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在周五前把宣传工作做好,去学校门口发传单,微信群里可以更详细地将想法和家长们沟通交流,朋友圈里是一个扩大宣传力度的好地方。这样线上线下同时推广,效果往往比较显着。
楠楠不想急功近利,只想稳健前行。
周末,推出的奥数课和新概念英语课,来试课的人不是很多,但报课率却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这个开端让楠楠、唐老师和李老师跌入谷底的心情又有了上升的力度。
办法总比困难多,新规带来的重创,让楠楠迷茫了,披荆斩棘后,如今“契机”重现。
整改后梦江南教培中心的课程中,文化课辅导陷入低谷,《阅读理解与习作课》和《书法课》慢慢成为重点课程,分阶段分班,每班学生人数在慢慢增长中,学生占教培中心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
新增的《奥数课》和《新概念英语》势头强劲,前景可观。楠楠决定把这四门课做成行业排头兵、争取成为本地行业的翘楚。
要做就做到最好!有了这个作为前行标准,行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方向和目标是楠楠前进的动力。
楠楠、唐老师、李老师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不容置疑的,有了这些坚硬的基石,为实现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深一脚浅一脚的,总是在前行的路上。
看着一个个倒下的同行们,楠楠不免纳闷,教培机构就真的这么一蹶不振了吗?
同行有时不是冤家,也可能是合作伙伴。一个行业,一个领域,靠的是大家拧成一股绳,毕竟集体的力量大。
楠楠的字典里没有失败,她不服输的精神在挫折面前又显现了出来。
国家只是在整顿,并不是杜绝,为的是让教培真正地为教育服务,而不是扰乱市场,给教育埋下隐患。
办好教培,教学质量是前提。楠楠虽然有了唐老师和李老师两个得力的干将,她还要寻找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加入。毕竟两三个人的力量有限。
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发,楠楠需要多专业的老师来加入她的阵营里来。一个好老师预示着一种好课程的开发,每一种好课都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这一无限广阔的空间既能给梦江南教培带来可观的收入,还可以让专业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楠楠给自己的教培取名创新教育,从取的名字来看,楠楠本就不想鹦鹉学舌。教改看似重创了梦江南教培,却给了楠楠重新审视自己的初衷的机会——推陈出新,挖掘教育领域的根本所在,或许比直接灌输知识更加有效。
想到这里,楠楠顿悟了——难怪国家要提倡素质教育,要整改。
教育是国之根本,提高全民素质是教之根本,而思想则是素质之根本,想法决定做法。
楠楠想到这里,豁然开朗起来。
一个孩子的思想从哪里来?最最重要的当来自父母的潜移默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正给孩子最大影响的是父母。
抓孩子当从父母开始。环境造就人。只有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时,孩子才能愉悦地学习,一个开心的孩子,做事效率才能提高。
“家校合作?对!做好家校合作,才能事半功倍!”楠楠兴奋地从椅子上腾地站起来。
她围着办公桌转了好几圈,喃喃自语:“如何能够更好地家校合作,让孩子不单单提高成绩,还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才能真正解决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迷茫和焦虑。”
楠楠决定择机开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课。让父母“持证上岗”,才是真正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给父母带来的困惑。
这一次,楠楠没有急着去落实,她为自己的开创惊讶不已。虽然她写过太多关于父母“持证上岗”的文章,但要开课还是第一次,而且在这里没有例子可以模仿,完全是她的自创。
楠楠决定先把之前写的文章编辑成课程形式,而且要丰富其内容,以便增强课堂效果。
想到了,接下来就是去做,楠楠向来就是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
《父母“持证上岗”》共四十五篇文章,涉及孩子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适用于18岁前孩子的父母。
文章虽然有底稿,变成课程的转换需要进行修改,四十五篇文章修改成四十五节课,这个过程是繁琐的。
避开周末,楠楠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打印出来、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分析、修改,实现书面语言和口语之间的转换,有的章节甚至推翻了大部分内容重新写过,难怪人们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
故事文是如此,教学文更要复杂很多。
课程设计首先是大众化的,但是又不能没有个性化,即便想的很周到,但也要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楠楠花了三个月时间才把四十五节课案编写完,审核几遍,才放下心来。
课是可以上了,可这次课面向家长,给成人上课,楠楠还是第一次,想起来还是有紧张感。
再着,广告宣传还没打,来多少人还不知道,一次挑战自我的宣传课定在了周日的下午,两个小时,楠老师决定讲专题——哈佛学生的五大习惯,希望通过分享引导家长提出问题,楠老师全面解答,然后推出《做优秀父母》课。
课程每周一次,一次两个小时,一人收费两千二百八十元,四十五次课,楠老师强调:因为是首次开课,希望更快服务于家长,助力于孩子,所以半价优惠。
从电话约课到开课,一切都出奇的顺利,比楠楠预期好了很多,宣传课热烈进行中,楠楠分享完“哈佛学生的五大好习惯”,家长们反映强烈,他们提出了很多令他们困惑的问题:
“习惯是很好,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呢?”
“孩子什么都知道,但他就是不想做,怎么办呢?”
“整天捧着手机,忘了吃饭忘了睡觉,更是忘了学习,这可怎么办?”
“孩子特别叛逆,你说什么他偏偏跟你反着来,这如何是好?”
“我都焦虑了,实在急人啊?”
……
面对家长们层出不穷的问题,楠楠做了简单回答,最后她说:“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用纯正的爱去关爱孩子,用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孩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