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非善人,就连明漪都无法洗清他内心的恶。”
这个时候,金蟾微微皱眉,当即开口道:“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大老远来这里见你,为什么单独把他关在外面?”
纵使是面对刚才帮过他的古树,金蟾也并没有因此站在古树这边,说话毫不客气。
在他心里,夜幽已经成了他的朋友。
而现在夜幽被单独关在外面,不知道古树到底想做什么,但这种被孤立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这个时候,灵执事也开口道:“树爷爷,您不要伤害夜兄弟,人是我带来的,我不想他因为我的缘故而遭受无妄之灾,咱们离开就是了。”
灵执事说话有些决绝,但他的本心如此。
“别着急,我并不会害他。”古树开口道:“明漪会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这是在帮他。他若恶念无法消磨,以后的修行之路必然会走向歧途,直至毁灭。”
金蟾冷静了下来,同为修行之人,他知道古树说的不错。
心无杂念才能走向长远,但若是一个人恶念滋生,诡气会逐渐走向邪化,直到完全堕落。
可看夜幽平时的模样,他也并不像是恶人,这其中的问题出现在哪?
灵执事还想说什么,土地下升起一道水流,在两人面前形成一片水幕。
这道水幕好似镜子,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
“你们看下去就知道了。”古树淡声道。
……
水幕外。
夜幽看着这片薄的跟纸片一样的水幕,既不前进也不后退。
不知怎的,他能感受到这片水幕在排斥他。
贸然进去恐怕无法预料。
可灵执事与金蟾为什么能够轻易的进入?
这个时候,一道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年轻人,为何不进来?”那是一道苍老的声音,好似迟暮老人。
夜幽稍加思索,便知道这人的身份恐怕就是这里的主人了。
只是这主人设下这道屏障,恐怕是有拒客的道理。
“是什么原因你应该清楚吧?”夜幽淡声道:“是不是设了圈套等着我钻呢?”
夜幽说的话直戳人心窝子,古树也不恼,只是笑了笑。
“这对你来说是一场考验,但同样的是一次机遇,若你想的话,随时可以进来。”
考验和机遇?
夜幽摇摇头,他对所谓的考验和机遇没有兴趣,前两日也是灵执事告诉他古树想要见他,他才会来到这里。
现在拒绝见面的也是古树。
既然这样,他离去就是了,何必浪费彼此时间?
夜幽刚飞上上空,然而那面前的水幕竟往前挪动了一分,刚好落在了夜幽的身上。
没有闪躲的时间,夜幽便经历了明漪的洗礼。
没有水的那种冰凉触觉,反倒是灵魂有种飘出体外的感觉,欲生欲死。
夜幽再次睁开眼,眼前是一片漆黑的世界,纵使有诡视之眼也无法看穿眼前的黑暗。
不,这或许不是黑暗,而是整个世界都是漆黑的,看到的便只有黑。
“老头,这么做就不太对了吧?”夜幽微微皱眉,他很讨厌这种招呼都不打一声直接对他出手。
这无异于是一种宣战。
就算对方是灵执事的师父,他同样不会因此咽下这口气。
“别急,年轻人,我这是在帮你。”
夜幽冷笑了笑:“说的挺大义凛然的,自己安的什么心自己清楚。”
古树并不接话,而是自顾自道:“这里是你的心境,你可以在这里正视你的内心,你难道不好奇你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吗?”
夜幽看了一眼一片漆黑的世界,微微皱眉。
他的内心一片黑暗,连一丝光亮都没有。
夜幽往前走着,脚下的地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面,而是虚无,他在虚空上行走。
不论是内心,还是情景,都是虚无。
像是被全部挖走,掏去只剩一道空壳。
“为什么会这样……”夜幽陷入了沉思。
水镜上,此刻夜幽在内心世界的画面被金蟾与灵执事一览无余。
看到眼前的画面,两人都有些惊讶。
纵使是见多识广的金蟾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一个人的内心一片漆黑,甚至连什么东西都没有,按道理来说不应该。”
心境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真实写照。
金蟾方才经过止观明漪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心境。
那是一片荷花池,中心有一座凉亭,他躺在荷叶上,静静的看着碧水蓝天。
他的心境便是如此,平静宁和,也是他向往的世界。
但夜幽不同,他的心境竟然是一片漆黑,不……若是换个角度说,那是一片虚无。
人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否则那不能算作是人,而是机器。
只是为什么会出现面前这样?
“难道那是纯粹的邪?”灵执事忽然开口道:“心境越是正向,情景越是光明。那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只有黑暗,那看到的,就是这种画面。”
金蟾瞪了灵执事一眼:“你在说什么呢?这绝对是止观明漪的问题,这地方我不待了,我要带他走。”
说完,金蟾直接转身就走。
然而古树面前闪过一道绿光,金蟾感觉到自己的身躯不听使唤,无法挪动。
感觉到这种异常,金蟾的神色一下子就冷了下去。
“阁下,你是要准备与我开战吗?”
“就算老头子我现在力量十不存一,但你也无法奈何我的防御,劝你三思而后行。”
灵执事也站在了金蟾的面前,看向古树,神色有些着急:“树爷爷,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但这样误会只会越来越大,放他们离去吧!”
“小灵,放心吧,我不会对他们做什么。”
古树又道:“朋友,我并无恶意,只是眼前的画面你也知道了,这是一件值得推敲的事情,若不搞清楚状况,他不会在修行一途上走到长远。”
金蟾并不买账:“我只知道你不仅控制了我,还强迫我的朋友经历明漪的洗礼,这是一个正常友好的交流吗?”
“不……我看透了他的心境,所以更加不能放他离开。”古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