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阴阳催短景,从签售会回来,已经腊月十一,没几天就要过年了。
这个时候,姜家还有一件大喜事:姜晓晴要出阁了。
她和秦波恋爱两年,距离第一次见家长也已经一年了。
这一年,不管是为了她这个人,还是为了她身后的家业,秦母对她都是极好的,也算是打消了一些她对婚姻的恐惧吧。
秦波发现丈母娘的手艺比未来媳妇儿还好之后,基本上是天天拎着菜上门蹭饭。姜母也挺喜欢这个孩子,见天儿地做一些不重样的,秦波更喜欢了,来的更勤了。
每天晚上吃完饭,姜晓晴都要把秦波送出小区,这俩白天也见不着,晚上见了,免不了要抱在一起腻歪一阵儿。
人在外面,哪有不被人看见的道理,这红星小区都是熟人,基本上看个背影都能知道是谁。
久而久之,有些话就传到姜母耳朵里了。
这些人倒也不是嘲讽,就是善意的调笑,但名声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姜母怕后面传得不像样子,在秦母再次提出结婚的时候就点了头。
秦母挑了好几个黄道吉日,姜母以家里孩子都在外面上班,过年才能回来为由,选了最晚的那个,腊月十六。
腊月十五这天,姜晓晴的嫁妆要提前送到秦家准备的婚房里。
其实秦家准备的新房就是秦父秦母现在住的房子。秦母本来打算给儿子另外置办一套新房,被姜晓晴阻止了,在她看来,哪儿的房子都不如红星小区的好。
秦母一寻思,也对,红星这边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反正儿子平时也不在家住,住哪儿对她来说都没差,买别处的院子,还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
于是,她带着姜晓晴,找到汪晶,又买了一套三居室。原本加工厂员工每人只能买一套,姜晓晴已经买了两居室,没有资格再买的,但是姜父还可以买房,就把这个名额私下转让给了姜晓晴,姜晓晴喜提专属新房。
秦家准备的彩礼,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全都送到了红星小区这边,以后这边就是小两口常住的地儿。
但是结婚仪式不能办在这边,要不然秦家的亲戚还以为秦波倒插门了呢。
所以他们商量之后,还是把新房布置在自己家里。
就算是结婚只住三天,秦母也没有敷衍,找人把家里重新粉刷,整饬了一下,衣柜和床也重新漆了一遍,窗帘也换了个新的。
结婚头一天,嫁妆进新房,姜晓晴的嫁妆也没什么拿的,就一张产权证,放在红色的盒子里,扎上红绸子放在新房的桌子上。
倒是姜晓蓉忙活了一会儿,她是作为全福人前去新房铺婚床的。
四床被子,四床褥子,两对枕头,两队迎枕,得一边铺一边念叨:“新婚大喜铺婚床,幸福生活万年长!”
“铺床铺床,龙凤呈祥,夫妻恩爱,日子洪亮!”
“一铺金,二铺银,麒麟送子送上门。三铺床是桃李园,四铺铺上四季财,五铺六铺是致富,七铺八铺堆金库,九铺铺上大元宝,十铺铺的真是全,女当娘娘儿状元!”
等她铺好,胡沐晖当了一回压床娃娃,上床从床脚滚到床头,又从床头滚到床脚,来回滚了三圈。
旁边也有人喊着吉祥话:“童子滚滚床,喜庆传八方。求得贵子来,定为如意郎。孝顺父母先,光宗耀祖强!……”
儿子压完床之后,姜晓蓉又分别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在喜被上面摆出“早生贵子”四个字。
这一通操作下来,姜晓蓉汗都折腾出来了。
她结婚的时候只顾得羞涩了,哪有注意这些流程~
第二天一大早,秦波开着从厂里借过来的夏利轿车前来迎亲。这个时候接亲大多数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少部分人可能会开着拖拉机,像秦波这样直接开轿车过来接的,极少极少,看得红星小区里的人直咂舌。
“啧啧啧,小姜嫁得真好啊,看这男方多重视她,房子买在娘家这边,连接亲的车都这么气派!”
“听说男方家里很有钱,小姜她男人是独生子,以后还不全是他们两个的!”
“别看人家姜工只生了五个女儿,看看人家这五个,多争气啊!”
“还真是,要我说,有这样争气的女儿,要不要儿子都无所谓!”
“那还是有个儿子好一点,老了有依靠!”
“人家女儿离得这么近,一样也是依靠,女儿还比儿子贴心呢!”
……
“要真说气派,姜家还是压了男方一筹,你们看!”
众人朝说话那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辆看起来更豪华的轿车停在红星小区门外的停车场上,身穿驼色大衣的姜晓芸从驾驶座下来,关上车门,拎着钥匙,冲他们笑着点了点头,进了小区。
“我滴个乖乖,去年过年的时候见过这姜家二妮,当时就觉得比姜老师和小姜她们几个都好看,现在这么一看,比去年更好看了,也更阔气了,活像个女老板呐!”
“不是活像,人家就是!你们看到那车里了吗,我今年正月去省里给亲戚拜年,听他们说过,叫什么富康的,要十五六万呢!”
“嘶……”
凑在一起八卦的妇女大妈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十五六万的车,她们这辈子怕是都挣不了那么多钱!
有个看起来很精明的婆子问了句:“诶,你们知不知道,这姜家二妮说婆家了没?”
另外一个婆子摇摇头:“肯定没有,你看那姑娘,分明就是个未嫁女。”
她看向精明婆子,八卦地问:“大嫂子这是动了心思?”
那精明婆子呵呵一笑,也没正面回答:“我就是好奇,我说呢,怎么总是见这二妮一个人回娘家。”
“可不咋滴,估计是眼光太高,高不成低不就,拖到这会儿了……”
那精明婆子没再说话,心里却盘算开了,自家儿子这个销售干得也不错,一个月加提成也有好几百,年纪轻轻还一表人才,配这二妮,绰绰有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