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铜锅和烧硫磺的冷凝罩终于送过来了......
趁着泥瓦匠照图纸垒高炉的空档期,李晓明决定先从最容易的做起,熬硝。
火药的研制是绝对的机密,这个时代可是各路军阀、外族并起的黑暗乱世。
北方的那些个变态军阀首领,连杀带吃,已经快把人民祸害绝种了,若是掌握了火药配制方法,那华夏大地恐怕就彻底沉沦,不见天日了。
李晓明这个低调的穿越者,只想有朝一日彻底躺平,带上老弟昝瑞一起享受人生,可绝不愿意做个千古罪人。
熬硝、烧硫磺的事,为了保密起见,他打算亲自动手去做。
他和昝瑞脸上罩着湿麻布,把一箩筐一箩筐的骚臭硝土倒进大水缸里,加上草木灰,用两根大棒反复搅拌,一连弄了四五缸。
搅拌均匀后静置在一个大屋中进行沉淀。
做这玩意,可不是个滋味,既然做了,就一次做多些。
二人虽然把口鼻都捂的严严实实,但一天忙活下来,仍然觉得嘴里像是进了屎。
硝水沉淀一夜后,杂物砂土都沉在了下面,用瓢把上面的水撇出来,下面的沉淀物,就可以丢掉了。
然后用细布反复过滤这些硝水,把滤净的硝水倒进几口大铜锅里,开火熬煮,直到锅内大部分水分蒸发,只剩下少部分粘稠的溶液。
然后把几口锅里熬剩下的液体部分撇出来,再次加水熬煮,反复几轮熬煮后,剩下的就是较为纯净的硝盐混合液了。
深秋时节,夜里温度低,硝液静置一晚后,里面的硝就结晶出来了。
这个时候的硝,纯度仍然不够,含盐量太大,需要把硝晶体捞出来放在锅里加水再次熬煮、静置结晶。
如此反复数次,李晓明捏起一块硝晶,用舌头舔一舔,感觉苦味完全盖过了咸味,差不多了。
他又将晶体碾成面抹在麻布上,点燃麻布,麻布吱吱拉拉的剧烈燃烧。
李晓明开心坏了,火硝应该是成了。
与此同时,用来炼铜和烧硫磺的,一大两小,三座高炉也已经建成。
李晓明指挥陈家寨的几名俘虏往高炉里添加石涅。
在石涅完全点燃后,用铲子将用石磨磨碎了的石硫磺粉渣,一铲一铲覆盖在炽热的石涅上。
片刻后刺鼻的滚滚黄烟从高炉上方冒出。
李晓明让几名俘虏用湿布蒙住口鼻,将一个奇形怪状的大锅盖,盖在高炉的上方。
自己跑得远远的,硫磺蒸汽有剧毒,让敌人去干这活不心疼。
黄烟通过锅盖顶上的铜管延伸进一个大水缸里。
黄烟就是遇高温气化的硫磺,通过铜管进入水缸后冷凝提纯。
冷凝足够量的硫磺需要很长时间,好在有三座炉子同时在运作。
趁冷凝硫磺的这段时间,开始召集木匠和铁匠制作铜炮的范畴模具。
因为火枪比炮复杂多了,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然而外敌随时有可能先发制人,朱水成和蒲荣的城墙如果建好,再搭配一二十门火炮,抵抗张家堡,陈家寨那样的农民军应该问题不大了。
李晓明打算一步到位,制造弗朗机炮。
这种炮简单实用,野战、城防都适合,以后收复老县城之后,还可以装在船上去全国贩盐。
坐着炮船去古代中国各地贩盐,还能顺便旅游、打野、钓鱼,想想都刺激……
弗朗机炮的原理很简单,四尺左右的一个大铜管,口径两寸左右,加一个一尺多长的子炮,铜管一端口径加粗,作为炮腹。
用的时候,将子炮预装好火药和弹丸,塞进炮腹内,向一边旋转闭锁,点燃引药就可开炮。
作战时,可以每门炮配数个子炮,可以大大提高开炮速度。
刘新已经把五百多斤铜买回来了,就等火药配制完成,就可以铸炮了。
县令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