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妍躺在自己的房间,隔壁父母房间的对话,她隐隐能够听到,不知为何,一直以来觉得母亲是为了自己好。
可事实证明,她都是比不上弟弟在母亲心中的地位。
再想到今日在县政府门口看到的祁季远。
跟自己退亲后,对方似乎更好了,这让李婉妍很不服气,更多的是气愤。
他祁季远既然能调去教育局,为什么不早跟自己说,如果那样,她也不会觉得刘琦涛家好。
刘琦涛本人没有祁季远优秀,模样也差不少,而且以前觉得对方热情,可真的发生关系后,她隐隐发觉对方是不尊重自己,两人还没结婚呢。
烦!
李婉妍内心有一股子声音在催促她,去找祁季远,去找祁季远。
整个人一起来,身上的酸疼把李婉妍拉回了现实,然后颓然倒在床上,脸上神情复杂,最后被子一扯直接把头都盖住,逃避现实。
此时跟李婉妍一样在懊悔的是胡光宗。
自从跟祁季惠离婚后,胡光宗很是舒坦了一阵,可慢慢的发现自己的衣服没洗干净,自己说了一句,就变成他自己洗衣服了。
别人知道他离婚的消息,好多人上门来说亲,胡光宗内心暗自窃喜、骄傲,可等相看的人多了后,他发现没一个比得上祁季惠。
单说长相,就没有比祁季惠好看的,不过有几个是有正式工作的,但这样的往往也是离异或是守寡。
胡光宗心里思索着是要未婚的姑娘,还是有工作但结过婚没孩子的,或是结过婚有孩子工作好家里也好的。
最后胡家听了邓春种的意思,选择了邵美怡,今年二十三,离异,有个三岁的儿子,自己是税务局的干事,父亲是税务局的副局长,母亲是县委办的,家里除了邵美怡就只有一个妹妹。
邓春种的原话是,这种没有儿子的好人家,以后的所有都是两个女儿平分,娶这样的才有大助力。
邓阿夏自从自己儿子订了这么好的儿媳妇,传的是整个家属楼都知道。
有那看不过眼的,又恰好见过祁季惠,知道她在电厂上班,还是正式工后,就去胡家门口宣扬了。
“你们知道吗,胡家说胡光宗离了祁季惠,日子都要好过了,可我不见得。”
“什么不见得?”
“人祁季惠离了老胡家才是真的好起来了。”
“怎么了?祁季惠找了个更好的?”
“瞎说什么,人家可不像胡光宗只知道谈情说爱的,人家是更加上进,现在已经是电厂的正式工了,听说喜儿也被送去托儿所上学了。”
“电厂正式工了,了不得!不过我记得电厂没有托儿所吧,我有亲戚也在电厂的。”
“祁季惠的弟弟从县一中调到教育局工作了,用的他弟弟的名额,人家一家子现在都是正式工,那日子才叫蒸蒸日上。”
……
胡光宗没想到祁季惠现在都是正式工了,心里存了一股子气,偷偷去电厂瞧。
等看到穿着红色短袖上衣,白色长裙,穿着一双凉拖鞋的祁季惠从电厂走出来的时候,胡光宗眼睛都看直了。
他仿佛看到了第一次见到祁季惠时候的场景,对方也是这样,穿着好看,笑得灿烂,一双大大的桃花眼里仿佛璀满了星光,那样的吸引人。
胡光宗一下子躲起来了,不敢直面,他低头看着自己洗得发皱的工装服,对方似乎回到了从前,而自己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胡光宗回去的路上心不在焉,脑子里一直想的是,为什么祁季惠嫁给自己之后就变了,离开自己又变了回来,真的是他的问题,他们老胡家的问题吗!
这些过去式,祁家早把这两人抛之脑后,他们迎接的是新的事。
叶问天坐了一天的火车,有些疲惫,叶疆正值壮年,还吃得住,帮着张罗,去开招待所,又去国营饭店带饭菜回来。
“叶疆,我们休息一会儿,吃好饭就去落霞公社,中午应该能到祁山大队了。”叶问天虽然累,但心里激动有劲。
叶疆心里感慨父亲真的是老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坐过长途,眼睛都是红血丝,脸上的褶皱更深了,头发都不似以往的一丝不苟。
现在这模样他看着心疼,都是为了叶家,如果他能出挑些……
“爸,咱们找暮暮都这么多年了,也不差这片刻,你睡一觉,咱们下午再去。”叶疆规劝道。
“总不能您到的时候,累倒了,这让暮暮知道了多内疚。”
叶问天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吃好饭就躺下了,很快就睡着了,再次醒来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
叶疆趁着叶问天睡觉的时间,去了车站,打听了班车时刻,直接买了下午的车票。
等到了招待所,叶问天刚醒,得知自己儿子安排妥帖,心里宽慰,吃着儿子打包来的午饭,然后掐着点去了车站。
下午四点,父子俩到了落霞公社,找人问了祁山大队的位置,父子俩步行前往。
祁山大队距离落霞公社最近,等到祁山大队的时候,叶问天父子俩看到的就是在地里劳作的社员们。
叶问天看着无论男女扎根地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你妹妹不会每天都是过着这样的日子吧。”叶问天只要一想到叶家跟叶暮同龄的女儿家,日子过得滋润,他就心疼。
“你二叔,就算你爷爷不待见他,可他们的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那董茹梅嫁进来后就没做过粗活。”
“那扶不起的叶归儒,一个带来的野货每天都穿得人模狗样……”
叶问天现在十分后悔,当初叶问宇来替叶归儒求情,怎么就心软答应了,他就该让那野货自生自灭。
“爸,我记得当初二婶嫁进门的时候,有不少嫁妆,那些本就该是妹妹的。”叶疆想到了叶暮的母亲戚微敏的嫁妆。
“这个倒是不用操心,当初你二叔要再娶之前就去了戚家,东西都让戚家保管,当时就说好了那些东西都是给暮暮的。”
“后来暮暮丢失,戚家离开京市前,特地把属于暮暮的东西存放到了银行里,过了明路的,董茹梅和她前头的子孙可占不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