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谁射瞎了谁?
谁俘虏了谁?
李世民觉得自己年纪不大就得耳疾眼疾了,怎么既听不懂网友们说什么,又看不懂他们说什么呢?
臣公们也面面相觑,不敢置信。
赵匡胤、朱元璋和朱棣都迟疑了。
莫非他们读了假的史书?
流传下来的没说过李世民瞎了眼也没说过高丽打到了长安啊?
[你们别当真啊,别忘了主播的直播间里有一群“古人”啊,别真给人忽悠瘸了。]
[你真别说,主父偃都出现了,桑弘羊和张骞在哪里?]
众人这反应过来,这估计是话本子那样编造的事情。
不过......那高丽真敢这般想?
李世民觉得自己可能还有头疾,不然怎么额角一跳一跳的呢?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都是冲动的脾气,两个人不顾场合就想着请战,倒比李世民还要激动。
赵定安看到评论区的网友们在嘻嘻哈哈,突然意识到还得给几位帝王打个预防针,不然到时候被后世的网友们忽悠瘸了咋办?
他继续说道:“《隋唐五代史》里这样说:‘唐太宗对自己的功过,有这样的评价:“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我认为不妨这样评价他。’,通俗来说,就是封建帝王里挺好的一位。王安石说,‘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也是后世之人对于贞观的一个肯定。”
[不说贞观十七年之后,他治理下的百姓生活还算好啊,我一直以为残不残暴的要看百姓过的如何。]
[好多人都喜欢混淆明君、暴君、昏君的定义,然后凭空造个仁君出来。]
[封建王朝找仁君简直笑话......]
贞观十七年,又是贞观十七年。
之前就说过贞观十七年魏征逝世,至此大唐的君主失去了他的人镜,治理开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去不回头了。
李世民突然起身走到魏征身边,一把拉住他,真切道:“玄成,你可得好好活着,不然朕可怎么办啊!”
魏征也不知道怎么回应李世民了,以往老是被骂“田舍汉”都习惯了,结果今天他搞了这出,倒叫他浑身一激灵。
况且贞观十七年去世了,也活了六十多了,陛下估摸着还没他活得久呢......
赵定安道:“但这贞观之治一治世也是存在瑕疵的,说句不好听的,历史上任何盛世任何治世都是虚假的,真细细一考究就会发现,治理下的百姓只有有点惨和相当惨,根本过不上多久好日子。”
[不说宋朝建立在百姓之上的富庶了,武帝极盛和永乐盛世,其实都是这样的。]
[两个人都哐哐打,之前可能攒了些家底,百姓安居乐业了段时间,但他俩打仗都动辄好几年好几次,和李世民这种比起来还是差点。]
[李世民打仗还是计算好的,基本都是几个月完事,即便如此治下的百姓也过得不咋地。]
[那不都是镜花水月一般经不起推敲吗?]
[谁在乎百姓怎么想啊?都说朱元璋爱民如子,那是自己家圈养的猪羊牛马,可不爱惜了吗?]
“元朝时期有首曲这般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国家兴盛的时候,徭役、赋税也可能高得吓人。百姓压抑到极致就会爆发,然后又是一个新的王朝,新的王朝想要改掉前朝的缺点,另辟蹊径,结果又是一样的结局。”
张养浩是元朝人,因此之前的皇帝不知道,但朱元璋和朱棣是知道的。
尤其是经历过北元统治的朱元璋,再一次沉默。
他早年总是想着摆脱北元的残暴统治,渐渐地想建立自己的王朝,让治理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但实际上,他治下的百姓,依旧困苦。
[但百姓过得好和封建统治是冲突的,要么皇帝放开管理缩减自己的统治权力,要么搞点高科技来带你小小的震撼。]
[那得来个系统了家人们。狗头.jpg.]
赵定安详尽道:“有本书这样说,‘至今歌咏。惜其晚年,渐以惰怠,不悦人谏,好大喜功。金无足赤,人无尽美,信哉不诬。‘,翻译过来就是,贞观之治烂尾了。”
[之前是很好的,但是后来不行了,说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徭役福手福足。]
[断手断脚?那这税得多残酷啊?]
[晚年百姓说是梦回大隋了,不知真假。]
说到这个,他们这些要读史书以史为鉴的帝王臣子,倒没什么反应。
不论徭役赋税轻重,逃避徭役赋税者不知凡几。
但赵定安没忘记自己直播的作用,他连忙道:“我给大家纠正一点啊,百姓选择自断手脚不去徭役,不能证明徭役、赋税繁重。”
[宁愿自断手脚都不去,还不能说明赋税徭役繁重?]
[这就是古代的偷税漏税吧?]
“是,这就是古代的偷税漏税,而偷税漏税这件事情,封建王朝延续这么多年了都没解决,到了现代还有。”赵定安举例道,“西汉时期,‘贼伤人,及自贼伤以避事者,皆黥为城旦舂’;东晋时期,‘又制有无故自残伤者补冶士,实由政刑烦苛,民不堪命,可除此条’;宋朝,‘有自断指臂以求免者’;明朝,‘凡官吏人等诈称疾病,临事避难者,笞四十。事重者,杖八十。若犯罪待对故自伤残者,杖一百。诈死者,杖一百、徒三年。所避事重者,各从重论。若无避故自伤残者,杖八十。’。”
他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朝代的刑法,特地避开了唐朝时期,怕自己一秃噜来了个武后时期的,这不就坏菜了吗。
[我懂了,自断手脚不过是躲避赋税的一种手段,就像现在偷税漏税也是花招百出。]
[我老家就有这样的人,好手好脚的,但就是不去工作去讨饭,有年大暴雪把自己冻死了。]
“封建王朝看赋税如何,有个可参照的指标,叫课口。”赵定安道,这个点比较复杂,他放慢语速,希望自己能一次性讲清楚,“课口就是课丁,即承担赋役的人,如果税收高,那课丁数量势必变少。但以天宝年间作比较的话,贞观年间的课丁占比是合理的。”
[课丁比正常,那就说明赋税是正常收的,不能说繁重。]
[所以主播的逻辑是通的,哪怕到了现代也大把人避税啊。]
[那贞观十六年的括户和禁止伤残是为什么?]
“我之前说过,李泰后来着书一本,得了李世民更多的关爱,那本书叫《括地志》,是本地理学着作,他在贞观十三年户口大簿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当时各政区的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
李世民听着赵定安说着李泰的事情,心里头忍不住又自得了。
你说说,朕的儿子怎么这般优秀呢?!
“从时间顺序上看,在贞观十六年正月李泰上呈《括地志》之后,直到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谋反为止,世民是比较集中的下达了一批与地方治理有关的诏令。”赵定安道,“他对于《括地志》是非常重视的,书成之时,亲自下了《赐魏王泰诏》。他对于《括地志》应该也是认真研读的。通过研读发现问题,进而以此为契机,更加关注地方治理的具体和深层次的问题,由此而发,下达诸如检括天下浮游户口、禁止伤残等命令,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李世民咳嗽一声,这提前知道就少了点惊喜感,但要是未来青雀仍旧编出了这本书,那他是惊喜呢还是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