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途中
因为没来的时候带的东西多,而且周翎宁也对周围景色没那么新奇了,所以连日赶路,行程很快。
第十三天下午时分,队伍就到了离京城不远处。
阿大道:“稍作休整。”
“是,统领。”
严盼三人来和周翎宁辞行,毕竟一起入京,容易引人注目,她们悄悄回去即可。
周翎宁让阿二带了几个人送她们回去。
她把暗卫和侍卫们带回来了四分之三。虽然平时用到的时候不多,但是就怕用的时候没有。
其余人休整后继续赶路,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遇到了宫里来的人。
“仆侍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帝算着周翎宁回来的时间,提前派人在这边等了两天,怕没人接,让乖女儿受委屈。
“起来吧!”周翎宁的声音从车上传来。
虽然来人是皇帝身边的虞仆,但那又怎样呢,不至于让她亲自接见。
那人也是个人精,跟在马车的车帘子边,关切道:“殿下舟车劳顿,奴斗胆问安。”
“孤安。”
周翎宁垂眸,问:“母皇父后身体可安康?”
“回殿下 ,陛下龙体康泰,君后殿下凤体舒泰,实乃我大周之幸事啊。”
“孤知道了。”
一路走至宫门口,周翎宁只出示了令牌,禁卫军们就放行了。
毕竟明面上的借口是出门养病,不宜大肆宣扬,皇帝特意给女儿赐了可在宫中乘坐的步辇。
御书房
周凰锦焦急的踱步。
一个时辰前,就有人禀报六皇女已经到京郊了。
“陛下,六皇女求见。”虞仆道。
“快进来。”
“儿臣参见母皇,母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翎宁行礼。
“好好好,好孩子,快让母皇看看。”皇帝从书桌后绕过来,亲自扶起周翎宁:“瘦了,高了,但也精神了。”
周翎宁看着母皇,眼神熠熠发光:“儿臣在外也就几个月,变化不大。”
“朕看你写的信,成熟了不少。”皇帝点点头,满意的看向女儿。
“快去见你父后吧,他很想你,等我处理完政务就过去。”
“是,母皇。”
天色渐晚,坤宁宫内的宫人却是翘首以盼,都知道六皇女要回来了。
离得很远,周翎宁就看见父后身边的虞仆激动的声音:“小殿下,您回来了?”
“快去禀报君后殿下!”
“是。”
君后严允常听到声音,连忙从内室出来:“我的儿。”
周翎宁快步迎上去,红了眼眶:“父后。”
虽然她有现代记忆,但自从来到这里,感受到了母父亲情,离家这么久,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严允常用手绢轻擦自己的眼泪:“不哭哈,乖,父后看到你太激动了。”
“我没哭。”周翎宁嘴硬道。
严允常笑了笑:“好好好,没哭没哭。”
说着,他拉着周翎宁进屋。
“元瑜昨天还来找我,问我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当时也不知道,顾及着他的身体,让他早点回去休息了。”严允常道。
他在自己女儿面前,从来不自称“本宫”,那样子太疏远了。
“嗯,元瑜身体不好,应该多注意休息。”周翎宁道:“您身体如何?”
“我一切都好,就是经常想你。”君后说着说着又红了眼眶:“但是你母皇说的对,你长大了,也不能一直在父后身边。”
“我再大也是父后的孩子,”周翎宁道:“孩儿在外面给您收集了很多新奇的玩意儿,稍后让映景送来。”
身后的映景听到殿下说提起自己,上前几步行礼问安。
君后看着他,道:“你伺候殿下,辛苦了。”
映景道:“不辛苦,这是仆份内之事。”
“嗯,但是伺候的好,本宫也有赏。”严允常眼神示意身边的虞仆看赏。
映景跪拜谢恩:“谢君后殿下。”
周翎宁又和君后聊天,简单的说说她这几个月的经历,对她置办的产业略过了,道:“孩儿还是缺人,父后之后给孩儿再派一些人吧。”
“好好,等你年后回去,我再给你多加的人。你姑母那边的孩子放心用,都是好孩子,会对你忠心的。她们小时候我还见过,只是你不曾见。”严允常道。
自从母亲去世,严家没有人能撑起门庭,地位一落千丈,哎。
不一会儿,皇帝来了,一家三口吃着饭。
周翎宁时不时抬头看向两人,欲言又止。
皇帝挑眉:“有话说?”
“嗯,”周翎宁道:“孩儿这次回来,还没去见过皇祖父。”
皇帝的脸色沉了点,但还是温和的:“你倒是不记仇,忘了你为何出宫了?”
明面上的理由,还是中毒身体不好。
严允常笑着缓和气氛:“宁儿也是关心父后,毕竟是她祖父。您禁足君太后太久,前朝也会有意见的,显得陛下太过薄情。”
皇帝叹了口气,她又何尝不知呢。这段时间一直有人给她上书,但是都被她压下来了。
只是,怕太委屈了君后和小六。
吃了那么大一个亏,除了她,又有谁能护着她们呢。严家势弱,只能以后给小六赐个家世好的正夫了。
皇帝忽然想起:“原平北是不是上书,明年回京述职?”
身后的虞仆道:“是的,陛下。”
皇帝这才和君后说起:“原平北只有一女一男,她家那个男孩儿和咱们宁儿差不多大。”
君后微微睁大眼睛:“陛下是想?”
原平北的孩子给宁儿做正夫,对宁儿以后的助力也会很大。
“小六,你觉得呢?”皇帝问。
周翎宁在吃饭,没注意听,抬起头眨眨眼:“嗯,怎么了?”
严允常给她添了碗汤,道:“你母皇想把原将军家的郎珺赐给你做正夫。”
“这有点太早了吧,女儿现在虚岁才十三?”周翎宁道。
皇帝道:“我也是现在先这么考虑,你心里有个数。”
周翎宁点点头。
她外祖母去世后,原家在军队的声势很大,皇帝不放心,自然要联姻。以后原平北的女儿原襄娶的也必须是宗室的男孩。
皇帝又与君后说起三皇女的事情:“翎雪(三皇女周翎雪)也到了娶正夫的年纪了。趁着年前热闹,你和连惠珺多辛苦一下,办个宴会,让官员家的未婚女君和郎珺们相看……”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