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筹集制造潜艇的资金,林羽可谓是倾其所有。他把自己多年来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都拿了出来,那些钱原本是他留着给自己买心仪已久的玩具、书籍,或是偶尔犒劳自己一顿美食的。每一枚硬币、每一张纸币,都承载着他童年的回忆和曾经的小确幸。然而,此刻为了实现制造潜艇这个宏伟的目标,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珍贵的积蓄都拿了出来。
但这还远远不够,他又硬着头皮向父母开了口。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林羽坐在父母对面,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爸,妈,我想制造一艘能够利用波浪自动发电的无人小潜艇,去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我现在资金不够,能不能借我一些钱?”父母听了,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对儿子的这个想法半信半疑。在他们看来,制造潜艇是一件极其复杂和困难的事情,远不是一个孩子能够轻易完成的。
然而,他们看着儿子那充满渴望和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支持他。父亲拍了拍林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子,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就去试试吧。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母亲也在一旁温柔地说:“孩子,我们相信你,希望你能通过这个项目重新振作起来。你一直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之前遇到了一些挫折。现在,你需要一个目标来重新找回自信和勇气。”
林羽听了父母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来,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林羽开始了艰苦的制造过程。他深知,理论知识是基础,于是先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精心设计了潜艇的模型。他坐在书桌前,面前摊满了各种图纸和资料,手中的铅笔在纸上不停地勾勒着。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尺寸,他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完美。有时候,为了一个细节,他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参考各种类似的设计方案,甚至会请教一些专业人士。
设计好模型后,便是购买材料。林羽跑遍了城市里大大小小的五金店、电子市场,寻找合适的材料。他对比着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材料,仔细考虑它们的性能、价格和适用性。有时候,为了找到一种理想的材料,他会跑好几家店,和店主反复沟通,争取拿到最优惠的价格。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他还学会了如何辨别材料的质量,如何与商家谈判,这些经历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材料买齐后,真正的组装工作开始了。林羽把自己的小房间变成了临时的工作室,里面堆满了各种零件和工具。他戴上手套,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开始组装潜艇。每一个零件的安装都需要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潜艇的结构不稳定。
有一次,在安装一个关键的连接件时,林羽发现安装位置不太对劲。他反复查看设计图纸,又对比了实物,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安装,会导致潜艇的重心偏移,影响潜艇的稳定性。他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他不断地在脑海中模拟着潜艇在水中的运动状态,思考着如何调整安装位置。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重新调整了零件的安装位置,并且加固了连接部位。当他再次检查时,发现潜艇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固了。
然而,困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在电路连接方面,林羽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潜艇的电路系统非常复杂,涉及到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动力设备。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电路连接错误,就会导致潜艇无法正常启动。
有一次,林羽完成了电路的连接,满心欢喜地准备测试潜艇。他按下启动按钮,却发现潜艇没有任何反应。他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但他没有放弃。他开始仔细检查电路,用万用表测量各个线路的电压和电流。经过一番仔细的排查,他终于发现是一个焊点松动导致了电路断路。他小心翼翼地重新焊接好焊点,再次按下启动按钮。这一次,潜艇的发动机发出了嗡嗡的声音,开始缓缓转动起来。林羽兴奋得跳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又克服了一个难关。
在制作过程中,林羽的手上布满了伤痕。那些伤痕有的是被锋利的工具划伤的,有的是被高温的焊锡烫伤的。每一次受伤,他都只是简单地处理一下,然后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他的脸上也写满了疲惫,长时间的熬夜和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黑眼圈也越来越重。但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而执着,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随着制造过程的推进,林羽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比如,如何保证潜艇在波浪中的稳定性,如何提高波浪发电的效率,如何实现潜艇的自动导航和远程控制等。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但林羽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请教更多的专家,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