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里,老谢看见朱行玺回来了,连忙上前问道:“回来啦,考得咋样啊?”
随即连忙捂着自己的鼻子说道:“嚯哦~你身上这味道够重的啊。”
朱行玺笑着说道:“谢爷爷,您就别提了,这哪是会试啊,我爹这明明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谢爷爷,您敢相信不?在贡院的时候,允熥叔直接给了我一张答好的卷子,然后给了我一道其他的题,那题目,我都不敢跟您说。”
听到这话,老谢笑着说道:“哎呀,行玺啊,你这算啥。想当初你大爷爷,求着你爷爷回来参加科考的时候,别说答题了,就连名字都是你大爷爷亲自帮着给写好的。然后你爷爷在贡院里睡了三天,还顿顿都是从百味楼送过去的。要不是你爷爷担心影响不好,估计还得点两个花魁唱个曲儿。”
“我去,我爷爷这么猛的吗?参加会试还得大爷爷求他?”朱行玺一脸惊讶的问道。
老谢随即笑着说道:“那当然了!不过这事儿其中还有其他缘由的。原本你爷爷想着做个套,抓几个人的。可没想到自己才是你大爷爷想套的那个人,那把你爷爷给气的啊,一路跑死了好几匹马,回来撵着你大爷爷就揍。后来还是你太奶奶从中说和,你爷爷才答应去参加科考的。”
“啧啧啧~”朱行玺砸吧砸吧了嘴,然后说道:“还得是长辈们会玩儿啊。”
和老谢聊了几句后,朱行玺准备便回房洗澡了。
刚回到自己的小院儿,就见汤彩衣和常娥正在小院里坐着。
“你俩咋来啦?”朱行玺笑着问道。
闻到朱行玺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常娥和汤彩衣立马捂着鼻子就往后退了几步。
常娥更是带着一脸嫌弃之色说道:“咦~你离我远点儿,你身上好臭。”
朱行玺白了常娥一眼,然后说道:“得得得,我洗澡去了。你们要吃啥喝啥就让下人给你们送,有事儿等我出来再说。”
等朱行玺进屋后,汤彩衣扭头看向常娥打趣道:“娥儿姐,话说你的嫁妆准备好了没?”
见这小丫头竟然打趣自己,常娥对着汤彩衣的额头曲指一弹,然后红着脸说道:“你还是考虑考虑自己的嫁妆吧,再说了,谁说他一定能中的?这嫁不嫁都还两说呢。”
“痛啊~”
汤彩衣捂着头说道:“娥儿姐,难道你有没有听到考场里传出来的风声?”
常娥疑惑道:“啥风声?”
汤彩衣笑着开口道:“据说行玺哥哥和前太子殿下的考棚是面对面的,还都是坐的臭号。但是前太子在考卷上写的是,吾乃太祖皇帝朱元璋之嫡重孙。”
“不会吧?我表哥不会这么不靠谱吧?再说了,表哥写的这个,和朱行玺有啥关系?”常娥开口说道。
汤彩衣笑着回答道:“据说行玺哥好像写的是,我乃武烈帝朱旺之嫡孙。”
听到这话,常娥懵了。毕竟武烈帝这个名号的影响力,在朝中可是很重的。说白了就是,谁敢不给面子。缓了好一阵后,常娥才说道:“他怎么能这样?他这不是作弊吗?”
汤彩衣随即说道:“娥儿姐,当初你也没和行玺哥约定不许作弊啊。”
常娥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汤彩衣说道:“你就这么护着他啊?而且我咋感觉你比我还急呢?我看是你个小妮子急着想嫁人吧?”
见小心思被点破了,汤彩衣的俏脸有些发红,可还是抬头看着比自己高的常娥说道:“我当然急啦,谁让咱们的亲事订的都是行玺哥啊,娥儿姐你要是不嫁的话,那我一个人也没法嫁啊。”
刚洗完澡的朱行玺从屋里出来,见两人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心里有些好奇,随即偷摸的来到了常娥的身后。
汤彩衣整理被风吹散的头发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朱行玺站在了常娥的身后。愣了一下后,接着开口问道:“娥儿姐,你这到底是嫁还是不嫁,你倒是说句话啊,您要是不嫁的话,那我好回去让我太爷爷找太上皇说说,好取消了你和行玺哥的亲事。”
听到这话,常娥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道:“我也没说不嫁啊,人都被他看……”
没等常娥把话说完,朱行玺突然开口说道:“那你陪嫁准备好了吗?”
听到背后传来的声音,常娥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瞬间就跳了起来,然后给了朱行玺一拳,捂着脸就跑了。
“哈哈哈~”
看着落荒而逃的常娥,朱行玺笑着朝汤彩衣说道:“彩衣,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我正不知道怎么和你娥儿姐说这事儿呢。”
汤彩衣随即回答道:“那当然了,毕竟哪家当媳妇的能有我这么大度,都还没成亲呢,就能主动帮着自家夫君哄媳妇的。”
说完后,汤彩衣话锋一转,接着开口说道:“话说你今天沐浴挺快啊,咋啦?你那几个小丫头没陪着你沐浴?”
汤彩衣这话问的朱行玺后背直冒冷汗,随即连忙开口说道:“啥小丫头啊?彩衣,你说啥呢?我这院子里可没小丫头,我可是个正经人。”
白了眼一脸心虚相的朱行玺,汤彩衣柔声说道:“我也是在勋贵之家长大的孩子,有些事情你不用瞒着我,我都明白,也都知道。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嫡长子只能是我或者娥儿姐的孩子。”
朱行玺连忙点头哈腰的说道:“明白,明白,我明白。”
汤彩衣白了朱行玺一眼后说道:“早点儿来娶我。”然后直接扭头就离开了。
看着汤彩衣的背影,朱行玺擦了擦额头上刚冒出来的汗水,然后小声嘀咕道:“果然啊,这世家子弟就没一个简单的。”
另一边,朱雄英看着眼前参与评卷的大臣问道:“各位臣工,这次的会试第一名人选,你们可商量好了?”
这时候国子监的祭酒上前说道:“回禀陛下,臣有一人推荐,还请陛下圣断。”
随即朱雄英就拿起卷子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后朱雄英开口说道:“满篇皆是辞藻堆积,看着文章华丽,可终究是纸上谈兵。”
接着御史台的杜蕴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这里还有一份,要不陛下您看看?”
随即朱雄英接过试卷,扫了眼,然后就愣住了。因为这张卷子,就是他用左手,帮着朱行玺提前写好的那一张。
没等他开口,杜蕴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启禀陛下,臣认为这位考生答题思路清晰,且句句中肯,而且对时局的判断相当正确,就连军事上都有独到的见解,臣认为此子可得会试第一。”
听到这话,朱雄英还是有些尴尬的。毕竟题是他出的,卷子也是他做的。这要是都能跑题,那不是开玩笑嘛。
为了掩饰尴尬,朱雄英接着问道:“还有没有推荐的?”
这时候礼部尚书王春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这里还有一份。”
朱雄英笑着说道:“哦?是吗?快拿来看看,看来咱们大明今年有大才的学子可不少啊!哈哈哈。”
可拿到卷子后,朱雄英就傻眼了,因为卷子上写着“吾乃太祖皇帝朱元璋之嫡重孙,太上皇朱标之嫡孙……”