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这日,朝廷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举报太子与南疆人暗中交易,向其出售铁、铜矿石,以从中牟利。
而且,举报者称,去年常州周知府灭门案,太子也参与其中。
慧明帝派人搜查了东宫,发现了太子与南疆官员的来往信件,还有去年已经被斩首的江宁巡抚的信件。
更是在东宫的地下私库查获了大量的金银财物。
此事震惊朝野。
慧明帝大为震怒,将太子投入大牢,命大理寺、皇城司和刑部联合查办此案。
几日后的一天夜里,后宫廷卫发现有人悄悄潜入了皇后的凤仪宫,当即闯入缉拿,竟是大乐师嵇旷。
颜皇后曾拜嵇旷为师,她的凤鸣琴便是嵇旷所赠。
太子入狱的事,嵇旷已经听说,所以当宫婢拿着盖有皇后凤印的信件和信物前来求助时,嵇旷不疑有他,当夜入宫,却被廷卫拿了个正着。
这才知道被人算计了。
慧明帝听侍卫禀报了此事,气的差点晕过去。
颜皇后有口难辩,不管嵇旷是否被人算计,他深夜出现在凤仪宫是真,仅凭这点,慧明帝就不会相信她。
事实也是如此,嵇旷被打入死牢,她被幽禁,统领六宫之权被夺去,交于了曹贵妃。
几日之内,流言四起,传言颜皇后曾与嵇旷私定终身,更有甚者,说太子乃是皇后与嵇旷所生。
慧明帝一怒之下废了太子。
自此,朝堂上开始讨论起册立太子之事。
朝臣们分成了三派,有人支持三皇子,有人支持瑞王,还有一些人保持中立。
这样的情况也仅仅维持了十日左右,因为有言官弹劾瑞王,称当初仪嫔之死与瑞王有关。
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他们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
下朝后,慧明帝立即命廷卫调查仪嫔之事,他们查问了曾在仪嫔身边伺候的婢女,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瑞王曾与仪嫔有染。
慧明帝已被接二连三的事气晕了头,当即下令将瑞王关进了大牢。
慧明帝自己也气病了。
仪嫔本名沈清仪,是瑞王妃沈清婉的妹妹。沈家原本是支持瑞王的,仪嫔的事一出,沈家怒而投向了三皇子。
在牢房垂头坐着的太子,听见动静后抬眸,看见瑞王被人带进来,关进了隔壁的牢房。
太子有些诧异,“四弟,没想到你也被关进来了。”
瑞王笑了笑,毫不在意道:“我不关进来,他们怎么斗?”
“他们?”话一出口,太子也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来如此。”
瑞王看了太子一眼,说道:“皇兄不必担忧,父皇并不糊涂,只是一时气怒而已,待查清之后,会还皇兄一个清白的。”
太子叹着气摇了摇头,“我的罪名或许可以洗清,但是太子之位已经被废,只要父皇不相信母后,日后不要说是太子之位,皇子之位恐怕都难保。”
以己度人,他当初不是也不相信太子妃么?所以他理解慧明帝的心理。
瑞王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皇后娘娘贤良仁德,举国皆知,岂是一个谣言就能诋毁的?父皇现在正在气头上,冷静下来自然会想明白,皇兄要相信父皇。”
太子有所动容,看着瑞王道:“这个时候,四弟没有丝毫怀疑,相信我是被诬陷,也相信母后的清白,我真的很……很……”
“感动”两个字到了嘴边,他还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瑞王眨了眨眼,一本正经道:“我这不是巴结皇兄么?皇兄出去了可要记着我的好……”
太子垂眸,晦暗的脸色不自觉舒缓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