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四月的清晨,紫禁城内一片肃穆。
坤宁宫内,皇后夏氏正端坐在凤椅上,手中握着一卷书,神情端庄。
正德皇帝朱厚照则坐在一旁,百无聊赖地摆弄着腰间佩戴的龙形玉佩。
他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月,按照明朝的惯例,皇帝在皇后宫中住满一个月后,便可回乾清宫居住。
“陛下,时辰不早了,该回乾清宫了。”太监刘瑾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原本懒洋洋的正德皇帝当即跳起来,伸了个懒腰并扭了扭头,开心道:“终于可以回去了,这一个月可真是闷死朕了。”一点都不顾身旁还在的皇后。
皇后夏氏垂眸瞬间黯然,可旋即抬眸间,又不见了那黯然,只见她微微一笑,起身端庄行礼:“恭送陛下。”
正德皇帝看也不看皇后,摆了摆手,大步走出坤宁宫。
回到乾清宫后,他并未像往常一样处理政务,而是换上了一身便服,对刘瑾说道:“朕要出去走走,你不必跟着。”
刘瑾大惊失色:“陛下,这可使不得!您还在大丧期内,若是被朝臣知道……”
刘瑾:这可不是他引诱皇上偷偷溜出宫的,他可是有劝着皇上的,但皇上不听,可不能怪他。
不过,这次皇上居然不让他跟着,是哪个王八蛋争得了皇上的宠爱。
正德皇帝不耐烦地打断他:“少啰嗦!朕自有分寸。”
说完,他悄悄从乾清宫的侧门溜了出去,直奔宫外。
京城的街道上,正德皇帝兴致勃勃地逛着市集,看着街边的杂耍和小贩的叫卖声,心情大好。
然而,他的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
正当他在一家茶馆喝茶时,内阁大臣李东阳正巧路过,一眼认出了他。
李东阳连忙上前,恭敬地说道:“陛下,您怎么在这里?”
正德皇帝一愣,心里暗叫糟糕,但面上却是很自然的笑道:“李爱卿,真是巧啊。”
好似被抓到偷溜的人不是他一样。
李东阳脸皮抽了抽,语气严肃道:“陛下,您还在大丧期内,怎能私自出宫?这若是被朝臣知道,恐怕会引起非议。”
正德皇帝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朕不过是出来散散心,何必大惊小怪?”
心里也很无奈,怎么就被李东阳这个家伙撞见个正着呢,不然他直接来个没被撞见就死不承认就是了。
李东阳也知道这个少年皇帝的性子,也很是无奈,只得贴身跟着正德皇帝,一路护送他回宫。
正德皇帝虽然心中不悦,还是不想回宫,但谁让他被撞见个正着呢。
而且也知道李东阳是为了他好,只得悻悻地回了宫。
正德皇帝私自出宫游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朝堂。
第二天早朝,内阁大臣李东阳、刘健等人纷纷上疏劝谏,要求皇帝遵守礼制,专心守孝。
“陛下,您还在大丧期内,私自出宫游玩,实在有违礼制!”李东阳跪在地上,语气恳切。
又是一样的话语,怎么他就不换一下?好歹有些新鲜感啊!
这话,他还是知道不该说出来的。
但没说出来也不要紧,要新鲜的,刘健他们立马顶上。
正德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心中不悦。
“朕不过是出去散散心,何必如此大惊小怪?”正德皇帝不耐烦地说道。
刘健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守孝期间,您应当专心政务,不可随意出宫。这不仅是为了先皇的哀思,也是为了天下的安定。”
正德皇帝冷哼一声,将奏折丢到一旁:“朕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朝臣们面面相觑,只得退下。
正德皇帝坐在龙椅上,心中暗自思索。
他知道,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朝臣们的劝谏只会越来越多。他必须想个办法堵住他们的嘴。
正德皇帝回到乾清宫后,坐在御案前,眉头紧锁。
他随手翻看了几本奏折,发现几乎都是劝谏他遵守礼制的内容,心中更加烦躁。
“这些大臣,真是烦人!”正德皇帝低声抱怨道。
突然,他灵机一动,嘴角微微上扬:“既然他们说朕不孝,那朕就干脆守足三年孝,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他立刻召来刘瑾,吩咐道:“传朕的旨意,从今日起,朕要为先皇守足三年孝,不再去后宫。至于出宫游玩的事,朕也不会再犯了。”
再犯,也不会是朱厚照正德皇帝犯的。
刘瑾一愣,随即恭敬地应道:“是,陛下。”
正德皇帝的旨意很快传遍了前朝和后宫。
朝臣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以为是他们劝谏太过,小皇帝这是矫枉过正了,既欣慰又觉得这样不太好。
倒是李东阳,刘健等几个内阁大臣晓得皇帝的性子,有种不好的预感。
但还是随大流纷纷上疏劝谏,要求皇帝不要过于苛刻自己。
“陛下,守孝三年虽是礼制,但您身为天子,应以国事为重,不可过于拘泥于形式。”李东阳跪在地上,语气恳切。
正德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心中不悦。
他随手翻看了几本奏折,发现几乎都是劝谏他不要过于苛刻自己的内容,心中更加烦躁。
“朕已经决定了,你们不必再劝。”正德皇帝冷冷地说道。
朝臣们面面相觑,只得退下。
若为自由故,美人皆可抛!正德皇帝坐在龙椅上,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自己这一招不仅堵住了朝臣们的嘴,还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自由。
消息传到永和宫,思宁正坐在窗前,手中握着一卷书,神情淡然。
宫女小心翼翼地走进来,低声说道:“淑妃娘娘,陛下下旨要为先皇守足三年孝,守孝期间不再来后宫了。”
思宁微微一愣,旋即露出失落的情绪。
“娘娘,您不必伤心失落,这皇上不来后宫,代表着您和其她两位妃主娘娘是一样,不是被皇上特意冷落的。”宫女随即劝解道。
好似还真是这样,思宁脸色当即好看了点。
实际思宁思宁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自己暂时不必为怀孕生子的事情烦恼了。
她现今才虚十六岁,年纪太小,不适合怀孕生孩子。
这还是她从前世朦胧记忆中想起来的。
对了,接下来一些日子里,她也要保持住心情不是很好的模样,还是要随大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