受他母亲的摆谱,但是他可以发泄,楠楠不行,他可以躲开,可是楠楠躲不开。
好景不长,矛盾中的峰儿很快就把母亲接回来,他说:“母亲她有儿子,不能光住女儿家。”这就是他的思想,根深蒂固。儿媳妇伺候婆婆,是应该的,有些方面他不方便。这一个“不方便”让峰儿省了很多事。所以,有时楠楠心情不好时,会提出疑问:“很多儿子伺候老妈怎么没有什么不方便呢?”
其实,这是楠楠觉得这是峰儿在推卸责任,听起来像是有点道理,理由也特别充分,其实就是自己也无法做到耐心伺候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断,年年不息。
楠妈妈打来电话说:“楠楠,不管怎么样,要照顾好婆婆,我们家不出虐待老人的人。”这就是楠楠的家教。“不管怎样,都要好好给婆婆养老送终!”
所以,楠楠很少报忧,省下老爸老妈担忧,他们又帮不上忙,说了又有什么用,徒增烦恼而已。
婆婆接回来了。
从小姑子家回来后的婆婆不闹事了,安静了很多。回来那天晚上,峰儿把大姨小姨表兄弟们叫来一起吃了一顿大团圆饭,并且让大姨小姨和婆婆好好说说婆婆,让表兄弟们也劝劝婆婆,管好自己就行,不要管年轻人的事。
接下来的日子,婆婆确实收敛了很多,偶尔还有给摘摘菜,洗洗碗,看着地不干净还会打扫一下,碰上兴致来了还能包个水饺,不再把自己摆在老祖的位置耍威风了。
渐渐的,楠楠觉得婆婆正常了,可以相安无事相处了。一报还一报,你对我三分好,我还你十分的敬。每次做饭优先考虑婆婆的胃口;每逢节日,给婆婆制备新衣新裤,常常换洗新床新被;贴壁纸也要先从婆婆房间贴起。
一次,小姨问起婆婆:“你儿媳妇对你好吧?”婆婆使劲点了点头。峰儿听了看了,特别欣慰,回来向楠楠转述了母亲的话,还意味深长地对楠楠说:“楠楠,真的很感谢你!你辛苦了!”楼下的周阿姨说:“我们这栋楼里,你是最孝顺的儿媳妇!”
楠楠说:“这不是应该的吗?整天在一起,和睦相处,为了婆婆,为了峰儿,也为了我自己,不然,整天家里鸡飞狗跳的,日子怎么能舒心,家就不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