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嬷嬷连忙爬起来,跪好。
然后,哽咽道:
“殿下,老奴的女儿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孙静悠她也不是老奴的孩子。
她只是抢了老奴女儿的玉佩。
老奴的女儿,下落不明。”
长公主听她这样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踉跄一下,伸手指着周嬷嬷。
气极反笑,
“你好的很呀!
若孙静悠果真是你的亲生女儿,你现在也会瞒着本宫,对吗?”
“老奴死罪。
请殿下赐死。”
周嬷嬷大哭道。
“将话再说明白些。
本宫想要全部真相。”
长公主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当日,郡主生下洛淇郡主时。
老奴清楚地记得,郡主的左肩膀上有个圆形的红色胎记。
沈意如那日闯进公主府,肩膀上的衣服被划破,老奴看见了她肩膀上的胎记。
那形状,和洛淇郡主肩膀上的一模一样。
老奴敢确定,沈意如就是洛淇郡主。”
周嬷嬷也不想再隐瞒了,一股脑全说了,
“至于孙静悠,在她生孩子的时候,老奴看见她的屁股上有一个胎痣。
而老奴的女儿,身上根本就没有胎痣。
所以,孙静悠不是老奴的女儿。
终于她的真正身份,老奴正在调查。
暂时还没有头绪。”
话说到这份上,长公主已经信了七八分。
一时间,很多之前被她忽略的事实,瞬间涌现到她脑海里。
其实单看沈意如的长相,就能看出来,她与自己有几分相像。
之前,她认为,孙静悠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一心想要护亲生女儿,便将旁人不当一回事。
所思所想都偏心自私,护犊子。
虽然其中还有许多细节,她还没有弄明白。
不过,她也不敢再耽误,
“套马车,本宫要去皇宫。”
她也顾不上跪在地上的周嬷嬷,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她必须去求皇帝,派人去将沈意如给追回来。
她的女儿不能这么去送死。
周嬷嬷见长公主终于是信了她的话。
她整个人瘫软在地上,长长地舒了口气。
能信她就好。
她不能一错再错。
只要能拦住洛淇郡主,让她去死,她也是愿意的。
至于孙静悠,实在藏得太深。
她派人查了这么久,也没能将她的真实身份给查出来。
回想起,她与长公主初相认时,处处模仿公主的喜好。
她就不寒而栗。
能将长公主的习惯和喜好,了解得那般清楚的,必定不是什么简单的人。
她身后应该还藏着巨大的阴谋。
总之,现在长公主殿下知晓了真相。
至少,以后不会为了孙静悠去欺负沈意如了。
当然,前提是沈意如这一次不去边州治瘟疫。
那可是一条有去无回的不归路。
长公主匆匆入了宫。
又一次找到皇帝。
她直接跪下行礼,
“陛下,请您下旨将沈意如召回。
她不能去边州,那里的瘟疫那般严重,她去了会死的。“
皇帝放下手中正在看的奏折,有些疑惑的看向长公主,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长公主有些狼狈地连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是我的错。
沈意如是我的女儿,她才是我的亲生女儿。
她是洛淇啊,陛下。
她是您的亲外甥女啊,陛下!”
皇上眯了眯眼,
“你是说沈意如是洛淇郡主?
简直荒谬。”
长公主见皇上不相信,飞快地将周嬷嬷之前说的话,说给皇帝听。
皇帝听完之后,眉头紧蹙。
半晌没有接话。
“陛下,我虽然不知好好的沈家女儿怎么就成了我的洛淇。
可我知道,是真的。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巧合?
沈意如就是我的孩子,我找了她十八年。
现在终于找到了,难道却要眼睁睁地看着她去送死吗?”
长公主越说越激动,
“陛下,请您救救洛淇,救救您的亲外甥女。
你不可这般无情呀,陛下。”
“放肆。”
皇帝突然站起来,狠狠一拍桌子,
“沈意如医术高超。
她前去边州治瘟疫,最合适不过。
且她是自请前去,朕并没有逼她。”
“现在暂且不论,沈意如是否是你的女儿?
就算她是,又如何?”
皇帝的表情失望又严肃,
“边州有难,大楚深陷危机之中。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别说沈意如是朕的外甥女,就算她是朕的亲生女儿。
只要她真有治住瘟疫的可能性,朕也会毫不犹豫地让她前去。”
长公主急了,脱口而出,
“陛下,您的儿女众多。
自然不能体会我的心情。
可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若她折在了边州,那我就绝后了。”
“大逆不道。”
皇上怒吼,
“来人,将她拖下去…”
“皇帝,你身为君王,不该动这样大的怒。”
太后娘娘由郑嬷嬷扶着,走进御书房。
皇上见太后来了,敛了敛暴怒的神情,走上前去,
“母后,您怎么来了?”
“我不来能成吗?
皇帝方才是想教你长姐拖出去用刑吗?”
太后语气中有些愠怒。
皇上躬身捶手站着,没有接话。
“我就知道。
意如自请去边州。
她在为大楚国出生入死。
你却要处罚她的生母。
若她知晓此事,岂不是要寒心。”
长公主闻言猛地抬头看向太后,
“母亲,你也知道意如才是我的女儿?
你为何不早些告诉我呀?”
“我原本只是猜测。
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太后情绪还算稳定,缓声说着,
“今日你这样来闹,我便确定了。”
“怎会如此?
连母后都能察觉到的事。
为何我这个亲娘,看不出来?”
长公主挫败地跌坐在地上。
“好了,起来吧。
你只是太想补偿自己女儿了,才会被一块玉佩迷了眼。”
太后说着,亲自上前将长公主扶了起来。
长公主靠在太后肩膀上,痛哭起来,
“母后,女儿真是该死。
您怎么罚我都成。
求母后,替我向陛下求情,下旨召回我的洛淇。”
太后拍了拍长公主的手背,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若是能劝得住,母后早就劝了。
意如那孩子,有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