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不来见我...\"魏武突然放下酒樽,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那就由我来见他。\"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太过正式,反倒不如...\"一个完美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哈达!\"魏武突然扬声呼唤。
厚重的木门应声而开,哈达快步走入行礼道:\"在!\"
魏武脸上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七日后,我要在王宫设宴款待刘璋,三公九卿谏议大夫!御史!都要到场!\"
他刻意顿了顿,\"让那个张松和庞羲一同前来。宴会的舞蹈用蜀舞,音乐用蜀乐,酒水也要准备蜀地佳酿。告诉膳房,为刘璋多准备些蜀地特色的菜肴。\"
哈达行礼道:\"诺!\"
……
七日后,凉国王宫大殿内灯火辉煌。十二盏青铜连枝灯将整个殿堂照得如同白昼,灯油中掺了香料,随着火焰跳动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殿中央,十二名身着蜀地彩衣的舞姬正随着乐声翩翩起舞。她们头梳高髻,佩戴银铃,腰间束着五彩丝绦,每一个转身都带起一阵清脆的铃声。
乐师们奏响蜀地特有的编钟和石磬,悠扬的旋律中夹杂着巴蜀特有的竹笛声。
那笛声时而高亢如云间鹤唳,时而低回似山涧流水,听得在座众人无不沉醉。
舞姬们广袖翻飞,宛如彩蝶穿花,时而聚拢如含苞待放的花蕾,时而散开似绽放的芙蓉。
魏武高坐主位,目光却不时扫向席间的刘璋。
刘璋今日一反常态,不再是往日那副纵情声色的模样。
他穿着素色深衣,低垂着头,面前的珍馐美味丝毫未动,只是机械地随着乐声打着节拍,时不时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坐在刘璋左右的张松和庞羲也是愁眉不展。
张松身躯矮小几乎要隐没在宽大的坐席中,他盯着案几上那道用蜀椒烹制的鱼脍,眼神飘忽。
庞羲则不时偷瞄刘璋,又看看殿中表演的蜀舞,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分。
魏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举起鎏金酒樽,声音洪亮:\"季玉,请!\"
刘璋如梦初醒,慌忙举起酒杯:\"大、大王请!\"然而酒杯刚举到唇边,他的手却突然顿住,最终将酒杯默默放回案几,又叹了一口气。
殿中乐声恰在此时一转,变得更为欢快。
舞姬们旋转的速度加快,彩袖飞扬,宛如一片绚丽的云霞。
这本该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却让益州三人的脸色更加黯淡。
魏武轻轻放下酒樽,声音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季玉和二位使者为何不动碗筷?可是这些蜀地风味不合口味?\"他转向侍立的仆从,\"来人,把菜撤了,换些别的来。\"
十余名仆从立刻上前,作势要撤换菜肴。
刘璋见状大惊失色,慌忙摆手:\"没、没没没!大王,这菜很好!别撤!\"他情急之下差点打翻酒樽,引得周围几位凉国官员忍不住以袖掩口,强忍笑意。
庞羲连忙起身行礼:\"启禀大王!璋公子只是睹物思人,见到故乡风物,不免思念家乡,这才食不下咽。\"
刘璋如获救星,连连点头:\"对对对!看到这些,就、就想起家乡,恨不得插翅飞回去...\"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眼神飘忽不定。
魏武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话...怎么听着像是张君和庞君教你的?\"
刘璋闻言浑身一颤,茫然地转头看向张松,眼中满是求助之色。
张松不慌不忙地离席行礼,虽然身材矮小,却自有一番气度:\"启禀大王,璋公子天性纯孝,思念父亲乃是人之常情,何须他人教导?\"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就像这蜀乐蜀舞,若非真情流露,又怎能打动人心?\"
魏武轻笑一声,手指轻叩案几:\"刘璋之前在我这里过得逍遥自在,如今突然思乡心切...\"他目光如电,直视刘璋,\"是被逼无奈,还是我凉国招待不周?\"
刘璋额头顿时冒出细密汗珠,结结巴巴道:\"万、万万没有!大王待我极好!我、我感激不尽!只是...\"他又一次无助地望向张松,活像一只受惊的兔子。
张松微微欠身,声音清朗:\"大王容禀。我国国王日思夜想,无时无刻不记挂着璋公子。父亲思念儿子,儿子想念父亲,这本是天地人伦之常情。
国王得知璋公子在凉国备受优待,心中感激不已,特命在下带来五千匹蜀锦,以表谢忱。\"
魏武抚掌大笑:\"张君此言,倒像是说我凉国将璋公子扣为人质一般!\"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手指轻轻敲击着鎏金酒樽。
张松不慌不忙,再次躬身行礼:\"在下绝无此意。大王待客之厚,天下皆知。
在下只是恳请大王垂怜父子情深,允准璋公子回国省亲。大王乃当世仁义之君,此举必能彰显大王的仁德之心。\"
殿内一时寂静,连舞姬们都停下了动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魏武身上,等待他的回应。
魏武嘴角含笑,缓缓举起酒杯,目光却转向了一旁的阎温。
阎温会意,立即起身拱手道:\"大王,臣有一言。\"
魏武微微颔首:\"阎卿但说无妨。\"
阎温环视众人,声音温和却字字有力:\"张使者所言父子之情,确实令人动容。不过...\"
他话锋一转,\"璋公子来我凉国时日尚短,还有许多名胜未曾游览。陇西的麦积山石窟,河西的月牙泉,还有即将举行的阅兵大典,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盛景。\"
他看向刘璋,笑容可掬,\"若就此归去,岂不可惜?不如多留些时日,待赏遍凉国风光,再衣锦还乡不迟。\"
张松眼中精光一闪,立即回应:\"阎大夫所言极是。只是...\"他转向魏武,恭敬道,\"《礼记》有云:'孝子之养亲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如今我家大王,日夜思念爱子。璋公子若能早日归省,既全了孝道,也彰显了大王以孝治天下的仁政。\"
庞羲也连忙帮腔:\"正是如此。我家大王常说,凉王以仁义着称,必能体恤人伦之情。\"
阎温便轻抚长须,淡淡一笑,不疾不徐:“张君所言极是,孝道确为人伦之本。《孝经》有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璋公子在凉国与诸贤交游,习礼明义,他日若能携凉蜀两国之谊归省,岂非更显季玉公教子有方?此乃大孝也。”
刘璋闻言,茫然地眨了眨眼睛,手中的酒樽微微倾斜,几滴醇酒洒落在锦缎衣袖上,洇出一片深色痕迹。
这时,姜冏突然起身行礼道:“启禀大王,臣有一言。听闻汉中王以仁义治蜀,既肯遣爱子远游,必是望其广见闻、成大器。今观璋公子气度日新,若半途而废,反负了父辈苦心。
臣建议,不若修书一封,将公子进学之状详陈。汉中王见公子在凉国学有所成,定然欣慰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