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来到宏光塑料厂,李誉恍若隔世。
之前在这里,自己刚刚重生,只是一个小小的文书,拿着20块钱一个月的薪水。
现在过了几个月,再回来时已经有了事业,身价千万。
“王大爷,刘叔在吧?”李誉亲切地问门卫大爷。
“你是……,这不是小李吗,回来了?你可长胖了,也结实了!”王大爷一下子没认出来,再仔细一瞅,这不是那个瘦高个吗,当时他英语说得贼溜,负责接待外国友人,这才几个月不见,长肉了,显得很壮实!
他又补充说道:“你刘叔在办公室里,我领你们过去!”
“谢谢了,王大爷。”
李誉已经帮乔骏找好了宾馆,安放下了行李。
当时办完后,已经是下午时分,由于李誉准备去刘叔家吃家宴,就没有带乔骏,但他给乔骏嘱咐好了各种注意事项。
这时候,他一个人提着来济城后买的礼物,跟着王大爷往里走。
牛角扣毛呢风衣,休闲裤,黑色皮鞋,在1979年的初春简直酷得掉渣,再加上李誉的发型从万年不变的平头改成了短碎发,一路上碰到很多在厂职工,但一个认出来的都没有,或者,即使看着像李誉,也不敢认。
变化太大了。
“咚!咚!咚!”
王大爷敲了敲门,朝里喊道:“刘书记在吗?”
“怎么了,老王?!”
“快把门打开,你看谁来了!”打开门,刘和友一眼就看到了李誉,愣了一愣。
“叔,我回来了!”李誉把手里的礼物一松,笑着看着刘叔。
“小誉!”刘叔惊喜非常,他抓住李誉的手,上下打量,“胖了,胖了,看来在美国没受罪,你姨经常念叨你,怕你一个人在那里吃亏受苦。”
然后,他又想起来:“抓紧进屋,进来,进来。”
刘和友拉住门,把李誉往里迎,手上动作不停,翻出杯子放桌子上,要给李誉倒水。
但他没有李誉手快,让李誉抢先提了暖壶,给两人的杯子都满上。
“让叔好好看看。”刘和友坐在李誉旁边,上下打量着,捏了捏胳膊,拍了拍肩膀,“长了肉了,也结实了,这美国水土挺养人啊!”
“嘿嘿,主要是以前太瘦了,随便吃点就长肉,其实还是家里好,那里的饭没有姨做的香。”
“嘴还是跟以前一样甜,行,晚上你想吃什么,就让你姨做什么?!”
“哈哈,”李誉搓着手,一副急不可耐,要流口水的样子,“这下子可以大饱口福了!”
刘和友等他耍宝过后,沉声问道:“怎么才去了几个月就回来了?”
自从见到李誉,他就想问清楚,之前,在电话上李誉说过开了家公司,他不太相信。
李誉吐了吐舌头:“叔,你谨慎过头了,我真是来跟厂子合作的。”
他取出一张中国银行存款单,递过去:“我连定金都带来了,100万美元。”
李誉启程回国前,从玩具公司里拿出100万美元,提前通过中间渠道,存到了中国银行里。
刘和友身为厂子的大佬,各种单据没少见,存款单一捏在手里,凭感觉就知道不是假的。
100万,还是美元!
刘和友倒吸一口凉气,他呆呆地看着李誉:“小誉,才去了4个月,你上哪里弄了这么多钱?!”
“叔,这说来就话长了,要不等回家,等我姨也在的时候,我一块说吧。”
“行!晚上说。”刘和友说道,心里也责备自己:干嘛不信任自家孩子。
然后,李誉又跟刘叔聊了厂里的事,由于现在已是下午,厂子人不齐,刘和友跟他说明天处理李誉拿来的订单。
李誉当然说好,今天最重要的是吃徐姨的饭,其他的都统统抛之脑后。
说到徐姨,刘和友想了想:“算了,我也提前下班,咱都早回去,让你姨买点好菜!”
“叔,这些烟酒什么的,是给厂子里买的,也不太多,你回头看着给分分。”李誉把提来的大袋子让刘叔看看,“都是到了济城买的,我这一走,好几个月,也怪想大家的。”
“行,搁这里吧,明天再说!”刘和友高兴的说,“想的还挺周到。”
李誉回了趟宾馆,取了行李和给刘叔一家买的礼物。
然后,他骑着刘叔借的自行车,和刘叔一起往家里赶。
徐姨是最高兴的。
他是街道办的领导,听人传话说门外头老伴找她,还纳闷老夫老妻没什么事,干嘛不下班就跑来了。
她紧倒腾两步跑过来,然后,就看到了李誉——与半年前相比,又帅气又洋气的李誉。“你这孩子,在美国吃香的喝辣的,是不是把你姨忘了,过年都不回来。”徐姨一见到李誉的时候开心的不行,真走到李誉身边了却怪罪起来,但没怪罪上两句,捏了捏李誉胳膊,说道,“看来在美国过得还行,你姨我算是放心了。”
刚过了正月的日头还是斜的,不过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挺温和。
周围全是围过来的同事,李誉穿这身服装不能停下,停下容易造成围观。
徐姨这时候看同事们都上下打量李誉,很开心,骄傲地说:“怎么样,我干儿子帅不帅!”
“干儿子”的称呼是第一次从她嘴里说出来,连李誉都觉得意外,不过也觉得暖心。
自从她闺女嫁出去,她一直闷闷不乐,李誉嘴甜又来的巧,正好赶上了那段空白,她一直拿他当儿子看。
“帅!”周围同事附和着。
算不上恭维,半年前的李誉如果说没长开的话,现在水嫩的很。
“小伙子长得不错,穿得也挺时髦,有对象了没?”和徐姨年龄相仿的一个大妈问道,她眼睛放光,跟看女婿似的。
“你个老齐家的乱打听,我孩子在美国念书呢,现在哪能找对象!”徐姨立刻批评:我干儿子不愁对象。
李誉没敢吭声:他现在一个没有念书,二个还找了对象。
“在美国念书!”——周围一片吸气声。
如今“中美友好”蜜月期的宣传碉堡了,把美国夸成了一朵花,人人开汽车,家家小洋楼,跟天堂似的。
徐姨更开心了:“是啊,等毕了业在美国娶媳妇找工作,买小洋楼。”
李誉看徐姨高兴,就添了一句:“我现在已经买了小洋楼了。”
“什么,你买小洋楼了?”刘叔在旁边问道,这是他都不知道的情况。
“是啊,上下三层带泳池。你和我姨有空的话,回头我带你们一起去美国玩。”
徐姨批评着:“挣个钱不容易,早就嘱咐你别乱花钱,你这孩子就是不听。”
虽然是“批评”,但她脸上的笑意却是真真的,李誉有本事,她也有面子。
她今天太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