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羿到处送信,这前后十几天的时间,梁帝国朝廷已经在商量出兵参战的事情了。
萧歆把地图张开来,觉得慕容羿的很多条件是无法实现的。
首先是割让宁边州。
宁边州是西南招讨司的辖地,也是入侵河东的桥头堡,如果要割让宁边州,一是西南招讨司的北燕军队不会同意,二是割让这个地方带来的战略损失太大,对北燕的“南下”战略来说,不允许。
其次是割让燕长城,燕长城在兴化南边,突出了一块领土到蓟县前20里左右,这里是南下幽云路的前哨,只要从燕长城南下,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攻入燕京府。
如果这块地方不要了,那也就意味着北燕的南下政策彻底破产,北燕将缩边,退回漠南和辽东。
一旦冬天来临,天寒地冻,北燕冻死者将不计其数。
曹孝泽提议道
“慕容羿说事成之后可以割让燕长城,这样一来幽云十六州将趋于完整,而且北燕不能再利用这块要地,南下大梁。这就意味着北燕将缩边退向关外。一旦天寒地冻,风沙来临,北燕因天灾而死者将不计其数呀。”
萧歆如此说道
“这地是个好地方,但是慕容羿已经无耻到了用北燕最为险要的国土来换取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朕觉得慕容羿不像是这种人。”
上官云益说
“北燕有西北、西南招讨司。西南招讨司不受室林军管辖,因此慕容羿或会派人去西南招讨司劝西南招讨使韩重奉加入他们。如果慕容羿要割让宁边州的话,韩重奉会坚决拒绝。”
荀白水希望梁军出战,他表示
“臣希望大梁能够收复失地,臣提议,向慕容羿开出条件,我们只要燕长城靠近蓟州那一部分,以此降低条件,再出兵桓州(燕上京)。倘若北燕有变,我们甚至还能进兵辽东,收复汉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宋浮也赞同荀白水的意见
“臣附议。”
萧歆其实也很想收复失地,他说
“当年,先帝武靖皇帝收复了凉州、甘州,只可惜收复了河西走廊的一半,没有进兵嘉峪关、玉门关。朕还是太子的时候,又时常听先帝感叹我大梁没有收复辽东,使汉地一统。朕今年已经54岁了。”
听到皇帝提示了自己的年龄,曹孝泽表示
“可以命李彦进率军2万,从幽州顺天府出发,进入龙门县,北上支持慕容羿拿下桓州。此外,再命顺州守将张同引军2万,两路并进接管燕长城。命汴梁禁军都虞候岳银川至顺州,接替一部河北禁军,遥为呼应,如何?”
萧歆搓着手,手上冒着汗,道
“好好好!即刻命令计司张赟统计出这六万兵马所需要的军资,再命令扶风郡王平旌,把川东路查抄的贪官赃款还有从路胜叛军那里缴获的钱财和粮食支援到汴梁去。”
萧平旌看着萧歆给来的军资要求,他收起圣旨,说
“每次陛下的加急,就是要我给钱,川东路的余粮不富裕呀。不过这仗,我看可以打赢吧?我们有六万禁军参战,北燕怎么样也不见得能击败我们啊。”
楼士道
“守燕长城不是问题,我们只要接管城墙,不往外出兵便是。我就是怕李彦进的那两万兵马出了关帮慕容羿打仗,保不准慕容羿不讲武德,一仗下来,全军覆没啊!”
萧平旌坐了起来,见楼士这么说,似有一番道理,对楼士说
“老楼,你赶紧起草一份奏疏,到时候我们送给陛下...不过...恐怕等到奏疏送到的时候,河北禁军已经动身了。”
兴化之战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慕容永兴一直等不到朝廷钦差的到来,也不见其他朝廷地方大员的消息。
糟糕的是,慕容羿正在向上京逐步逼近,现在慕容永兴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慕容永兴忐忑不安,他对部将们说
“我们现在出兵,去龙门攻打慕容羿,我们胜算多少?”
一名谋士说
“呃...如果梁军不参战,我们的胜算很大!上次我们只是低估了唐晟而已。这次我们只要利用重甲精锐,专门对唐晟严防死守,不成问题。”
慕容永兴道
“如果我们再不出兵,信使送出去接连没消息,那就是都死了,我们必须攻打龙门了,时不待我了!出兵!”
慕容羿仍然在龙门县县衙门里看地图,这时候跑来一名鞑靼兵报信
“报!有好几万汴寇越过了龙门长城,请王爷早做准备呀!”
慕容羿急忙提刀来到衙门外的马厩,上马出城来到龙门县对面。
唐晟也带兵跑了出来,和梁军对峙。
李彦进对慕容羿大笑道
“呃啊哈哈哈哈!锦王爷对大梁的出兵要求,我们皇上答应了!现在由我带领2万禁军来支援你们。万望你们到时候要信守承诺呀!”
唐晟听到李彦进这么说,侧过脸看了看慕容羿一眼,回头心里在想着什么。
唐晟心里觉得很不可思议,慕容羿说镇北王慕容翀是个不择手段的人,恐怕慕容羿也差不到哪里去。
梁军出兵那可不是请客吃饭,如果没有很高的要求,梁军是绝对不会出兵插手北燕的内政的。
现在慕容羿还没有和慕容永兴打的两败俱伤,梁军就这么出兵了,估计也是见好就收,但不知道是看上了北燕的哪一块风水宝地。
慕容羿放松了警惕,他对李彦进道
“李将军!请!”
李彦进带着梁军进入了龙门县。
在衙门里,慕容羿问李彦进
“李将军,此次派兵多少人呢?”
李彦进道
“两万!”
大家自信了起来,慕容羿对李彦进说
“李将军,我们要信守承诺,那你指的信守承诺,是指什么呢?”
李彦进把使者写下来的带有锦王印信的信件展示出来
“嗯!锦王已经承诺了,将渔阳前的燕长城割让给我们大梁!我们将出兵与锦王拿下你们燕国的上京,如果你们不答应,我们也不抱怨!那就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