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
听名字似乎是个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他也是二公子,对方也是二公子,还真有点意思。
齐振思索半天,也没有太多头绪,回头让董倩安排人进入梁国仔细调查一下再说吧。
接下来的十余天,齐振在青鸾卫、拱卫司和新侯府三头跑,有时感觉分身乏术。
侯府的改建,他全权交给了陈庆负责。
其实也没有什么要大改大建的地方,无非是要把涉及原先慕府的一些用品清理出去,然后各处打扫干净。
他对陈庆提了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找一个僻静的院落,改成炼丹房。
草药收集的大差不差,可以试着炼制一些了。
陈庆把手边所有的事情全部放下,投入所有精力来负责此事。
胖子也不辞辛苦跑过来帮忙,速度总体不慢。
在新年到来的前两天,崭新出炉的镇远侯府终于迎来了他的主人。
数十口人兴高采烈的搬了进去。
陈氏扶着齐瑶,抬头看看鎏金的牌匾,含笑感叹道:“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
这还是齐泰身故后,陈氏第一次露出笑容。
至于搬过来会不会有些忌讳,陈氏倒不担心,哪个府里还没死过几个人?
就凭齐振的气势,什么妖魔鬼怪都得退避三舍。
进入正院之后,先将所有人召集起来训话。
今后所有人奉齐振为主,行事需小心谨慎。但凡敢给齐振惹麻烦的,严厉处置。
陈氏管家多年,自有一股威势。之前还是妾室,名义上只是代管。现在完全不用再顾忌任何东西,替自己儿子管家,谁能说出什么?
当然能被陈氏带来的都是多年的忠仆,值得信赖。陈氏也只是敲打一番,防止有些人得意忘形。
因为她深知一点,齐振现在看似风光,但朝政汹涌,谁又能保证长盛不衰?
眼前的慕家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
小心无大错。
……
初一。
新年伊始。
正旦大朝。
这也是女帝凤泽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一大早,齐振在兰素和小曼伺候下,穿上崭新的侯爵蟒袍,整个人气势陡然不同。
要不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呢。
不过齐振还是感觉自己设计的飞鱼服更有时尚感……
今日的女帝身着盛装,粉面含笑。
看着乌泱泱的百官和各级勋贵恭敬俯首、高呼万岁,内心激荡不已。
再没有诸事掣肘的李德用,也没有了虎视眈眈的端王,她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终究要在青史留名,成为万世敬仰的千古一帝。
凤眸转动,一眼看到了齐振。
自己能有今日,这个男人的功劳占了大半。倘若没有他的出现,哪会有今日的风光?
齐振,只要你不负朕,那朕绝不会负你!
像这种大朝会并不商议具体政事,主要就是走个仪式和流程,相当于百官给皇帝拜年。
拜完了年各回各家就行。
就在快要结束之时,一个小太监从侧门进来,将一份塘报交给了小安子。
小安子心里就是一沉,八百里加急!
按说这份塘报应该直接交给兵部尚书,但现在并不方便。加上是紧急军情,所以直接递到了女帝案头。
女帝淡定的接过来,打开观看。
随即凤眸一凝,手指用力,几乎要将塘报撕碎。
沈清河等人马上发现了女帝情绪上的变化,但却不知到底发生何事。
女帝努力让自己平复下来,坚持到仪式结束。快速返回御书房,同时传见沈清河、傅琼以及新任兵部尚书康亚。
“王智简直蠢笨透顶,朕当初怎么就瞎了眼让他领军!”
女帝已经顾不得威仪,直接开骂。
沈清河将塘报拿过来,傅琼和康亚也凑过来一起看。
看后,三人大惊失色,也恨不得当场大骂。
原来就在几天前,陕州刺史陶宽以拜贺新年为名,邀请王智到刺史府赴宴。
王智并未防备,只带着一名副将和四名护卫前去。
谁知,陶宽在宴席间突然发难,王智当场被生擒,副将和三名护卫被杀,另一修为最高的护卫拼死逃出。
护卫出城后直奔大营,谁知叛军大举来攻。
龙武军群龙无首,又没有防备,结果兵败如山倒,彻底溃散。
叛军一路追杀五十余里,朝廷官军血流成河。两万龙武军和两万地方部队只有不足四千人逃至临城死守,其他几乎全军覆没。
叛军声势大振!
这还不是最可恨的。
陶宽抓住王智之后,与叛军里应外合彻底控制了咸安城。
然后传檄四方,拥立封地在咸安的韩王燕景为大燕新帝,另立朝廷!
现在陕州已经不是叛乱的问题,而是彻底独立,开始挑战女帝的皇位!
推恩令还没来得及推行,韩王就自立为帝了。
若不是王智如此愚蠢,陕州怎么会糜烂至此?还起名王智,该叫王蠢才对!
也怪不得女帝会出离愤怒,新年第一天就给了这么一份大礼。
半晌之后,女帝沉声道:“都说说吧,该怎么办?”
康亚地位最低,率先回话,“陛下息怒,事已至此只能全力应对。依臣之见,速速调集周边地方军队,严守城池,防止叛军东进。其二,立即组织援军,调派良将,围剿叛军。”
这两点是应有之意,目前也只能这么做。
傅琼忧心道:“给地方下旨容易,能不能守住是一个问题,就是不知叛军现在是什么动态?”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他,最新的消息还没有传来。
女帝继而问道:“朝廷援军何人可以为帅?”
沈清河考虑之后道:“现在情形危急,一般人估计很难镇住场面,臣推荐保国公孟楚挂帅出征。”
孟楚高居国公之位,年轻时追随女帝祖父征战沙场,立下过赫赫战功。现在执掌京营十万大军,堪称军方第一人。
现在看来只有孟楚才能担当大任,力挽狂澜。
女帝微微点头,随即问道:“可是,保国公年事已高,可能经得住军务劳顿?”
孟楚今年已经六十九岁,年近古稀,据说身体并不好。
像今天的正旦大朝都请了病假,现在让他出征能行吗?
沈清河道:“微臣稍后就亲自去国公府探望。”
女帝道:“也好,要让国公全面知晓当今的情势,尽快做出决断。”
“微臣遵旨。”
女帝想了想后道:“如果保国公答应挂帅,那他就在明处。朕意还是要安排一条暗线辅助方好,你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