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读者留言,直接看原文:
“大佬你好,看到你的书真的是缘分,上课偷偷用智能手表看小说,就点了进来,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吧
(我认为)
我也是高三的成绩大概在一二本徘徊
想着后面努力努力上个一本
作者有什么专业推荐吗
(我认为学校学习真的没啥用)就想在毕业后学习一下剪辑,顺便找到一个方向干一下(大概率和学习没关)
现在有点想法,还请指点
我们家那有一群小学,在门口只有一个阿姨在卖点小烧烤,我就想去卖点小时候的刮刮乐(就是1元可以中20的那种,不是彩票,我之前有同学做过,有点了解)
顺便挂个相机拍视频,标题就叫大佬上一章讲的,大佬看可以吗?
还有大佬之前讲过的10个优点,我也列几个,大佬看看有什么发展前景吗?
(补充一下,个人家庭条件刚刚温饱,年收入4万左右)
1人缘特别好,不管男生女生,有点小能聊吧
2整个人真的超级自信(不是普信)我出生到现在一直只信一句话(我奶奶说是算命的说的:我是我们家族里命最好的(不然也看不到大佬的书)
3我真的是行动派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先不管成不成,先做
4在学校学日语的(比较好),会基本的交流
5我妈是月嫂,打算叫她没事多拍视频,我来剪辑,发在红薯上(她很开明)
最后还是感谢大佬的经验分享。
或许有一天我会追上您的脚步呢”
先好好学习吧,尽可能考个更好的学校。
虽然学历贬值,但是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改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反正到最后社会上就看你这张嘴皮子。
只要你的嘴遁能力好,哪怕有一天纵使学历贬成毛纸,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学历吹成上帝,就是这么一个世界,能自圆其说,就没人可以攻破。
所以能考好还是尽可能考好一点。
像之前有些人说我太贬低学历了,说我宣传读书无用论,其实我一直鼓励大家多看书,简直是bullshit。
而至于学历到底有用没用,我觉得其实也是分立场,我只能说对我来说用处不太大,因为我想用也没有啊。
我鼓励一切人用非常认真的态度做自己眼前的事情。
就好像一个人如果不适合学校,我会鼓励他快点离开。
而一个人只要还愿意在学校坚持,我会鼓励他尽可能学好。
也许到最后,可能之前的经历并不一定能够带给你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但认真做事,这份态度一定永远能为你提供好处。
至于专业,如果你真的对剪辑感兴趣,就报和剪辑相关的。
其他我真不知道,问得太泛了,天底下专业太多了。
你要说,提供几个你有意向的专业选几个优先考虑,那还有点思路。
现在能想起来的,要不就适合考公的那些行政中文法学之类的,留着当条后路。
打工的话,现在就想起来一个比较有前景,好就业,而且利润高。
就是兽医,但你这个都一本的成绩了,不知道好不好读,一般听说都是什么职业技术学院。
想从商的话,广告,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经济学可能有点用处。
你自己选吧,反正大多数人读的专业和未来工作基本没啥关系,也没几个老板是科班出身的。
真正有用的经验都是社会大学教的,尽可能还是找个自己喜欢的,这样至少还愿意听点课,不至于最后毕不了业。
尽可能找个一线城市的学校读,北上广杭深,要不就是当地省会城市,见见世面,资讯比较前沿,就完事儿了。
刮刮乐可以的,你高考结束大概6月初,之后就可以去小学门口卖小半个月。
反正重点是记录与小学生互动的感觉,这种小孩蜂拥而至的画面,是重要的看点。
很多摆摊的或者卖火鸡面的,他摆摊其实不挣多少钱,重点就是蹭这个题材,用视频起号之后,赚视频收益。
你这些优点也都挺好,继续加油呗。
低成本的不断试错,坚持自我提升,永不放弃的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怎么能够停滞不前!
相信光的力量。
就像阳光穿破黑夜。
当然在保持冲劲的同时,还是要懂得世间的险恶。
除了看我这本书之外,创世纪看了吗?
这段时间先好好学习,尽可能考个好学校。
然后暑假的时候记得把创世纪看他个十万八千遍。
只看第一部就行,第二部纯为了跟第一部的风,硬写的剧情,没意思。
叶荣添和许文彪,重点分析这俩角色的人物心理变化。
看懂,大脑和其他身边普通人,会形成完全质变的差距。
行了,咱们来看下一个同学:
“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
哈哈,白漂了老师这么久知识,我其实没什么太想问的。
我中专的时候偶尔会听一档电台节目,是一个女声讲故事,她的开场\"默默道来,总有一个故事为你而来\"
想听听老师怎么理解的,已刷角色召唤!
感谢老师!”
这个就是非常典型的种心锚。
第一,因为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
就假设,餐厅里头大家都在吃饭,突然旁边有一桌,一个哥们说:“昨天晚上我和我小姨子偷偷摸摸在楼道……”
旁边的人可能看起来是不动声色的,继续吃饭,但只要他们耳朵不聋的话,这会儿脑子里头已经开炮了。
甚至有一些可能比较动物性强的人类已经扭头看向那位说话的主角,开始代入人脸的脑补。
并且接下来已经做好准备,想要听他说完这个故事。
第二,就给观众期待感,可能今天我听这个节目,我没有感觉这个故事有打动我,我觉得很无聊,我想要放弃这节目不追了,接下来可能去看别的节目去了,去看小电影去了。
但是我会回头想一想,会不会下一个故事就能够打动我呢?
毕竟他说总有一个故事为我而来,会不会我再多听几期,就可以等到那个属于我的故事呢?
大多数人类,其实这一辈子最多的时间,是用在无聊和寂寞上的。
一辈子,能够遇到几次真正让自己感觉热血沸腾的时刻,其实并没有太多。
所以大家都很希望能够听到一个打动自己的故事,期待那一份灵魂共鸣。
而这个心锚一种下来,把人体本身对灵魂共鸣的期待,勾向那个节目。
把网撒向听得懂中文的所有人,形成最大程度的揽客。
可以说是很优质的一条广告词。
就好像郭小四的小时代,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爱人,他一定会找到你,你要等。
这句话就让恋爱脑持续相信爱情,等下一部电影的时候,继续为爱买单。
我就是这样理解的。
即将说再见,没有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