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悯贤伫立在营帐之外,寒风如刀割般刮过他的脸庞,他却浑然不觉,双眼死死地盯着被敌军重重包围的山谷出口。呼啸的风声在耳边肆虐,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焦虑与决绝。他心中暗自思忖,如今局势危急,被动挨打只有死路一条,唯有主动出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反复权衡后,他决定趁夜突袭敌军的侧翼,寄希望于打乱他们的部署,撕开一道突围的口子。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打破这份死寂。苏悯贤亲自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兵,这些士兵皆是军中的佼佼者,他们历经战火洗礼,眼神中透着坚毅。此刻,他们身着黑衣,脸上涂满了黑色的油彩,宛如一群从黑暗中诞生的幽灵,隐匿在夜色之中。士兵们手持利刃,刀刃在黯淡的月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但紧握武器的手却无比坚定,尽管他们深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为了军队的存亡,为了身后的家国百姓,依然义无反顾。
队伍悄无声息地朝着敌军侧翼摸去,山谷中只有轻微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呼吸声。苏悯贤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的心跳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却又无比坚定,双眼紧紧盯着前方的目标,那是他们求生的希望所在。
然而,当他们距离敌军营帐只有几十步之遥时,突然,一阵尖锐的号角声划破夜空。那声音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苏悯贤心中一沉,暗叫不好,原来敌军早有防备。刹那间,敌军的营帐中涌出无数士兵,他们高举着火把,熊熊火光将四周照得亮如白昼,炽热的光芒刺痛了士兵们的双眼。苏悯贤见状,知道偷袭已无可能,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当机立断,大声下令:“强攻!”
战场上顿时杀声震天,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苏悯贤挥舞着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在敌群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他的手臂因用力而酸痛不已,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浑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杀出一条血路。但敌军人数众多,且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地对他们发起攻击。苏悯贤的士兵们渐渐陷入了困境,他们的体力在不断消耗,身上的伤口也越来越多,鲜血染红了黑色的衣衫,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苏悯贤不得不带着残兵退回山谷。这一次的突袭,不仅没有成功突围,还让军队遭受了更大的损失。士兵们疲惫地瘫倒在地上,有的捂着伤口,痛苦地呻吟;有的眼神空洞,充满了绝望和迷茫,他们望着山谷的天空,心中的希望之光愈发黯淡。
苏悯贤并没有气馁,他深知,此刻放弃就意味着全军覆没。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营帐,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营帐内,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烛火摇曳,映照着将领们疲惫而无奈的面庞。
“敌军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我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一位将领无奈地说道,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苏悯贤沉思片刻,眉头紧锁,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我们假意再次准备突袭,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然后从山谷的另一侧寻找突破口。”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试图在黑暗中为众人燃起一丝希望。
将领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一次的计划同样充满了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敌军更深的圈套,万劫不复。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苏悯贤开始精心布置。他派出小股部队在山谷出口制造声势,士兵们擂响战鼓,呐喊声此起彼伏,佯装准备大规模突围。同时,他亲自带领主力部队,悄悄地朝着山谷的另一侧进发。他们猫着腰,沿着山谷的边缘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提心吊胆,生怕发出一丝声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冷幽凝早已将他们的计划泄露给了敌国。当他们刚刚抵达山谷另一侧时,就发现敌军早已在此严阵以待。只见敌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手持武器,排列整齐,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仿佛在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